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量检验仪器的故障排除方法

2010-12-31曾令利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8期
关键词:仪器计量检验

曾令利

(绥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检定测试所,黑龙江 绥化 152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对产(商)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校准和检测市场应有与其相适应的发展,为产品的质量提供技术数据,由此可看出,计量检验校准仪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检验校准仪器如紫处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电脑量热仪、数字三用表校验仪及电脑验光机等,大多由电路、光路、气路组成。故障发生的原因很复杂,除了仪器本身外,还涉及到仪器的安装者、使用者、维修者和为仪器提供可靠环境的人为因素。在检验校准仪器故障中占近70%的比例。只要上述这些环节中任何一点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检测校准仪器所出据的数据不准确。因此根据细心观察发现,人为故障对检验校准设备影响很大。

1 人为故障的形成,同操作人员对仪器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不了解、不熟悉、不掌握有很大的关系。

1.1 装配不当造成的故障。这类故障是由于装配电路板的工作人员在仪器装配过程中,因搭焊、插接件接触不良或零件松脱而产生的。

1.2 仪器摆放不规范。有些仪器不能任意摆放,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否则散发的热量或磁场影响近距离放置的其它仪器的正常使用。

1.3 操作不当造成的故障。这类故障多是使用人没有重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

1.4 不按规定保养造成故障。操作人员不按周期定时保养、维护仪器长时间仪器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故障。不坚持规定保养,残留在管内的污物、结晶造成管路堵塞或准确度降低。如紫外分光光度计,在使用过程中,不按规定随时清理比色杯内残留的污物,长期使用就会产生准确度降低等故障。

1.5 缺少预防性维护仪器的意识。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定期的预防性维护是不可缺少的,它能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减少维修工作,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维护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工程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可及时纠正一些错误操作。随着越来越多的精密检验校准仪器的生产,科学地使用,管理仪器,预防性维护,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也被更多单位所接受。如校准用B型超声诊断仪所用的仿生模块,使用期限为三年,要求第半年保养一次,正常使用时不可倒置,但加装保养液后必须倒置24小时。工作人员在使用时,认真按操作规程执行,每次校准时专人使用,并且二人以上参加定期保养,三年后送国家计量院校准,仍保持良好的状态,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

1.6 调整不当形成的故障。当检验校准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机内元器件的技术参数会发生轻微的改变,这时仪器必须重新定标,才能正常工作。

1.7 不当的温度、湿度。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仪器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发,电路产生短路故障,元件发霉,还可加速电容器电解液的挥发,使检验校准仪器内部管路系统加速老化、漏气、漏液,原整机性能下降,准确度降低等故障。检验校准仪器的人为故障是多方面的,经常发生的。为了提高检验、校准的竞争能力,防止人为故障的发生,必须加强管理,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检测结果的科学准确。标准化管理是依据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和文件及相关的人力、物力来实现的,所谓“标准”实际就是约束,而此种约束必须要有目的、有意义和有效益。

2 为了使计量检验仪器的误差减小,故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培训,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工作人员是贯彻质量方针和实现质量目标的具体操作者,人员培训也是为了对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以满足标准要求的具体工作。一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根据自己工作性质,努力精通本专业的有关业务技术,以自学为主,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二是根据省市的统一安排,有计划地安排有关人员短期脱产进修学习。三是每一位人员培训后要提交一篇技术小结,以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

2.2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一是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按规定手续验收、登记,并经计量部门检定发证后才能使用,并建立仪器台帐。二是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检定人员必须熟悉使用仪器的使用保养方法,并持有操作合格证。三是使用仪器时先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正常,按操作规程使用后进行登记,并注意做好仪器的清洁、保养工作。四是每台精密仪器必须按规定定期检查,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五是仪器不得“带病”工作,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以便组织维修。六是大型精密仪器建立专人保管使用制度,外来人员未经批准和考核不得单独操作使用。七是仪器确已损坏,无法修复时,邀请有关专家报废鉴定,填写仪器报废单,经有关责任人批准后,按资产管理权限上报。

2.3 确定职责,建立设备管理员办法。设备管理员是防止检验校准仪器出现人为故障的又一个有效手段。他的职责不仅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而且能够杜绝人为干预和出据人情证书、报告的发生,促使工作人员按规章制度办事。他负责检验校准仪器的管理工作,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巡回检查,及时掌握检测室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和完好率的状况。参与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负责办理交验手续。负责检验仪器、设备台帐及设备档案的管理,督促检测室做好仪器、设备使用档案的记载。负责调查、分析仪器及设备事故的原因,并有权向领导建议,提出处理意见。负责组织定期检查水、电设备、通风管道、恒温及机械设备的情况,发现故障立即停机,组织检修,并向领导报告。对带病运转和有故障的仪器、设备,有权停止检验人员使用,并立即向领导报告。

2.4 加强领导,为检验校准仪器的科学运行提供组织保障。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特别在规模工业经济阶段,标准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进入到现代的经济和高技术年代,标准化更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处处体现。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站在全球经济的高度审视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作中心工作来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打造标准化环境;加大组织领导和技术领先,配齐配强领导层和技术层,为全社会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生活标准提供组织保障。

[1]张来斌.《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及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冠国.《机械设备维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仪器计量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