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如何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
2011-01-01王红儿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2期
幼儿入园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刚入园的幼儿,大多数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常常哭着喊着要妈妈。有的还不吃饭、不午睡,整天哭闹不止,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也忧心忡忡。因此,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呢?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幼儿园方面
1.熟悉幼儿
暑假对每个幼儿家访,向家长发放问卷表,了解幼儿的个性爱好。同时多和幼儿接触,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们的手,通过身体接触使幼儿对老师产生好感,还可以送一件小礼物以缩短距离。在幼儿入园前进行家访,可以通过走进幼儿家庭、走近幼儿,与幼儿建立初步的感情。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长的教育观、教养态度以及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幼儿入园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老师,了解幼儿园的教育。
2.预入园
预入园,即在幼儿正式入园前,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上幼儿园。家访时,我们可以向孩子和家长发出热情的邀请,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向往。预入园那几天,可安排一些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如:和妈妈一起做小草裙:让爸爸驮着做小乌龟: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手指游戏等等。丰富有趣的亲子游戏会让幼儿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鲜、快乐,使幼儿感性地认识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获得美好的第一印象,在心理上制造一种深刻的“首次效应”。孩子与父母一起熟悉幼儿园环境,参加幼儿园活动,在心理上会感到安全、放松。预入园为幼儿早日适应幼儿园新环境提供了“心理安全基地”。
3.分段安抚
分段安抚就是把宝宝的入园分成几个适应阶段。如:吃饭段、午睡段、连续段、正常段,每个适应阶段都用一周的时间来让宝宝逐渐适应。第一周宝宝来园只要能在幼儿园用餐,家长中午来接宝宝在家午睡;第二周宝宝在幼儿园午睡,提前一个小时来接宝宝:第三周正常作息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第一周宝宝特别不适应,上午已哭闹很久,中午回家午睡,可以让宝宝睡个好觉,恢复体力;另外缩短宝宝在园的时间,让家长在心理上也有一个缓冲的过程。第二周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在园吃饭已经形成初步的习惯,这时只要攻克宝宝的午睡问题。家长提早来接,回家还能睡一会。通过分阶段适应,我感觉最大的优势是:让宝宝循序渐进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家长感受“人性化”的入园方式。
4.开展有趣的活动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因为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活动最能吸引幼儿、留住幼儿,尤其要以幼儿园同龄幼儿集中的优势,让幼儿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幼儿。例如,为了满足幼儿喜欢户外活动的需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玩大型玩具(娃娃城、滑梯、迷宫等),组织幼儿玩沙土等:我们还可以开设活动区,在活动时老师参与活动,并且到各个活动区内照顾组织5yLA1tv/dp2ocLjZVkw+cQ==好孩子。这样孩子们会完全放松地去活动,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和满足。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好听的故事,带他们唱他们喜爱的歌曲,做他们喜欢做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充当角色,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有无限的乐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一丁点儿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幼儿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二、家庭方面
1.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多讲故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同时鼓励孩子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以培养他的勇气和表达能力。多让孩子与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他到儿童娱乐城,多接触一些陌生小朋友。告诉他幼儿园的小朋友更多,那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了解幼儿园提出的有关教育孩子的具体要求,培养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同时给孩子安排与幼儿园相应的作息时间,缩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距离,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定的间接经验。
2.鼓励宝宝多交朋友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有朋友的陪伴,他就不会对大人离开身边的事情念念不忘了。因此平时可以邀请其他的小朋友和其家长到家中来玩,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
3.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不管天气冷热、刮风下雨,都要坚持按时送孩子上幼儿园。如果经常强调客观原因不去幼儿园,会养成孩子怯懦、娇气、任性和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这些行为一旦形成,就很难根除。它不仅会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而且对其性格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长大以后,他会把这些不良习惯不自觉地带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4.及时与老师沟通
如果入园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孩子还是有强烈的害怕和抵触情绪,父母就要注意了。要及时与老师沟通,找出具体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一个坚强的孩子。若发现孩子身体不舒服,可暂时不上幼儿园,在家观察。
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帮助他们向学前期顺利过渡,为他们整个学前期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