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扶贫:33.73亿元汇聚社会各界无限爱心
2011-01-01
老区建设 2011年3期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各级扶贫部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扶贫开发事业,逐步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社会扶贫模式和多元化工作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共筹集各类社会扶贫资金达33.73亿元。
定点扶贫创建了新机制。省扶贫和移民办与省委组织部密切配合,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文,组织部署178个省直单位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也安排了70家省直二级单位和省(属)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同时,省扶贫和移民办还与省委新村办协商议定,将省直单位对口帮扶的248个村纳入“十一五”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范围,每年由省直单位和受扶村共同选择一个自然村作为新农村示范试点,由省直单位指导建设,为受扶村每年增添新农村建设扶助资金3472万元。在省直单位定点包扶工作的带动下,全省各市县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响应,共有1972个单位投入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2007年以来共筹措帮扶资金物资达17.83亿元。
行业扶贫迈出了新步伐。一是抓住各部门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的时机,引导各部门将所挂点所在的地方优先列入行业建设规划;二是扶贫移民所需行业支持项目得到了行业部门的有效对接;三是加大对扶贫开发重点地区的行业扶贫力度。据统计,和扶贫业务密切相关的农业、水利等50个省级行业主管单位,以定点帮扶为纽带,2007年以来在扶贫点所在县乡投入帮扶资金达3.62亿元:全省各市县行业主管单位也投入了帮扶资金1.79亿元。
产业帮扶打造了新模式。通过组织国有企业定点帮扶、民营企业开展“光彩事业”等形式帮扶,全省共有1320个国有、民营企业开展了产业扶贫。从2007年至今,1226个民营企业和214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开展了“村企合作”,捐赠资金(物资)1.34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90个,吸收了9.4万个贫困户劳动力。
结对帮扶实现了新发展。多年来,省扶贫和移民办一直把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特惠制”扶贫的重要工作稳步推进,在“十五”期间5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5万户贫困户的基础上,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组织了10.07万名党员干部和农村致富能手帮扶了10.12万户贫困户。
社会援助取得了新突破。省扶贫和移民办先后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等省内外扶贫组织合作,实施了助学、助孤、救灾、援建设施、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饮水安全、综合帮扶等方面的扶贫援助项目,多次邀请到国内外媒体公众人物和知名企业参与到我省的社会扶贫活动中来。其中,连续两年成功实施了爱心包裹项目,该项目于2009年荣获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的“突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