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
2011-01-01魏书生
知识窗·教师版 2011年2期
我不会教书,是學生教会我教书;我不会改变后进學生,是后进學生教会我怎样教后进學生。
我总是与學生商量着怎么學、怎么教。有两个全校最差的學生进了我的班。我说,你们先做一件事,每人找到自己的优点。他们说自己没有优点。我说,不可能。我都已经替你找出两条了……后进生对批评往往能非常镇静地对付,你对他说优点,他反倒脸红了。有个學生说,老师,我學不好的,只考了8分。我说,你一不上课听讲,二不写作业,三又不看书,还能得8分,这是天赋哪!他就来劲了。我就这么点本事,把人家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脑神经激发起来。我总是说,我坚信每位學生的心灵深处都有自己的助手,老师也是每位學生的助手。
人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的内心思想要管理好。要用宽容当宰相,用勇敢当将军,用勤劳当大臣,用明智当君王,那你的内心世界就能国泰民安。反之,让狭隘当宰相,让懦弱当将军,让懒惰当大臣,让昏庸当君王,那就完蛋。我总说,更多的人才不是被社会摧残的,而是被自我埋没的。
我们班的教室很特别,后面有100张空椅子,欢迎别人随时听课。我们班每天都唱歌。唱歌的时候大家站直了唱。听课的老师课后说,你们班的學生没有一个回头看我们的,也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我说,对不起,当初我没有设计回头的程序。因为我要求學生在唱歌时必须双眼看黑板中间的那个点。要求把这个点看作是彩电,边唱,边想象歌曲的内容。唱“大海啊!故乡”,这个点就是大海;唱“跨过高山,走过平原”,这个点就是高山、平原;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个点就是五星红旗……这是在培养學生的注意力啊。要知道,很多后进生就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才成为后进生的。还有,这个唱歌呀,德、智、体都在里面了。
教室以前叫學堂,后来改叫教室了,这不对呀,出毛病了。叫學堂多好呀。又说教材,也不对,应该是學材。學生、學生,以學为主,學生是學校的主体。我对學生说,你来到學堂,走进學堂,拿起學材,开始學习。就这么简单。
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事,老师就不要去替代。你这是剥夺人家的权力,压抑人家的才能,助长人家的依赖思想。如我们班的學习委员负责收书费。他要一个一个收。我说我没叫你这样收。你可以用手表啊。學习委员很聪明,马上拿着手表说,同學们注意了,现在各组开始收书费竞赛。请各组组长站到自己小组前面来,我喊开始就开始……书费很快收起来了。學习委员要清点。我说,还用你亲自动手?你让四个组长捧着钱跟你去总务处不就得了。谁少谁赔。五个人一起去了,我就不用去了。放心啊。嘿,你说这是干活还是玩呀?
我总说,學生要“學中求乐,苦中求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让他们写日记,写《谈學习是享受》之一、之二、之三……直到之一百。为什么?这是第一要紧的事。一旦學习成了享受,还怕他不學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