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扶贫:大力提升干群自我发展能力

2011-01-01

老区建设 2011年3期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雨露计划”,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有力地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1、扶贫效益显著。“十一五”期间,江西省“雨露计划”培训人数累计约为25万余人,其中:贫困青壮年劳动力约18.3万人,转移就业人数约17.6万人,培训转移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稳定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五年来,江西省安排“雨露计划”培训补助资金总额为12074.62万元,其中:省级培训资金总额为100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补助资金为1574.62万元。资金使用情况为:短期(4个月以下)培训补助资金为7368.4万元中长期(6个月以上,含学历教育补助)培训补助资金为4623.84万元。
  2、社会效益明显。具体表现为“雨露计划”工作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工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雨露计划”培训工作,通过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和自主创业培训,促进了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
  3、开拓创新,培训多元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六种模式:一是异地培训模式,二是实行校企联动式培训,三是远程订单模式,四是定向培训模式,五是就近培训模式,六是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训。
  4、创造了品牌效应。如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南昌女子职业学校的茶艺专业等;同时,还创造了在全国知名的“雨露计划”劳务品牌,如“吉安菜农”、“鄱阳缝纫工”、“宜春焊工”、“赣州铁路乘务员”和“资溪面包制作”等。
  5、致富典型示范性作用明显。具体表现为:积极总结各地市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并予以推广;培育了一批致富骨干和带头人,扶持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通过致富带头人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动了部分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了其实际收入,安置了部分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
  “十一五”期间,全省扶贫干部培训所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通过对各级扶贫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使贫困地区的农户对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有了深刻的了解。
  2、扶贫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通过对政治、业务理论的系统学习,扶贫干部的政策性、原则性、政治敏锐性普遍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3、扶贫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根本转变。扶贫干部的工作效率普遍提高,抓机遇、谋发展的信心更足;扶贫干部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普遍增强;扶贫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事迹层出不穷。
  4、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通过对贫困农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促进了其生产发展和收入提高;通过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带动了贫困农户脱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