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灾免祸
2010-12-31晏苏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10年7期
老和尚和小和尚赶集的时候遇到一起小事故,
老和尚当了一回管事的。
“嘀嘀嘀!嘀嘀嘀!”一阵汽车喇叭声又急又刺耳,响个不停。
老和尚正在跟路边收菜的摊贩讲价钱,猛地一惊,回头望去,一辆小汽车紧逼在他身后。
开车的是个年轻人,他伸出头来,中着老和尚大声吼道:“喂,那个和尚!挡道了,滚一边去!”
老和尚不由自主地往边上靠一靠,小汽车“呜”的一声擦着老和尚的身子;中了过去。没走多远,车摇晃了一下,把一个水果摊弄倒了,水果滚了一地。那辆车子竟然停也没停,扬长而去,引起集市上马路两边一片叫骂声。
“阿弥陀佛!造孽[nie],造孽啊!”老和尚惊魂未定。
小和尚买文具回来,恰好看见这一幕,又气又恨。开个破小车,到集市上耍横,还敢训斥老和尚,真是可恶!“当心报应!”小和尚气哼哼地喊了一句。
老和尚摇头叹息,匆匆把菜卖给收菜摊贩。小和尚已经跑到水果摊跟前,帮水果摊贩收拾摊子。老和尚走过来招呼小和尚回庙里,那水果摊贩非要塞给小和尚几只苹果,小和尚说什么也不肯要。
“好啦好啦!人家好心谢你,你就领受了吧!要不,人家也过意不去。”老和尚一边说着,一边把几张钱币悄悄放在水果摊贩身后的钱盒子里。水果摊贩没有看见,小和尚却看得清清楚楚,就嘻嘻笑着收下了苹果。
两人出了集市,走上了回小庙的大马路,还没有走出去多远,就看见前面乱糟糟地围了一群人,吵吵嚷嚷的,像是出了什么事情。走近一看,嘿,真是巧啦!原来是刚才那辆小汽车撞在了一辆小三轮拖拉机的后厢上。估计那个开小车的年轻人还是那么急躁。这一下撞得不轻,小三轮拖拉机上装载的大白菜散落在路上。小汽车的头部有些瘪,开车的年轻人也撞昏了过去。驾驶小三轮拖拉机的老乡,气急败坏地数落着开小车的年轻人。人们七嘴八舌地附和着。有人刚才看见这辆小汽车在集市上的狂妄劲儿,就说这家伙真是活该,连老和尚都敢骂,不倒霉才怪呢,这才是现世报啊!
老和尚打开车门,摇一摇那个年轻人,见他还是迷迷糊糊的样子,额头上撞了个大疙瘩。“快,把你的菜先卸下来,送他到镇医院去!”老和尚急忙吩咐小三轮拖拉机手。
“连血都没有,不是装死吧?”小三轮拖拉机手有些慌了。
老和尚说:“没有什么大事,估计会有点儿轻微的脑震荡。最好送医院检查检查,让医生给打打针、吃点儿药、吊个输液体的瓶子什么的。”
“哼,我还要他赔我的菜呢!我送他,搭上工夫不说,反倒要我出挂号费,我不干!”小三轮拖拉机手蹲在地上不起来了。
“好啦好啦!做做好事,行善积德嘛!这些钱你先拿着用。”老和尚索性把卖菜的钱全掏出来,一股脑儿塞给小三轮拖拉机手,“再说,你要他赔你的损失,也得等他清醒过来呀!”
小三轮拖拉机手想想有道理,就站起来了。大伙儿七手八脚,卸菜的卸菜,抬人的抬人,把那开小车的年轻人抬到小三轮拖拉机上,送往镇医院去了。
老和尚连声念佛,招呼人们把散落的大白菜一同码放在马路边,还叮嘱一位熟悉的镇里人帮忙看着,这才放心地和小和尚走了。
老和尚解说因果报应的道理,小和尚心里轻松了。
老和尚还得帮人们消灾免祸。
小和尚一直没有做声,只是在一旁看着,连搭把手的活儿都没有做。他是有些惊呆了!刚才在集市上,那小汽车冲撞过去,老和尚说“造孽造孽”,小和尚也说“报应”,难道真的就应验了?
“师父,真的是报应应验了?真有这么灵验?”小和尚忍不住问老和尚。
老和尚不以为然地说:“哪会有这么快、这么灵验的?你这小脑袋瓜,竟然这么迷信?” 小和尚疑惑地说:“那……这不是因果报应吗?你说造孽我说报应,结果就……”
“嗳,咱们可得说清楚,‘因果报应’可不是我们说了就灵验的,这是迷信。”老和尚认真起来了,“只是现在这桩事,要说是因果报应,也没有什么奇怪的。那年轻人开车,性子又急,脾气又大,横冲直撞,迟早要出事,这是必然的。至于撞上小三轮拖拉机,那是碰巧了。要出事是因,撞了小三轮拖拉机是果,全在自己的修为,和我们两个说了什么没有关系。这就好比你们学习,不肯用功,功课就差,全在自己怎么做呢,靠烧香拜佛,拿不到好成绩。”
“哦,明白啦!”小和尚心里轻松下来。
镇子上的集日,往往也是庙里最热闹的时候。一般是在午后,赶集的人们该卖的卖了,想买的买了,身心都闲散下来,便到小庙里来,烧一炷香,拜佛敬佛。
老和尚就坐在佛殿香案边击磬[qing]念佛,虽然微合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香客们一磕头他却能感觉到,还要按着磕头的点数击磬,“当当当”的,声音不大,却传得很远。小和尚呢,就忙着给香堂里、院子里歇息喝茶的人们续茶添水。
这时候,小三轮拖拉机手领着那个开小汽车的年轻人,急急忙忙地走进小庙。他们直奔佛殿,“扑通”跪倒在老和尚脚边。
“老师父啊!谢谢您哪!”两人齐声叫道。
原来,小三轮拖拉机手把那开小车的年轻人送到镇医院,医生检查以后,果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有些轻微的脑震荡。医生给他服了药,安顿他在病房里睡了两个小时,就恢复得差不多了。开小车的年轻人清醒过来,非常感激小三轮拖拉机手,一口答应赔偿他大白菜的损失。两人竟然彼此友好,说话投机,再细聊起来,他俩还发现他们是远房亲戚,真是越说越近,越说越亲热。小三轮拖拉机手想,幸亏听了老和尚的劝诫,不然,别扭闹大了,亲戚们也会笑话。正好还得给老和尚还钱,他就拉上开小车的年轻人,到庙里来拜谢老和尚。
那开小车的年轻人一脸羞愧,诚惶诚恐地说道: “老师父,真对不起!我竟敢冒犯您!镇上的人都骂我有眼不识泰山,说我还会遭报应呢!求求您,帮我消消灾吧!”
