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客
2010-12-31
小品文选刊 2010年14期
技客(Geek)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还是个非常陌生的字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你一定接触过这样一些人——他们聪明而又好玩乐,个性独特,对技术的热爱和理解胜过任何人。并且热衷于购买任何新技术产品,谈论的话题也总离不开这些。而当你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会感受到一番别样的情境。
据技能交换网的数据统计,金融危机爆发前的4个月,该站网友注册量约2800人次;而在随后4个月,注册量则猛增至9000人次。金融危机来袭后,技能交换更是在高校学生和都市白领间掀起热潮,成为一种新时尚。与此同时,一个叫“技客”的新群体诞生于网络,而一些专门的技能交换网站也趁势现身。
技客,是英文单词Geek的音译,也叫“互换技能”。Geek这个词在美国俚语中意指智力超群,善于钻研但不懂得与人交往的学者和知识分子,含有贬义。一般也可理解为“技术怪人”。但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这个词在保留了智力超群和努力的本意的同时。又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通过互晒自己的特长和希望换取技能,寻找共同志趣的朋友,互通有无,各增所需。
技客们热衷的事物。总是很难出现在大众媒体上,或者哪怕出现,也被误读得面目全非。但技客们并不这么看,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自己认可的文化,或者根本就觉得与我们之间存在语言障碍。
技客通过网络平台,与买家之间搭建起便捷的信息通道,相互学习知识、经验,购买需要的作品和服务是未来交易发展的趋势。技客除了能解决设计、创意、交换等网上传递的信息服务之外,还能为买家提供区域性的线下服务,而且用户间的交换性更强,其涉及的可创富领域更广。
技客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还是个非常陌生的字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你一定接触过这样一些人,他们聪明而又好玩乐,个性独特,对技术的热爱和理解胜过任何人。并且热衷于购买任何新技术产品,谈论的话题也总离不开这些。而当你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你会感受到一番别样的情境。
比尔·盖茨无可争议的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技客——聪明但是缺乏社交技能。如果在20年前像他这样的人也许只能在汽车流水线上安装无线电。而在当下的时代里,盖茨成了一位偶像,一位信息时代网络经济的代言人。
技客网站孕育而生
技能交换最早出现于欧美生活咨询类网站,近两年来才开始在中国呈现出兴盛态势。于是,一些专门技能交换网站也孕育而生。在这些大型技能交换网站上,可用来交换的技能包括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经验(如怎样做策划、养花)、技巧(如打篮球、织毛衣)、服务(如代购电脑、交友)等,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据目前国内最专业的技能交换网站“技能交换网”站长介绍,用于交换的技能五花八门,甚至连炸油条都可作为交换技能。有助于求职的技能需求量较大,其中英语最火。
国内最早创立的技能交换网站百姓网的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技能交换的主力军,一直都是国内大中城市的白领与大学生群体。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技能交换逐渐受到青睐。此外,
“现在的80后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圈子相对狭窄,通过技能交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技客遇到的麻烦
1.学习技能是假,交友才是真?
与技能交换网站上注册人数和发帖量猛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上“技能交换”的成功率并不高。浏览技能交换网站时,仅看到了3例成功案例。技能交换还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尚未形成大气候。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相关网站站长透露,其实技能交换不如直接找相关负责人效率高。技能交换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来彼此交流,这时候,双方的彼此交流显得异常重要,也只有双方都拥有对方需要的技能时,才能达到最好的交换效果。使用技能交换的时候,大部分“技客”不太考虑付出的价值,而更多的是抱着交朋友的目的。
2.“技客”见面需防动机不纯者
除去技能交换的成功率问题,有关人士还对其背后的潜在表示担忧。一些职场专家指出,在技能交换开始之前,
“技客”们对彼此的技能水平和为人都缺乏清晰的了解。因此,要找到合适、安全的交换对象事实上难度很大。而且由于网络自身所存在的不确定性,“技客”们需谨慎,防止被动机不良的人利用。
深圳杰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职业顾问肖勇则建议,技能交换网站应该针对技能交换者形成一个系统的评估体系。“就像淘宝网一样,技能交换网也可以对其会员进行评分、评星或者评钻,以此来衡量会员的技术熟练度、信誉度、诚实度等,这就为网友寻找技能交换对象提供了选择的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