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的探索

2010-12-31郭佳萍张继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机电岗位

郭佳萍 张继媛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的探索

郭佳萍 张继媛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课程是职业生命的载体,教材是课程物化的载体;课程是本,教材是末(姜大源)。教材是教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的体现载体,为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建立多元融合、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要求相结合、校企共同开发的特色教材势在必行。本文就教材建设的意义和目的、教材编写的对策进行探究。

教材建设;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课程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当前,高职院校教材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影响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客观上要求必须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设。

1 教材建设的意义和目的

1.1 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教材建设。

1.2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使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着变化,职业教育体系自身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始建于2005年,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而又需快速发展的专业,专业建设迫在眉睫。伴随专业建设的同时,课程建设也刻不容缓,而教材建设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不断深化的难题。教材是培养人才所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主要媒体,是做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基础。在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和推进示范校建设的今天,与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教材是示范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础。

1.3 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在不断发生变化,知识经济也催生了一些新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这对高职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自动生产线及其它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维护等就业岗位的需求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提出了挑战。传统教材的编写往往周期较长,内容陈旧,不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需要,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这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实际要求不相适应。

2 现行教材的弊端

目前各种类型和各个层次的高职教材层出不穷,虽然多数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已综合化,但在种类繁多的背后,却是鱼龙混杂,良莠难辨。综观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所用的各种教材,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2.1 适应性差

目前的高职教材基本上有四个来源:一是应用中专教材或是在其基础上增添内容;二是借用本科同类教材,由任课教师删减、增补而成;三是由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四是由个别专业的一些教师自行编写。这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通过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组织编写和出版了1000种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和100多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形成了新的比较完善的专业教学资源。然而,不同的地方政策、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国家统一组织的新教材建设并不能完全满足和适用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需要。

2.2 重理论轻实践,实用性差

有些教材名义上是高职教材,但是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在教材编写的思路上仍然承袭了普通教材的编写模式,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讲解,而忽略了应用技能的传授,或者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割裂开来,实训内容更是匮乏,尤其是讲述内容、实例与企业产品融合深度不足,这既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3 教材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不接轨

目前职业院校教材的内容不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缺乏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2.4 教材内容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

由于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科学的理论支持,一些高职教材出现了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3 教材编写的对策

3.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机电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岗位,能在机械制造领域或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机电设备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教材建设中,我们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出发,围绕岗位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本着精华理论、突出重点、强化技能的原则,突出适应性、针对性、应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能力为主线建立了多元融合、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要求相结合的教材体系。

3.2 组织力量编写教材

目前,困扰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材。针对本专业一些教材理论包袱重,脱离实际和个别教材缺乏的现状,我们从2008年开始了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工作。

我们组织了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企业兼职教师、其他高校专家、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双师型”教师和教研人员,共同商榷教材编写的有关事宜。这部分人员的优势是知名专家理论水平高,知识面广,知识丰富;一线教师比较了解学生实际,教学经验丰富;教研人员熟悉教研和教学动态,能客观上把握方向,把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到教材里面;生产一线技术人员能在把握教材实用性上发挥重要作用。这几部分人各有不足,单一依靠某一部分人员难以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只有团结合作,优势互补才能编写好教材。

3.3 教材内容的选取

高职教材内容选择的依据。教材内容的基础性。基础性是要求在确定教材内容的时候,要注重那些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但这里的基础性知识并不是指在职业教材中充满定理、概念、规则,而是指应当包含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要用先进的科学观点和行业规范调整、组织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核心的内容,不断研究解决科学技术的无限与学校的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形成先进的教材结构。

教材内容的职业性。高职教学的重要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因此高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应当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既选编“必需、够用”的理论内容,又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两者可合可分,应视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而定。

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相适应。教材内容应当紧紧围绕学生的需求来选取,选择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

教材内容与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教材内容既要注意以全国或本地区近期使用的成熟技术为中心,又要注意淘汰陈旧的技术内容,将新兴的高新技术、复合技术等引进教材。同时,应尽可能以技术问题为中心来设计和组织,注意以问题引出概念知识。这样,既便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又便于学生学习。

研制教材编写提纲.对照调研报告,确定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形成教材的编写提纲。教材编写提纲既要具体,以利于编写人员进行编写,同时又要有一定的伸缩性,给编写人员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

4 教材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开展工作。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教材建设要注重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以跟上科技发展和生产工作实际的需求。

教师是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要十分重视建立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教师编写一批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高质量的好教材。同时,教材建设中要吸收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参加,以使编写出的教材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更具有应用性。

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是教材建设的基础,教材编写工作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相结合,同时,教材建设要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协调发展。教材要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专业培养规格编写。

教材编写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结合实训基地具体的设备情况进行,同时注意将高职特色与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有机结合,并且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修订。

教材内容的选取要经过广泛调研来确定。调研现行使用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使用者对教材的反映,同类教材的优缺点;工作或生产岗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教材编写或修订建议报告。通过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企业调研→信息反馈→制定方案等步骤,在调研的基础上,召开论证座谈会,企业兼职教师、高校专家共同进行商榷,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又和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项目充实到教材中,确定教材编写内容。通过以上的研究开发,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最后形成适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特色教材,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企业岗位学要的能力实现零距离接轨,满足社会需求。

要注意语言文字与编印设计。

教材在编写上,词汇、符号和专业术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便于学生独立学习和自行建构知识。

采用学生熟悉的表达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教材联系学生的已知知识和生产实例进行比喻和说明。

语言文字正确无误,行文连贯紧凑,有助于发展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材的编排符合逻辑和统一,层次分明。图表有助于了解重点内容,激发和辅助学生学习。

总之,教材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密不可分。教材建设方法多种多样,并非一人之力、一时之功效所能达到。我们要不断探索适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特色教材。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4月.

郭佳萍(1966,1-),女,籍贯吉林省柳河县,副教授,研究方向是机械设计基础。

张继媛(1971,9-),女,籍贯吉林省松原市,副教授,研究方向是机械制造基础。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机电岗位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