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及存在的问题

2010-12-31袁志宏陈奇飞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8期
关键词:人性化景观设计景观

袁志宏 陈奇飞

(1、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重庆 400039 2、湖南省邵东县规划测绘设计室,湖南 邵东 422000)

1 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1.1 人性化设计方法

1.1.1 组织空间立意

人性化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舞台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人性化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1.1.2 注意点线面相结合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点,是整个景观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铺地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段,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居住区中景观汇聚的高潮。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

①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

②亲地空间,增加届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

③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观水、亲水、听水、戏水的空间场所

④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1.1.3 使用地方材料,体现地方特征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人性化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距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1.2 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措施

1.2.1 体现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均好性

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目的。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安全的居住环境。

1.2.2 满足居民审美需求的多元化

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应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和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环境的有机融合。

1.2.3 突出传统文脉的延续性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景观人性化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而是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庭院空间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华,能够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院落空间较好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空间。

1.2.4 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性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声、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实现居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居住区环境中可适当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来有效地调节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吸尘滞尘、消减噪声等方面。因此,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要求我们特别注重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的设计。

2 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人性化设计

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关键在于它能否给居民提供一个方便的居住环境,能否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人性空间。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的绿化未能做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很多楼盘用绿地作隔离带,虽增加了绿化率,但忽视了人们步行的便捷性,原来较短的路程绕行很远;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很少考虑无障碍设计,忽视残疾人的行动方式,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充分考虑居住对象的年龄阶段,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等。有些住宅区的绿化甚至为防止人们进入绿地,用围栏包围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致使绿地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休闲娱乐功能,造成居民心理上的不适感。而积极、成功的住区环境能够鼓励、吸引人们在户外逗留,增加邻居、住户之间的相遇和交谈机会,增强住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2.2 忽视生态绿化,脱离原有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有的小区规划中提出“生态”的口号却流于空泛,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一些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并没有从因地制宜、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现实设计中常常忽略原有环境中有价值的资源,如水体、生物种类、地形地貌、景观等,不论原基址自然条件如何,一律先填沟堆山,将原有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特征一概抹去,代之以全新的布置,使得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绿化成为规划建筑师建筑设计的形象点缀。

2.3 居住区中关于水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首先是水的缺失,大面积开挖水体的水源问题,在后期日常维护过程中,许多水景由于缺水而成为旱景,水景只是一种摆设,甚至破坏了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再者是水质恶化,水体在日常使用中,疏于管理,以致浑浊不堪,甚至发出难闻的气味,严重破坏住区景观效果。

2.4 居住区室外环境小品设计的现状

地方性、形象性不强,情感依附性欠缺,不同地区的环境都应存在有别于其他的自身特色、风格和性格,有其自身的文化延续,就像有它独特的风土人情一样,这是由它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诸因素的差别形成的。而在现今小区环境小品建设中,因为商业炒作等造成盲目跟从、忽视本土文化、照搬、照抄等问题。

3 结束语

分析了当前居住区传统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并介绍了人性化设计方法及其措施,从而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室外景观环境。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

现代居住区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需求,还要从环境景观的设计上考虑对人的真正关怀,挖掘和重视住区人群的心理状态。人们通过共同生活,创造了共同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在今天应该反过来引领人们的思维,在住区环境的设计中创造充满趣味和人情味的交往空间,增加人群对彼此的依赖和重视,寻找情感寄托,重现当年邻里相帮、相助的珍贵情谊,让住区的生活更富情趣。

居住区是城市的延伸,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规划设计要处处体现“人性化”的特点。所谓“人性化”,就是指在设计中能及时把握人们居住心理的变化,充分挖掘人们潜在的居住需求,以务实的态度考虑居住细节,在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同时,更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的心理需要。人性化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诸方面的需要,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室外景观环境。

[1]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2]金忠河,居住区室外环境小品人性化设计初探[J].

猜你喜欢

人性化景观设计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人性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