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1-01-01黄云于丽娜熊筱芳胡淑红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2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分析后提出了拓展“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 计算机 实践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教学总体指导思想就是实现“三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提高“三种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优秀的学生不可能单单在“象牙塔”中培养出来,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实践教学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践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对于职场来说,未经过实践的大学生是一个缺乏竞争力的大学生。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仍普遍存在所学知识滞后和与实践有较大程度脱节的问题。随着高职学制的缩短,一些学校又盲目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减时不减课,导致许多高职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基本操作不够熟练,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差距较大,参加工作后进入工作状态周期较长,不能体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与优势。在加拿大,“合作教育课程”是其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这种“合作教育课程”模式一方面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也为能力出众的学生打造了就业的“直通车”。有统计表明,参加“合作教育课程”的学生不仅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起薪也比一般的毕业生要高。
  (1)高职毕业生就业将不再是“订单式”办学模式下的“被动就业”方式,学生需要具备“主动就业”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才能辨别对于一个工作是虚拟的幻想还是真实的喜欢,有助于帮助其进行职业方向的选择,也可以在实践体验之后选择相对比较喜欢的职业岗位。
  (2)很多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社会并非一个机械的结构或装置,所有工作实际上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如果不懂人、不了解社会,怎么发展?只有实践才能模拟体会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上其他人对于你做人做事的要求,才能培养基础的人情世故,才能得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行为矫正。
  (3)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一个个具体的课题,通过讨论、查资料、做实验和社会调查等方式完成任务来感悟和理解相关知识及应用,达到融会贯通一门专业课知识的目的,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实践才能知道知识的用处与知识的缺乏,也才能对学校所学课程有新的理解,学习的目的性才更加明确。
  (4)对计算机类企业来说,除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待加深、加强外,另一方面合作精神和一定的人际交往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一些软件公司非常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只有实践才能了解校园以外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对帮助学生懂得社会知识、接触社会机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5)为了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由学生变成工作者的转型期,只有实践才能对老师、同学提供的知识和其他书面知识有辨别的能力,才有质疑的底气。由此才会形成自己新的主见,进而帮助你比其他不实践的同学更快成熟。
  
  二、拓展“工学结合”实践的方式
  
  1.改革现有实践机制,建立人性化的教学理念
  目前,学校组织学生实践是以班级和专业为单位的一项教学活动,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实践方式及学习实践兴趣都存在一定差异,统一的教学内容与强制的教学方法,不能较全面地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动画制作,但他可能对程序设计异常讨厌,而计算机实践“大锅饭”逼着他必须要从事程序设计,影响了实践的效果。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采用教师和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全力以赴轻松地进行实践活动: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可以采用“选修课”的方式,列出几个实践项目,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
  
  2.市委、市政府为广大学生提供到市直机关和国资企业实践的平台
  首先,在企业和机关的实践经历,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以及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了解各部门努力为社会工作、加班加点的情形;第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有文化有知识,可以为企业和机关部门贡献知识,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也算是为社会做贡献:第三,对大学生们来说,这样的经历可以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多了解社会:第四,政府机关和企业将为大学生们提供相应的补贴,对大学生们来说,相当于一次勤工俭学的机会,可获得一定的生活费:第五,为毕业后报考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提前练兵。
  
  3.学校、企业及相关经济团体共同支持建立一家有关实践的中介网站
  在该网站上,各企业提供有关实践职位的详细介绍,大学生们可以从中作出选择。鉴于该网站提供的信息既实用又有针对性,学校可将它链接到学校的网站,方便学生获取。同时,企业也可在该网站上浏览到多所学校的详细介绍,以及它们提供的相关学生信息。这样企业也能根据学校和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人选,并提供相应的实践岗位。为大学、企业和学生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让双方都能足不出户就各得其所。这样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机会也多。学生能学到很多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接触到社会不同层面的客户,加深了对相应行业的理解,对未来择业起到了引导作用。
  
  4.学校和用人单位签订培训计划,定向培养和输出,资助优秀学生赴海外实践,为企业引进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双赢
  赴海外实践是西方青年人在青年时代丰富阅历、增长知识、学习外国语言文化和专业技能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中国青年而言,实践还是一个模糊概念。赴海外实践的学生,可利用暑假时间参与某个海外实践项目,帮他们打开一扇门,使他们有机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精彩。不仅让他们学到了实践经验,还让他们了解了异国文化。他们的外语口语水平将有极大的提高,通过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事、学生的交流,了解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开阔了眼界,建立了友谊。这为他们今后毕业找工作,也提供了很强硬的筹码。而企业也可以诸多方式从接纳海外实践生的项目中获得益处。
  
  5.建立、健全真实可靠的大学生实践档案,完善实践生制度
  力求每次专业训练的实践都取得良好收效,形成良、新循环。老师的严谨培养引起学生的重视:学校的重视调动企业的关注:企业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工作积极性。采取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评议考核的办法,成绩真实、准确。根据学生实践成绩建立、健全真实可靠的大学生实践档案信息数据库,详实记录学生实践的每个环节及每次实践实训的时间、单位、岗位。既是学生成长的见证,又为学生就业、择业提供了依据和帮助。彻底解决学生无法获得工作经验的难题,做得好的实践生毕业时可以得到企业和学校好的推荐信,有了推荐信和工作经验,可以更容易找到真正的好工作。
  从全局来看,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金字塔形,高端人才需求毕竟是塔尖的少数,更多的是需要位于底部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前景光明,所以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出受用人单位、市场和社会欢迎的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