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王”与“受命”
2011-01-01李长春
求是学刊 2011年2期
“素王改制”之说是晚清今文经学所要努力达到的学术目标之一。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廖平的《知圣篇》算是论述“素王改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从总体上看,两书的主旨极为相似:它们都认定孔子身位应为“素王”而非“先师”;它们都声称孔子定六艺乃是“作新经”而非“述旧史”;它们都坚信儒家经书中暗寓着孔子为后世所立的“一王大法”,即所谓“素王之制”。
但是,如果从两书的具体论证过程来看,它们又有着显著的区别。康有为论证孔子改制,是从“上古茫昧无稽”、“诸子并起创教”入手,认为诸子创教就是改制,孔子作为诸子之一,创教改制自然也就无足为奇。但是廖平论证孔子改制的思路则与之完全相反,他强调只有孔子一人“受命”,因而才能够“改制”。至于诸子,因没有“天命”作为依据,既不可能,更无资格“改制”。这样一来,论证孔子与“天命”的关系,便成了《知圣篇》的关键环节。
本文拟对儒家思想中圣人(孔子)与天命的关系的两种不同论述作一思想史的梳理,同时,考察廖平在《知圣篇》为何不取“知命”论而取“受命”说,以及他如何通过重建“受命”说来证成自己的“素王改制”说。
儒家确立圣人(孔子)与天(天道、天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