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信四则

2010-12-31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0年11期

  常常激励自己
  
  菁灵姐姐:
  你好!我常年患病,这种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也经常会耽误学习。在学校,我的老师常常鼓励我要坚强,并让我要学会自己激励自己。请问我该怎么做呢?
  郑 建
  
  激励就是鼓舞人们作出抉择,并落实于行动。激励提供着动力,它可以激发人的本能、热情、情绪、习惯、态度、冲动和愿望,使人行动起来。
  养成用积极的心态激励自己的习惯,你就能战胜病魔,把握自己的前途。
  具体做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使用自我激励的警句,以控制自己的心态。多读成功伟人的著作,摘录一些名言警句张贴在房间。
  2.确立目标,认识那些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因素。如果你具有积极的心态,把目标定得越高,你的成就感将会越大。
  3.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要懂得事情的发展规律,并能较好地应用这些规律。还要定期从事建设性思考、学习和计划。
  4.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意记住一句自我激励的话语:“我很棒,我很愉快,我一定会成功。”并在一整天中时常重复着说。这是自我暗示的一种形式,是积极思考的成功之道。
  美国最大公司之一——诺尔斯通·贝里拉公司的建立者威廉·丹福斯,小时候也是疾病缠身,但他常常激励自己,最终取得成功。他还帮助数以万计的病人获得健康,在他漫长的事业生涯中,没有因病而浪费一天。他还写下了一本书——《我激励你》,激励着人们,帮助人们发挥积极的心态,建议你可以找来看看。
  
  慢热型的交友之道
  
  菁灵姐姐:
  升入初中,我进入了一个新的集体,却发现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我也渴望友情,但是同学们很快组成了一个个小圈子,我好像总是融入不了,只有孤独地徘徊在周围,我该怎么办?
  丽 花
  
  每个人寻找自己位置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你可能属于慢热型。别人都适应了新环境,找到新朋友了,你还是困惑,还在小心翼翼地琢磨:谁可能不喜欢我,我要怎么做别人才会接受我……你这样做,别人很可能认为你不合群,性格孤僻。加之每个人都是刚刚来到新的环境,没有安全感,很容易组建一个温暖的小集体来营造一种归属感,慢半拍的人容易暂时被挤出去。此时的你假如用消极的心态排斥你一直寻找的友情,蜷缩在自己狭小的天地中,一味地幻想美好的友谊会来到你的身边,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你处在被同学孤立的窘境中,但是你不用担心,这只是暂时的。你只要用真心、热情和善良去争取同学们对你的好感,他们会慢慢地接受你。而且女生组成的小圈子也是比较松散的,很容易有缺口。你要学会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交往,不要担心被别人排斥,同时要学会变得开朗起来,学会为别人付出,乐于帮助同学。关注一些与她们相处的细节,如有同学生病了,及时嘘寒问暖等。真诚赞美同学的长处,做错事时勇于诚恳道歉。如果你做得好,别人会感动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得尽善尽美,要保持好的人缘,应该尽量减少自己的过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热得快是热,热得慢也是热,慢热型的你,只要你用心去做,也会拥有美好的友谊。
  
  消除怯场心理
  
  菁灵姐姐: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期中考试又要如期而至了,面对考场,我真的很害怕。请你给我支招,让我成为考试达人吧!
  林凤音
  
  考试虽然司空见惯,但是面对着考试,很多学生还是觉得压力很大。这些压力有来自父母的、老师的、自己的……本来自己学得还可以,但是面对这些压力居然会害怕考试,出现考前的各种不必要的紧张状况。想做考试达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心理学研究证明:在能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自信心高的人完成任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自信心低的人。所以,对自己保持充分的信心是考试成功的有力保障。如何培养考前自信心呢?关键是要树立一个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出最佳水平”。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使人乐观、勇敢,有效地面对各种困难和危机。
  2.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如果过度重视考试,则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影响考前情绪。因此,对于“这次期中考试能否考好,考不好别人会不会笑话我”之类的问题,在考前及考试过程中不要想得太多,而应把思想集中到复习及答题中去,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走进考场、面对考卷。
  3.适当参加体育运动。离考试时间越近,学生就越会往书堆里扎,对看书以外的事,一概不参与。这样一来,不但严重影响了复习效果,而且对身体没有一点好处。适当的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还有助于缓解大脑的疲劳和紧张的心理。
  4.不要过分关注周围人的言行。临近考试,父母可能对你比平日更加关注。他们在生活上会更加体贴入微,话语中也可能会时常提醒你,老师也会说出自己的期望。这些都会使你周围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你要从这些言行中汲取积极的力量,而不要让它们成为负担。
  
  完善性格走向成功
  
  菁灵姐姐:
  我很喜欢魔术师刘谦,他落落大方地站在舞台上,轻松自如地表演。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他的“粉丝”。不过听说他以前也很内向,是吗?名人也有性格不好,后来改变的吗?
  庄依一
  
  著名的魔术师刘谦从小是个不愿与外界接触的人。他大学毕业后,到处去应聘,非常害羞,被考官说成是“小女孩”,接二连三的失败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宅男。他从小就非常喜欢魔术,喜欢躲在家里自己表演魔术。后来,一个强烈的愿望鼓舞着他:今生要成为一个魔术师。他努力从自己封闭的世界中打开一扇门,积极主动地与外界联系,从此以后,他的潜能与才华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挖掘。
  “打工皇帝”唐骏在大学时,冷漠、爱挑剔,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他想考研时,班上没有一个同学推荐他。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意识到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发誓要努力改变。他自创了一套“性格培养法”,首先是从喜欢身边的人开始,把喜欢变成自己的习惯。他还创立了“成功4+1”的理论:其中1代表性格,其他4个分别代表勤奋、激情、机遇和智慧。他说:“只要性格好,搭配另外4个里的哪一个都能成功。”
  许多名人在成名之前,会因为性格的缺陷而难以成功,走着山重水复的路,但是他们能正视自己或孤傲或内向的性格,通过不断自我修正和实践磨炼,渐渐迎来了柳暗花明。
  性格决定命运。涉世之初,请从完善性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