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1-01-01
董事会 2011年1期
“高新技术国企应该借鉴美国搞股权激励。另外,现在美国的优势产业,大飞机、互联网能源头都是国防部出的钱,这是最市场化的美国,中国怎么可以不这么做?国家应该加大投入。”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左大培
“简单就一些好的企业而言,15%比例是非常大的。另外,技术成果需要平台达成,某些人太强调个人,忽略平台,不太合适。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种宽松、感恩的心态。特别是借助国有平台,好些国有平台的无形资产都没跟你算上,比如国家公信力。”
——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部部长王志钢
“效果不大。关键是董事会自身不到位,选聘经理人、决定经理人薪酬的权利不到位。”
——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公司总裁安林
“第一,实施家族式管理,缺乏辅助决策体系监督。第二,核心创业人员持股比例过低,风险较大。第三,激励与约束不匹配,无法凝聚团队,不能人尽其才。第四,创业团队智力结构过于单一,风格过于重合,难有大作为。第五,实际控制人的精力过于分散。”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2010年12月1日如此总结创业失败方面的公司治理因素。
“目前电子商务企业做物流、物流企业做电子商务,这比较混乱,而突破点在物流企业一旦物流企业在服务标准、成本控制方面都做到位,混乱也就解决了,没有任何道理我们电子商务企业再去做配送。”
——易迅网CEO卜广齐2010年12月8日对本刊表示,希望物流企业能够静心思考帮电子商务企业把物流做得更好
“一个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更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懂事,是专业。不专业、不懂事的独立董事无法做好独立董事。这是我当了10年独立董事最切身的一个感受。”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独立董事李若山日前称很多独立董事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每次开董事会两眼茫然地看着董事长,要么全盘同意,要么全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