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顶层设计”缺少民主机制的保障
2011-01-01何玉梅
董事会 2011年4期
在“全国两会”期间,“顶层设计”频频出现在中央会议文件和参会代表的提案中,成为政治领域的新名词。“顶层设计”一词源于决策科学工程学,近年来被引入管理学和社会学中。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任何一项战略或决策都牵涉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和历史问题,尤其是那些宏观层面的政策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能在明确的目标下系统地论证政策实施的机制、步骤和效果,最后大多数政策就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央领导人的公开讲话也几番提到“顶层设计”,表明国家决策者意识到了科学决策的重要性: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零散的、碎片式的调整和转型,中国社会和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将难以推进。
在中国,人们喜欢发明、追捧一些新名词,但很少去追问如何让新名词落地的机制。小到一个大学校园网的“顶层设计”,大到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的“顶层设计”,无一例外都要涉及决策目标和决策主体等一系列前提性的关键问题。试想,如果决策主体只是想追求短期政绩而不是普通百姓的长期利益,如何能产生符合目标的“顶层设计”?很明显,好的“顶层设计”不是凭空就有的,也不是出于哪个专家学者奇思妙想或者是政府官员的大智大勇,它是一个多方博弈、社会选择的结果。
我国各地、各部门的产业规划其实也是一种“顶层设计”,可事实上大多数规划都变成了少数人的利益工具,所谓“科学决策”实际上是某几个专家学者闭门造车的“乱划”。看看这些规划的制定过程就能明白其中的门道:每年政府把各种名目、各种层次的规划项目下发到各大学和研究机构,通过指定或名义上的招标给某个专家学者。经过研究生、博士生们的一番拼凑和裁剪,专家教授们的稍稍润色之后,一个个看似专业的规划报告就出炉了。而最后报告总是能顺利通过评审,交到政府手中。一般来说,这些规划报告基本上没有经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如何能通过评审这一关呢?原因很简单,参与规划评审的专家往往也是其他某个规划项目的“圈内人”,谁也不愿意得罪同行,砸自己的饭碗。
事实上,政府官员都明白这些“顶层设计”的炮制过程,可为什么这样粗制滥造的产业规划还是年年照旧?这是高度集中权力体系和官僚制度造成的结果。无论是产业规划也好,城市规划也好,最后都抵不过领导的一句话。换句话说,领导想做的事情,一定会在规划中体现,而至于这件事是否合理,没有人关心,也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最后,政府和专家学者就达成了一个默契:借专家的笔说出领导的心思。如此下来,产业规划就很难谈及科学性和可行性了。
说到底,科学决策的首要条件是民主制度和民主意识。现在很多政府官员的专业水平不亚于专家学者,但面对可以决定其个人前途命运的领导,在“一个人决策”的体制下,他们只能选择服从或者沉默。我国在医改、教改上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犯了最基本的常识性错误——在不了解基本医疗和基础教育的公益性特点的情况下,盲目进行产业化和市场化。当时的改革不是没有“顶层设计”,而是缺乏一个民主机制来保障其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就像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所言,“我国的改革需要让上层建筑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整个改革的“顶层设计”应该是一个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和社会相协调的一个系统性制度设计。因此,在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大的突破以前,我国也很难有真正科学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