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居民消费相关分析

2010-12-31王招丽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8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消费品城镇居民

于 平 王招丽

(1、绍兴县平水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2、绍兴县富盛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1 问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摆脱短缺状况,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相伴而来的问题是:主要消费品供过于求,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我国经济面临的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内需、启动市场的政策,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居民的消费状况、消费函数等问题,对准确把握居民消费需求、找准开拓消费市场的切入点、促进居民消费等具有重要意义。

居民消费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消费偏好的综合体现。消费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消费行为是否健康、合理,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不断提高消费水平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提高的向往,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也将创造新的社会需求,为消费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 城镇居民典型相关分析

2.1 消费品的行政分配和市场分配两种方式并存

在改革初期,由于当时我国处于短缺经济时期,供给不足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时不能自由选择。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的供给短缺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己经基本结束,表现为短缺经济在大多数领域基本结束,许多行业出现相对生产过剩,市场供给过剩成为普遍现象,行政分配的消费品逐渐减少。在这期间对于消费者选择由半自由趋向自由,其效应主要是:(1)虽然行政配给消费品或部分的价格一般很低,但数量有限,满足不了消费者的有效需求,短缺仍然存在,消费者不能自由选择。(2)行政配给消费品或部分价格太低产生的收入效应是使这部分消费品的短缺发生“溢出效应”,增加的收入转向市场分配的消费品,导致其价格上升。在90年代中期尤为突出。(3)相对于行政配给部分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而言,市场部分的价格过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消费者并没有真正的选择自由。如住房、医疗、入托费、教育支出等等,他们不得不选择行政配给方式。到90年代末期,这种情况有所改变,行政配给部分逐渐减少,住房、医疗、入托、教育等逐步市场化,这时消费者基本上可以自由选择。

2.2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对刚刚从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中走出来的城镇居民而言,会使其消费行为表现出一种较明显的“攀比性”,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之间的“示范效应”强化。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收入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到1997年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收入是最低收入户收入的5.42 倍,在随后的7年中收入差距有下降趋势,但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2004年达到4.52 倍,这么大的收入差距势必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

2.3 流动约束和预算约束放松

到1988年,我国的资金市场处于初始阶段。与消费者的流动约束相关的民间借贷市场和债券、股票市场规模,以及消费信贷,与此时己经达到的消费总规模相比,虽然已不是一个可忽略的量,但还相当有限。到90年代末期,我国证券市场和各类消费信贷己经逐步发展起来,使城镇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的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但对于财富积累较少,受传统消费习惯长期影响的居民来说,流动性约束依然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城镇居民具有了进行跨时预算的可能,居民储蓄量迅速膨胀,拥有的各种资产数量(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迅速扩大,这使城镇居民开始利用储蓄来平滑其在各期的消费。这可以从城镇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数量上证实。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储蓄存款逐年上升,平均储蓄倾向逐步提高,这是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同时,在资本市场方面,债券、股票市场规模以及消费信贷市场规模(购房信贷、购车信贷、旅游信贷、助学信贷等)迅速增长。

3 城镇居民消费政策建议

3.1 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

按照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对居民消费起决定作用,暂时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很小。要保持城镇居民持久收入稳定增长的措施有:(1)重新设计和调整工资结构,使住房、养老、教育等各种实物收入统一纳入货币化分配轨道,实行货币化工资,显著提高货币工资收入,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持久收入。(2)减少工资外收入比重,尽可能把相对规范的工资外收入(如相对固定的各种补贴、津贴和奖金等)纳入工资收入中去,使其成为持久收入。(3)规范城镇居民的收入渠道,鼓励居民勤劳合法致富,使各种“灰色收入”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公开化和明晰化。

3.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树立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者预期近几年来,建立的新型农牧区医疗合作制度成效比较显著,为广大农牧民带来了实惠,但是对于城镇居民来说,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福利机构。对人民大众的基本医患需求,由政府负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这部分服务采取低廉的收费标准,由政府财政给予大量补贴。至于高层次的医疗服务,政府鼓励由民营医院来解决,并允许收取较高的费用。

3.3 优化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适应消费结构变动

针对目前生产与消费的结构性偏差,优化供给启动市场需求应首先考虑到消费的巨大潜力,并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有如下特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人们对消费品需求的档次拉开了,并逐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高收入阶层消费需求档次不断提高,需要更高质量和具有更新功能的更新换代产品;二是广大城镇中低收入者消费水平较低,需要企业能够提供低成本、低价格且经久耐用的产品。因此,迫切需要新疆的企业根据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适时调整自身的产品供给,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需求开拓不同的市场,以供给结构的优化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动,从而达到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目的。当然,由于各省的主导产业不同、比较优势不同,本地区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不可能全部满足本地区居民消费的需要,因此针对本省不能满足的这部分需求,如汽车、家电等,应摒弃地方保护主义,积极向省外组织货源、疏通进货渠道,满足不同居民的不同消费需要。

[1]蒲春玲,《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途径》,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5月北京第一版,第2-10 页.

[2]Angus Deaton,《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龚志民等译,2005年9月第一版,第64-113 页、第177-193 页.

[3]Pindyck,《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第53-87 页、第91-109 页.

[4]伊志宏,《消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第2-18 页.

[5]赵丽娟,《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10月.

[6]郇红艳,《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12月.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消费品城镇居民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发改委拟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用制度
居民消费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