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增收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11-01-01王宏王溪洁

求是学刊 2011年2期

  摘要: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文章利用1995—200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作农民收入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对农民收入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我国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生产性收入,生产性收入分为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文章选择相关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农业结构调整、改善财政支农结构、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扶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是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文章最后给出相应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主成分分析;回归模型
  作者简介:王宏,女,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林业大学在站博士后,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农民增收、数据挖掘和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王溪洁,女,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从事数据挖掘和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1)02-0058-05收稿日期:2010-12-01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的晴雨表,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预报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每一项目标和要求的实现都取决于农民收入。近年来,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得到了增长,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因此,分析和研究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讨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运用经济计量模型从定量的角度,使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研究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给出相应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农民增收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国外学者围绕农民收入及相关问题曾经作了不少研究探讨,例如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工业反哺农业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理论等[1][2],得出了一些在世界范围内或者在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这些对研究我国农民收入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国内,关于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土地制度缺陷说、城乡二元结构说、农村劳动力剩余说等。关于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包括农业内部增收论、非农产业带动论、城乡统筹发展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论等[3] 。本文通过参阅相关文献,以农民收入理论为基础,找出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因素,运用1995—2008年农民收入及其相关的统计数据,通过计量分析,验证这些因素对于农民收入影响的显著性,然后就实证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一、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和重要影响因素
  
  (一)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农民纯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照纯收入的性质构成,农民纯收入包括生产性收入与非生产性收入,其中生产性收入可分为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整理1996—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农民收入统计数据(见表1),观察变化规律发现,1995—2008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农民收入增长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1996年到2000年迅速下降,从1996年的22.08%下降到2000年的1.95%;2001年开始又呈上升态势,2004年增速最大,为11.98%。另外,农民收入的四个组成成分不断地变化,且在农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同,因为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四项收入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最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aAEsCYOzvJvbjMmv684l0x5X7V3IBC2EJWumApjgze0=
  笔者根据表1的数据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先将工资性收入X1、家庭经营收入X2、财产性收入X3和转移性收入X4四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主成分,使用SAS软件[4]的PRINCOMP过程步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输出结果及方差贡献率确定出一个主成分,它的贡献率达到了96.667%,说明第一个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具有的信息。所以笔者提取第一个特征值,并计算出相对应的特征向量:
  F1=0.5032X1+0.5021X2+0.4975X3+0.4972X4
  在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系数较大,说明这两个指标起主要作用,根据这两个指标的性质我们可以确定农民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生产性收入。而生产性收入又是由农业生产的收入和非农业生产的收入组成的。因此,要想提高农民的收入就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分别找出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方法策略。
  (二)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分析
  1. 选择重要的经济变量
  农村居民收入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和从事非农业生产收入两部分构成。其中,从事农业生产收入的量受到财政支农力度、农产品收购价格、农业中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比例结构、高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情况和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劳作的积极性等方面的情况影响;从事非农业生产收入的量受到城镇化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农民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影响。由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劳作的积极性是不可量化的因素,以及高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无法明确量化,所以本文仅用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等作为影响农业生产收入的主要因素。笔者将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农民教育水平等作为影响非农业生产收入的主要因素。
  2. 建立适合的经济计量模型
  笔者设农民纯收入Y为因变量,将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X1、农产品价格指数X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X3、农产品产量X4、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比重(%)X5,设为自变量来表示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因素。根据表1的数据资料,利用SAS软件[4]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由方差分析结果即模型显著性检验,说明上述指标整体来说对农民收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是显著的,即模型的效果要比因变量的均值直线效果显著。决定系数R2=0.9981,说明模型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高达99.81%,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也很高。笔者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5],利用逐步回归方法自动选取变量,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Y = 11648.69-1925.3X1+0.09X3-0.02X4-147.73X5R2=0.998
  t统计量 (15.65)(-1.779)(1.71) (-2.469) (-18.597)
  
  模型中保留的变量,均通过了t检验。经过回归诊断,模型中没有例外的数据,没有影响特别大的数据,通过了共线性诊断,方程拟合后解释程度高达99.8%,模型可靠。
  3. 经济计量模型中变量的解释与分析
  多元回归拟合结果中,模型保留了影响农民收入的四个主要因素。
  (1)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X1。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每提高1%,会使得农民收入降低1925.3元。粮食作物的附加值低,粮食生产收入受规模水平影响大,一般农户很难大幅度提高粮食的种植面积,因而农民种粮致富之路很难实现。
  
