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供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2010-12-31曹积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8期
关键词:管材管网供水

曹积宏

(哈尔滨沃特市政工程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城市供水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水源短缺,污染严重

经过多年坚持不解的努力,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已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总体水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很大。城市用水量的增加,直接导致城市排水量的增加,但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相对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导致区域性水体污染,水环境功能退化现象严重,造成了部分城市的水质型缺水问题。供水水源的污染,不仅加剧了水源短缺的矛盾,而且加大了饮用水的处理难度,致使部分水厂不得不采取更为复杂、处理成本更高的深度净化处理工艺。

1.2 输配水系统安全性差

城市供水系统中输配水管网安全性能的好坏,是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管材低劣、管网老化、施工技术落后及非正常工况运行等问题,其中以大中城市中的老城区尤为突出。目前,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的输配水管网系统安全性能差问题,导致了较为突出的供水服务压力不足、管网漏损率高、爆管事故频发、管网余氯消耗速率加快、二次污染严重等供水安全问题。

1.3 净水处理与水质监测手段落后

近年来,由于水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尤其是部分供水水源地水质污染状况严重并继续恶化,微污染水源水比例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供水水质。部分城市供水厂的水质监测能力仍然较为薄弱,水质监测手段落后,供水水质安全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特别是针对目前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发状况,对水质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初,建设部发布实施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对现有的常规净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1.4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发,供水安全应急措施亟待完备

近段时期以来,影响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屡有发生,不但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还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城市和地区的社会稳定,以及流域生态安全和国际关系。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发和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与快速反应处理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备所产生的矛盾,已成为当前城市供水安全所面临的又一挑战。

2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2.1 改善污染高危企业的相关技术措施

大量的污染高危企业为了取水和排水方便,很多选址靠近城市的水源地,这些高危企业应建设或改建为相对独立的隔离体,发生意外时可把对外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些企业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污水和雨水管道的设置,所有排水系统都应有隔离装置,以防意外。此次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的有机污染物主要经该厂的雨水系统排出并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严重污染的。污染高危企业在设计和建设时,务必做到污水处理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进行,保证企业投产和排污处理相配套,首先做到所排污水不影响水源地的安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事中安全有控制,企业要有针对自身污染物污染水源的预防措施,万不能出现由于操作不当和故意泄漏而造成污染;企业要有针对自身突发性事故的应急预案,要能够及时和政府或流域相关管理部门沟通,能够把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

2.2 城市管网改造与管网污染监控管理

首次,执行定期冲刷清洗制度。①定期放水冲洗管网内死水区和管线终端等部位;②新管线投产和旧管线改造及更换管材后要进行冲洗、消毒;③定期对管网进行清管、刮管、除垢涂衬等维护工作;④加强日常管网污染监控管理;其次,加强供水企业管网管理。监控供水管网安全,禁止在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范围内挖坑取土、修建建筑物及其他危害供水设施安全的行为,防止管道腐蚀和污染入渗,保证管线不受污染;再次,推广优质新型管材。镀锌管易锈蚀、结垢严重,国家已禁止使用。目前推广使用新型管材,如PE管、UPVC管等塑料管材;不锈钢管、铜管等耐腐蚀金属管;衬里钢管、铝塑复合管等管材。塑料管耐腐蚀不结垢,有较好的卫生性能、输水性能,但强度较低;金属管耐腐蚀强度较高,但价格高且对水的稳定程度不如塑料管,易出现锈水等现象;复合管既有塑料管和金属管耐腐蚀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建议结合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工作的全面开展,将各小区内的供水主管道更换成复合管,并建议用水户将建筑物内管道更换成塑料管或复合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使用新型管材监管机制,防止管材二次污染水。

2.3 研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保证净水厂出水水质安全

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稳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是保证供水水质安全的关键环节。各级政府及供水企业应以提高供水安全和改善水质为目标,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应用,提高供水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水源水遭受污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针对地表水中的有毒有机物和地下水中的“三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等微污染物质,开发和筛选高效复合生物滤池、电化学处理、硝化-反硝化等关键去除技术及装备。研究防止地下水污染和治理污染地下水的综合方法。针对不同的地下水水质,开展劣质地下水处理新技术研究,采用纳滤法化学法组合工艺、电吸附等技术降低地下水硬度。研究开发“初生态絮凝体吸附除氟法”、“吸附剂电强化再生技术”、“铝系无定型吸附剂电发生技术”和新型吸附剂除氟技术。采用不同预处理工艺与电渗析、反渗透、电吸附技术的优化组合工艺处理不同水质特点的苦咸水。

消毒是常规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对饮用水水质安全影响较大。当务之急是优化氯消毒技术,提高消毒效果,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同时研究应用新的消毒技术,如紫外线消毒技术、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等。

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水厂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供水企业应加快技术更新改造,用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设备替代事故率高、技术落后的陈旧设备,消除机电设备对供水安全的威胁。同时要应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机械振动分析、电机电路和电流特征分析、红外测温分折技术、油品和摩擦分析、动平衡测试等分析技术)及设备监测和故障预诊断技术,提高对设备故障隐患诊断的科学性,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计划,提高设备完好率。避免设备的过渡维修造成浪费和维修不及时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另外,供水企业应加强水厂机电设备抢修队伍的建设,提高抢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落实水厂安全及突发事故抢修预案。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监控技术,提高水厂安全运行和管理水平。

2.4 建立城市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与应急机制

松花江等水污染事件为我们敲起了警钟,建立城市水资源战略储备和应急机制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应当尽快组织编制《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规划》,抓紧建设正常、备用、应急三种供水水源(如正常用地表水,后备用地下水,应急用跨流域调水等);建立特枯水年和连续干旱年的饮用水安全战略储备体系,制定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城市供水联合调度方案;制定《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应急指挥部,加强环保、水利、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落实重大供水安全事件的值班、报告和发布、处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当供水水源、水量、水质出现不正常情况,预测将要发生重大问题时,供水单位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市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采取截断污染来源,就地消化处理,及时稀释降解,防止污染扩大,启用后备水源,开辟应急水源,定时限量供水,严格节约用水,修复供水设施,处理水质污染,实施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和应急送水等有效措施,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特别是饮用水安全。

3 结语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根基。城市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为保障水质安全,防止各种性质的水质污染发生,需要针对各管理对象,系统分析影响水质的各种因素,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构建并不断完善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的综合管理体系,探索符合当地城市供水实际的有效管理方法,切实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

[1]加强我国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建议陈显利,徐野,李沈平,毕希.中国给水排水2009-07-17

猜你喜欢

管材管网供水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织起一张共管网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大型管材在线切割设备的设计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SA-213T23管材焊后热处理工艺
建筑室内给排水管材的合理选择
芯层微孔发泡管材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