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新思路 村和谐民致富
2011-01-01
老区建设 2011年3期
一、突出工作重点,以整村推进为主体,坚持扶贫工作到利到户。“十一五”期间,宁都县共新修乡、村、组水泥公路615.8公里,新建桥梁36座;新建水陂、水渠、水圳等农田水利设施56630米;新(改)建人畜饮水工程15个:新建村委会1109.06平方米,村卫生室2800多平方米,村文化活动室770平方米,村小学9740平方米。
二、以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为切入点,大力实施搬迁(移民)扶贫。“十一五”期间,宁都县实施移民搬迁安置2844户12900人,国家投入移民资金4764.25万元,建设移民集安置点114个,安置移民11485人,新建房屋2700余幢。
三、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着力点,加大培训力度。“十一五”期间,宁都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12.8万元,对1198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了转移培训。
四、深入开展社会扶贫,聚集全社会的力量攻坚克难。“十一五”期间,通过社会扶贫脱贫致富832户,解决温饱4380人。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项目2257个,种植项目2340个,提供帮扶信息10268条,资助贫困学生560人次。
五、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大力培植和壮大扶贫产业。“十一五”期间,宁都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13.96万元,用于实施产业扶贫。产业扶持覆盖农户35438户、159471人,其中贫困户8500户、38250人,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六、不断创新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扶贫服务模式。“十一五”期间,我们为破解扶贫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注册成立了全国首创、江西首家扶贫系统以国有独资形式开办的“扶贫开发担保有限公司: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登记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户自立服务社。
七、扩大对外交往,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十一五”期间,宁都县登记成立了草根NGO的公益组织——宁都县社区扶贫研究会。研究会成立以来,积极拓展扶贫开发空间,先后开展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实施村级扶贫开发规划”、“村级社区发展循环基金”、“农户自立服务”、“爱心包裹”“中国社会组织创新”等公益慈善活动和扶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