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让幼儿自由表达
2011-01-01肖海霞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2期
早期阅读在幼儿语言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加强早期阅读,让幼儿逐渐了解到阅读的基本程序,掌握阅读的一般方式、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学习按顺序翻阅,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并逐渐将听到的字词、语句与书上的印刷符号对应,可以扩充幼儿的知识经验,掌握丰富的文学语言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一、绿化氛围,绿化自由表达的大地
在幼儿的早期阅读过程中,教师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容许幼儿“不由自主”“不假思索”地说,对出乎意料之外的表达予以关注,尊重他们的想法,可以增强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_央乐地学习、愉快地交往。如讨论“恐龙怎么会灭绝”这一话题时,教师引导孩子大胆地去猜想,各抒己见。“龙卷风把恐龙卷到天上,掉下来死掉了”“火山爆发,把恐龙吞进去了,变成了化石”“恐龙相互打架、受伤、死亡”……对于孩子表达的奇思怪想,教师没有批评、纠错,而是让他们充分、自由地发表观点,并适时地给予赞赏、鼓励。这样,宽松的氛围、褒扬的词语给了孩子们活跃的思维,点亮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
二、舞动文字。舞动自由表达的灵感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具体的情境或形象有助于他们理解、表达学习内容。情境表演不仅能解放幼儿的大脑,使他们自由地思考:也能解放幼儿的嘴巴,让他们尽情地表述。情境中的孩子们想说、敢说、有兴趣说,而他们的灵感也往往伴随着自由的思考与尽情的表述产生了。在早期阅读《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中,红松鼠与小棕熊发生了矛盾,老师让孩子们分别扮演这两只小动物。戴上头饰的孩子马上融入了故事,“红松鼠”说:“让我们拉拉手吧!”“我们还做好朋友吧!”“我喜欢你,我们还一起做游戏,好吗?”……“小棕熊”说:“我以后再也不欺负你了,你能原谅我吗?”“你愿意和我抱一抱吗?”“我们和好吧,我想天天看到你的小船。”……
三、导引提问,导引自由表达的航向
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幼儿向更深层次思考的推动器,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主动思考、探索、表达,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开放式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不受故事、语言和情节的限制,可以为孩子提供创造性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如在阅读《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中,创设这样的问题:“猜猜小棕熊的风筝上会写一句什么话?”问题整合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就会大胆猜测、积极表达。
其次,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式的问题能开启幼儿的心智,引导幼儿思维步步深入,激发幼儿大胆表达的欲望。如讲述故事《金色的房子》时,中途老师提问:“故事中的小姑娘不好意思了,谁帮她改正缺点,告诉她应该怎么做?”这种提问能改变幼儿消极被动地接受故事的状态,引发幼儿积极思考,踊跃表述自己的看法。
最后,教师的提问要具有比较性。如“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会怎么办?”都能激发幼儿大胆想象,避开别人的思路,汲取别人之长,表达出与他人完全不一样的内容。
四、激扬评价。激扬自由表达的生命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成绩有下降的趋势。激扬的评价可以培养幼儿的辨别、判断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用赞赏、鼓励、表扬等评价,真正让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人,保护其积极性,让幼儿体会到成功。激扬的评价就是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幼儿的亮点,用放大镜看“优点”,让幼儿的每个亮点都能“脱颖而出”。如幼儿恰当地描述自己的经验时,即使声音不响亮,教师也要表现出兴趣,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掌声,让幼儿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享受到语言表达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喜欢说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