老和尚一直笑眯眯地听着。这会儿,他脸色严肃起来,想了想,说道:“是得消消灾,存个警戒。要不然你这么毛毛躁躁的,说不定还会遇上什么灾祸呢。这样吧,你们等一会儿!”说着,他起身走出佛殿。
等老和尚再回到佛殿的日寸候,人们看到,老和尚披上了袈裟,佩挂着佛珠,这是春节和佛诞节才有的正式装束。
“来来来,我引领你们礼佛敬香,祈求平安,消灾免祸。”老和尚恭恭敬敬拈一炷怫香,站在佛像前。
小三轮拖拉机手和那开小车的年轻人也学老和尚的样子,拈一炷香,站在老和尚身后。其他人也跟着拈香伫立,在他俩后面站成了一长排。
小和尚呢,已经站在了香案边,拿起了击磬的木槌。
老和尚满意地看看小和尚,把佛香举在额头,鞠躬三次,再走到香案前,就着烛火点燃一炷香,插进香炉,然后,跪在蒲团上,磕头三次。
做完这一切,老和尚站立在香案的另一边,示意小三轮拖拉机手和那个开小车的年轻人依次敬拜。老和尚则双手合十,微合双眼,轻声念诵经文。
伴随着鞠躬、燃香敬香、磕头,每一个动作,小和尚都要击响铜磬,一丝不苟。佛殿里,磬音袅袅,萦绕不去,自有一种庄严的气氧。
人们一个个敬香拜佛之后,又站立在原位,也是双手合十,满脸虔敬。佛殿里一片肃穆。
老和尚睁开眼睛,朗声说道:“善哉!各位的祈愿已经通过这香烟磬音,送达佛祖了!希望大家友善待人,勤谨做事,厂结善缘。佛祖保佑,大家会安享善果、平安吉祥的。阿弥陀佛!”
人们脸上都漾起了笑意。大家纷纷向老和尚行礼,心满意足地告辞了。
小庙里清静下来。
老和尚说小和尚长大以后才能懂,小和尚说他已经懂了。
老和尚给小和尚倒了一杯茶。
老和尚也显得心满意足,嚷着口渴,要小和尚给他沏茶。他回房间换了衣服,坐在院里的石凳上,呷着香茶,一身轻松。
小和尚给老和尚的茶杯续水,疑惑不解地说:“不对啊,师父,您刚才说我迷信,您这做法不是在宣扬迷信吗?”
老和尚笑了笑,慢悠悠地说道:“什么迷信?这可不是迷信。我这是因势利导,劝诫人们多做善事。劝善和故弄玄虚地让人们以为我有什么能耐,是不同的。”
“那……这敬香礼佛,也就是您说的劝诫?”小和尚像是在问老和尚,又像是在问自已。
“正是。这就像老师教育你们要好好学习,要是学生们听老师的话,学习没有不努力的道理啊。”老和尚喝了一口茶,说,“你想啊,我劝诫大家和气待人、善良做事,要是大家听得进去、做得到,这世上的麻烦事情不就少了吗?”
小和尚点点头“嗯,有道理!”过了一会儿,他又想起了什么,“还是不对,您说是佛祖保佑他们消灾免祸,人家才放心了。”
“所以我说因势利导嘛。”老和尚示意小和尚再续水,说道,“人皆有敬畏之心,心怀敬畏,才能向善。这些话,你以后慢慢就懂了。”
小和尚“扑哧”一笑,说:“我懂,说是佛祖保佑,其实是自己保佑自己呀!”
老和尚惊讶地望着小和尚,好一会儿,才赞叹道:“不简单哪小和尚,很有慧根嘛!”
小和尚乐滋滋地坐下来,摆摆手,大大咧咧地说:“过奖啦!简单道理嘛。师父,您看是不是该您给我倒杯茶了?”
老和尚好像很担心,说道:“这么没大没小!你就不怕报应遭灾?”
“不怕!心怀虔敬,谨慎做事,全是善果。”小和尚乐呵呵地说,“再说,我今天跟着您也忙活了一天,您老人家就不该犒[kao]劳犒劳我?”
老和尚呵呵笑着,郑重其事地给小和尚倒了一杯茶。
小和尚其实不爱喝茶,不过,他故意做出喝得有滋有味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