如何应对核辐射
2011-01-01苏荷
科学大众(中学) 2011年5期
核泄漏而非核爆炸
日本大地震之后,震区的核电站反应堆自动关闭,但福岛第一核电站是距离这次9级地震震源最近的一个核电站,遭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冲击最大。地震发生后,为核反应堆的水泵紧急供电的设备遭到部分损毁。而海啸来袭之后,紧急供电设备又遭到海水的浸蚀,损坏程度进一步加大,几乎全部停运。
虽然核反应堆已经停止运转,但是反应堆中的核燃料棒产生的裂变反应仍在继续进行,并产生大量的热能。紧急供电设备被损毁之后,就无法为核燃料棒提供循环的冷却水。核反应堆内燃料棒渐渐露出水面,并把剩余的冷却水加热成高温蒸汽,高温条件下,使水蒸汽与锆合金反应产生氢气,氢气与厂房里的氧气混合发生爆炸,炸毁核反应堆外部建筑,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更为可怕的是,海啸退却之后,供应循环冷却水的进出水管和部分水泵被沙子堵塞,导致救援人员运来的紧急供电设备也不能正常使用。救援人员只能直接向反应堆内注入海水,以此来降低反应堆的温度。
这次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爆炸是氢气爆炸,属化学性爆炸,不是类似原子弹所发生的核爆炸。这是因为核电站所用的核燃料棒的放射性物质浓度较低,一般在3%左右;而核爆炸所需的放射性物质要比较纯,浓度在95%以上。这也是核电站的核反应可控,而原子弹的爆炸不可控的重要原因。由于核电站不会发生核爆炸,因此氢气爆炸的核污染要比原子弹爆炸小得多。
“氢爆炸”虽然无需担心,但“核泄漏”却不可小觑。
核辐射到底多危险
据检测,核泄漏所释放出的主要放射性物质是放射性铯一137和放射性碘一131。这些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损害分为内照射损害和外照射损害。内照射损害是由于吸入和食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食物和水造成的。外照射损害则是由放射性烟云所致的低剂量照射引起的。
当然,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则取决于泄漏的放射性物质量的多少。我们每一个人所生活的环境都有辐射存在,如手机、电脑、煤气、天然气等都有一定辐射,自然环境中也有天然本底辐射,但这些辐射剂量都很少。对家用电器的辐射,只要控制使用时间,减少功率;对天然气、煤气,只要注意通风,都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但当辐射剂量超过确定性的阈值时,因为放射性物质发生衰变,产生电离辐射剂量较大,会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还会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在受到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如果受到高剂量的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造成的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当人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便会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从而演化成癌症。在对当年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在遭受辐射后数年里,患白血病的风险增加,10年后,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虽然人体有许多机制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但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此外,如果机体不能很好地修复辐射对化学键的破坏和改变,基因有可能会产生突变。这些突变不但增高癌症风险,还有可能被传递下去,使得辐射造成的危害在子孙身上体现出来。这些危害常见的有头部、脑部、眼部发育缺陷,生长缓慢、严重的认知学习缺陷等。
内外兼修防核辐射
日常的天然本底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概率很小,可以忽略。但如果遇到核电站泄漏这种非常情况,就要立即行动起来保护自己了。
针对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损害方式,我们可以采取体外防护和体内防护相结合的原则。体外照射的防护包括: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源;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进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领口、袖口、裤腿口要扎紧,以减少体表受放射性物质污染。体内照射的防护主要有:要对五官严防死守,并用手帕、毛巾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的食物: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时,应立即更换衣服和洗澡,洗澡最好用淋浴……
作为辐射物的“主力军”,放射性碘会影响人的甲状腺,特别是对0~18岁的人群。因此,为防止放射性碘的内照射危害,应在受照前服用稳定碘片。通常1片剂量的稳定碘就足够了,它可以起到24小时持续保护作用。但不要随意服用碘片,只有政府发放碘片时才可服用。服碘时需要按照专业人员的指导,胡乱服用碘是起不到效果的。如果本身没有放射性碘或者放射性碘含量很少,而服用过多的碘,反而有其他副作用。
要敏感但不要恐yM120ZxsWkFINW3c50KuFA==慌
日本发生核泄漏之后,与之毗邻的国家都纷纷开始担心,核泄漏所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会不会影响到本国。我国的民众也有此心理,因此,前一段时间人们因担心核辐射污染海洋,累及食盐生产,而纷纷抢购普通食盐和碘盐。实际上,我国沿海盐场距福岛很远,且福岛沿岸洋流主要是往东北方向的,不会对我国盐场构成威胁。再说,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经海水稀释,其影响也可忽略不计。另外,根据我国环保部门监测,现在我国民众也没有必要服用碘。
日本此次的核泄漏是否会影响其他国家,这还取决于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和降雨等,以及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
截至本刊发稿时,我国有21个省市已测出空气中有放射物碘一131;在安徽省、广东省等地的监测点气溶胶取样中,也检测了到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不过,各地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产生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因此不会对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公众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流言蜚语,各个击破
1.摄入碘可以帮助降低辐射伤害。因此赶紧吃点碘片,囤点碘盐防身。
碘盐中的碘含量相对较低,对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甚微。至于碘片,只有需要时才能服用,它除了能阻断对放射性碘的吸收之外,对其他放射性物质也没有作用。
2.受辐射的人都会被隔离,因此核辐射是会传染的。 一般来说,受到轻度核辐射的人是不会传染的,而辐射后造成的疾病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只有当一个人受到的辐射量很大,自身成了一个“辐射源”,才会辐射影响到其他人。
3.据说辐射会最先命中甲状腺,所以戴围巾或穿遮住脖子的衣服应该有用。
用衣服尽量裹严皮肤,并及时清洗,可减少放射性物质接触皮肤,对防辐射有一定作用。但仅遮盖脖子本身并不能阻挡外源性辐射对于甲状腺的损害,同时也不能阻断放射性碘进入人体。放射性碘要进入体内血液,然后被“转运”到甲状腺中再起作用。因此,重要的是阻断它进入体内。
4.白色衣服反射率高,穿白色衣服能减少辐射。
衣服并不能阻断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比如y射线只有很厚的铅板才能阻断,光靠日常衣物根本无法起到保护效果。白色衣物不能起到反射辐射的作用,只能起到减少光的辐射作用。
5.有些食物比如花粉,含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所以能抗核辐射。
虽然有一些初步的动物实验显示,有许多食物成分比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可能有作用”,但这些作用一直也没有得到很充分的证实。
6.核辐射危害这么大,受到核辐射之后就无药可救了。
当然不是,碘化钾就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还有普鲁士蓝、促排灵、褐藻酸钠等。
7.孕妇防辐射服网上卖脱销了,别管男女,赶紧穿起来。
没用的。核辐射与平常的手机、电脑辐射的类型不同,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核辐射能量较高,对机体造成的伤害较大,而且是不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