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库移民解困:以人为本惠及民生
2011-01-01
老区建设 2011年3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先后兴建小型水库9467多座,这些水库在防讯抗旱、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库移民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兴建这些水库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移民安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受当时“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等思想的影响,这些移民普遍存在生产资料短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水平低,生产环境差等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为妥善解决小型水库移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2009年,省政府将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纳入全省“民生工程”之一,为江西省正式启动小水库移民帮扶解困工作,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
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解困政策
省政府对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帮扶工作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2006年《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文件精神,省政府办公厅以赣府厅发[2009]19号文转发了《省移民办关于江西省解决小型水库移民生产生活困难工作方案的通知》,联合下发了《关于启动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小型水库移民的资金分配、帮扶范围、扶持方式、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责任主体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资金筹措和分配作了明确的规定,为我省顺利开展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政策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电视、广播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小型水库移民解困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让移民们充分认识到小型水库是自建、自管、自用、自利的工程,与大中型水库相比,工程占地较少,淹没小,且移民大多就近安置,与大中型水库有着本质的区别。教育小型水库移民正确认识解困工作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不同,不盲目攀比,通过移民自身努力脱贫致富。同时引导移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及时化解矛盾,平衡关系,确保社会稳定。
三、创新工作思路,科学制定规划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二五”规划的一年,我们在办党组的统一部署下,认真调研,创新思路,拟定了《江西省小型水库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各地按照项目规划范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合实际、深入调研,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保证重点、科学规划、优选出最佳项目,以实现项目规划编制的初衷。
四、合理分配资金,狠抓项目实施
2006年7月1日起至2009年底,全省共筹集资金5900万元。我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县(市、区)为单位,综合考虑该县(市、区)水库数量、库容量进行合理分配。为督促各地加紧实施小型水库移民解困项目,我办下发了《关于尽快编制和上报小型水库移民解困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移民管理机构本着“区别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和“以人为本,移民受益为前提”的原则,以解决移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选择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易落实的建设项目,重点解决移民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的项目。全省各地移民管理机构认真负责,精心组织,申报解困项目1056个,通过对全省小型水库移民解困资金项目实施,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未出现我们曾经十分担心的小水库移民频繁上访、群体上访甚至过激行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