  (2)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X3。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从拟合回归方程公式可以看到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每增加1元,农民纯收入只提高0.09元,说明财政支农的资金,并没有真正全部用于农业,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3)农产品产量X4。每公顷的粮食产量增加1公斤,农民人均收入减少0.02元,对农民来说粮食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特别是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粮食产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很显著。但有句俗话“谷贱伤农”,也就是说农民种植的作物越丰收,谷物的价格就越便宜。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包产到户,种粮的积极性很高,外加环境的风调雨顺,农民的粮食种植产量越大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4)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比重(%)X5。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每增加1%,农民收入将减少147.73元。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而种植面积是长久不变的固定资产,所以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对农民的总收入产生贡献,反而还会消减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所以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会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又由于该指标是相对数,由于量纲的关系所以该指标的系数比较大。
  变量的检验过程中将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X2剔除,理论上来说是在显著性水平为0.15的前提下农产品价格指数与农民收入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会影响农民的种植从而影响农民的收入。
  还有其他因素没有被考虑到模型中来,只能用随机变量来表示,在这里认为被忽略的变量应该是农民的文化教育这一因素,知识决定农民的素质和工作效率,是改变农民生活的重要因素。
  
  二、根据模型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1. 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由上述分析可知粮食作物的附加值小,相对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经济价值高,附加值大,其生产很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这个特点体现为独占性、稀缺性。针对农村实际情况,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以区域特色产业开发为重点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单纯注重增加产量的传统方式,转向生产价格高、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引导农民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转移到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和经营[6]。例如,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果、桑、茶、蔗、菜等经济作物面积,积极培植农业支柱产业。因地制宜地探索不同的组织形式,在倡导“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组成各种行业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加大农产品标准化和无公害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这样才能够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才能对农民增收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农业内部结构上应该不断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以加大综合的市场竞争能力。
  2. 农业外部相关因素的调整
  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普及程度低,这制约着农业生产的附加值的提高。在我国制定农村战略时,需要注重创造条件来把适当的科学技术引向农村和农业生产上来,真正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在科技兴农的进程中,把技术和人才结合起来特别重要。需要改革目前的农村教育制度,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把农村教育与农业科技结合起来,使得农村教育“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发展经济作物生产,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经济作物的经济价值高,附加值大,对于农民增收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各地应该根据当地环境特点,种植合适的经济作物。从生产的角度看,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需要资金、技术、信息,需要政府为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提供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信息。
  (二) 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改变投入的方向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是很大,说明了国家没有将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到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和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也没有加大对农村科研、基础教育、医疗保险等农村公共品的支持力度,资金投放分散,重点不突出。政府应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扩大投入总量,加强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要改变投资结构,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尤其加大对产前信息体系建设和产后加工流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从根本上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加大对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再次要加强农业投入的立法,制定积极的农业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此外还应切实抓好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农村小型水利、县乡村道路、农网改造工程、沼气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我国财政支农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较低,因此需要国家财政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但仅仅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调整财政支农的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提高农民收入作出贡献。
  (三)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由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减少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现在可以从非农领域寻找增收突破口,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推动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和县域集中;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壮大县域经济;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务工收入。[7]
  1. 鼓励乡镇企业创新发展
  首先,要鼓励乡镇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乡镇企业的发展无疑会促进大量的农村专业市场的涌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各地应以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允许部分农民专门从事这些产业,并允许他们以非农产业为终生职业。再次,在扩大农民就业的同时,引导更多的农民定居于工业经济带周围、服务于企业,无形中促使农民身份的变迁,使其成为新的“市民”,这也从客观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最后,政府出台利率减免、义务技术咨询等优惠政策,增加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收入。[8]
  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农民内部的复杂性,应按农民的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及救灾扶贫网络等。其次,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制约着人口、土地等资源的流动,使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应该打破这种户籍制度的限制,只要满足足够的条件,比如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工作或住所,就可以允许户口的自由迁移。最后,应保障进城农户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保证城镇企业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歧视、排斥农民,使城乡劳动力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公平竞争,实行同工同酬、能者多得、多劳多得的政策。
  (四)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
  除了以上的因素指标,随机因素我们考虑教育的因素。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的情况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民贫困,影响农民子女受教育,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全国有数百万农村儿童因贫困而辍学,或根本上不起学。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大力、全面地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大力推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首先要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让农民子女都能接受教育。要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既要抓好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学生初中、高中升学率,使农村劳动力后备力量的文化水平从整体上得到提高,又要强化科技素质教育,抓好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村劳动力队伍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
   同时,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归根结底也是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首先,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针对我国目前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政府直接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实行补助,逐步压缩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教育投入逐步向义务教育倾斜,用法律手段将经费负担的责任、数量等固定下来。针对投入量不足的状况,根据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部分农村提供优惠,如免除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些学杂费,为当地学生提供免费的学习用品等。其次,政府也应采取积极措施,扩展资金筹集的渠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量,如发放教育国债等。政府应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在注重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兴办适合普及农业技术和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能力。
  
  参 考 文 献
  [1]N. NIKOLOVA. Observations and Studies in The Modern Agriculture Management[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4).
  [2]ALEXANDER BERK. Agriculture Issues & Policies[M].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02.
  [3]孟俊杰. 北京郊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4]高惠璇. SAS系统SAS/STAT软件使用手册[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5]何晓群.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杨振宁,朱镇斌.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经济纵横,2006,(10).
  [7]刘进宝,张延君. 农业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J]. 经济论坛,2004,(5).
  [8]潘维,贺雪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
  [责任编辑国胜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