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

2010-12-31徐长军李晓东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6期
关键词:微量元素利用率化肥

徐长军 李晓东

(友谊农场九分场,黑龙江 友谊 155800)

1 平衡施肥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国家农业部和我省也把这项施肥技术确定为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之一。

1.1 首先要从农作物、土壤、肥料三者关系谈起,农作物生长离不开土壤,植物养分60%-70%是从土壤中吸收的。土壤养分种类很多,根据作物吸收利用情况,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土壤里相对含量较少,作物需要吸收利用较多的,这就是氮、磷、钾,叫做大量元素。第二类是土壤里含量相对较多,可是作物需要的却较少,主要有硅、硫、铁、钙、镁等,叫做中量元素。第三类是土壤里含量很少,作物需要的也很少,主要有铜、硼、锰、锌、钼等,叫做微量元素。

1.2 土壤中所含的这些营养元素,都是庄稼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当土壤营养供应不足时,就要靠施肥来补充,以达到供肥和作物需肥的平衡。

肥料的应用有三大基本规律:

1.2.1 同等重要律。不论是大量元素还是中、微量元素,对农作物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如果某一种微量元素不足,尽管作物对它的需要量仅有百万分之几,也会产生微量元素缺乏症,从而导致减产。例如:水稻缺锌会使植株矮化,缺钙心叶枯死,缺硫叶色全面退绿,呈淡绿或黄绿色,叶细窄,分蘖不良。大豆、缺硫上部叶片叶色变淡,新叶黄化,早期缺钙,顶芽坏死,子叶变厚卷曲,晚期缺钙,叶色黄绿带红色或淡紫色,落叶迟缓。

1.2.2 不可代替律,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内部都有它们的一定功能,互相之间不能代替,如钾少了,不能用磷代替。缺少什么元素,就必须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补充。

1.2.3 最小养分律,要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获得高产,必须满足它所需要的一切营养元素,其中有一种元素达不到需要的数量,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产量就受这一供给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的,称这种元素为最小养分。

2 施肥技术的发展变化

肥料施用经历了由施用单一元素肥料到多元素肥料配合施用,由经验配方施肥到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进步过程。施肥结构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耕地土壤养分情况的变化。七十年代以前,耕地基础地力较好,一般只要施用氮肥就可以使产量有所提高。但是施用单一的氮素肥料,化肥亩用量很低,并没有满足农业增产增收的要求,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磷酸二铵肥料在生产上的应用,化肥使用结构以氮、磷肥配合施用为主。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缓解了当时耕地土壤磷素不足的矛盾,有效提高了作物产量。那时的农民总结出“一靠政策,二靠天,三靠施用老二铵”,到了九十年代,耕地养分情况又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我县基本上不施用钾肥,而一些作物不施用钾肥就会出现减产。而且在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增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这说明在耕地土壤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已经不能满足作物生产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实施更科学的施肥技术。随着肥料供应状况的好转,农业技术部门提出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开始是经验配方,从试验示范田中总结筛选出增产增收效果好的肥料配方比例,在相应的生产区域内加以推广。近些年来,由于土壤化验监测能力的增强,开始了测土配方施肥的试验示范,真正做到了因土壤、因作物、因肥料施肥,施肥技术有了新的飞跃。

化肥施用要讲究科学,做到不多不少,配比合理。施量过少,达不到应用的增产增收效果。肥料用多了不仅是浪费,还要污染土壤。肥料元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比如磷肥不足,影响氮的肥效,增施钾肥过量,容易导致缺锌症。那么,科学施肥要求这么高,这就要求利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3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内容

主要是指科学施用化肥技术。在进行土壤诊断、分析作物需肥规律,掌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配比和用量、按方配肥、科学施用。

从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广义上讲,包括农肥和化肥配合施用。补充土壤养分,施用农肥好比“食补”施用化肥好比“药补”。食补好于药补,因为农家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水、肥、气热肥力状况,不仅能补充土壤中含量不足的氮、磷、钾三大元素,又可以补充各种中、微量元素。实践证明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

4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好处

这项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4.1 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目前化肥利用率仍比比较低,平均利用率在30%左右。我省的化肥利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农业国家低15个百分点左右,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潜力很大,采用这项技术可提高化肥利用率10%左右。

4.2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重大措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特别是由短缺农业转向农产品剩余,出现农产品买方市场,农业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由数量型农业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

4.3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一般可增产10%左右。

4.4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如氮肥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庄稼茎叶生长需要,是作物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庄稼开花结实的前提。磷、钾肥料可以壮秆,促进籽粒成熟。如果供应不足,容易使庄稼倒伏,籽粒不饱满。微量元素也必不可少,例如大豆缺硼、缺钼,玉米缺锌都会出现病症,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此外,推广这项技术,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污染。

5 实施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涉及面比较广,是一个系统工程。平衡施肥技术推广过程需要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部门同广大农民相结合,配方肥料的研制、销售、应用相结合,现代先进技术与传统实践相结合,具有明显的系列化操作、产业化服务的特点。按着我省一般采用的平衡施肥方法。土样采集一般在秋收后进行,采样的主要要求是:地点选择以及采集的土壤都要有代表性。取样深度一般在20厘米,如果种植作物根系较长,可以适当加深土层。取样一般以50亩面积为一个单位。

土壤化验就是土壤诊断把采集的土样送到县以上农业和科研部门的化验室。配方选定由农业专家和专业农业科技人员来完成。配方肥料生产需要有严密的组织和系列化的服务。省里成立了平衡施肥技术产业协作网。由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统一建立配肥厂,按农户需要,有针对性配肥。配方肥料大多是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要掌握好施肥深度,控制好肥料与种子的距离,尽可能有效满足作物苗期和生长发育中、后期对肥料的需要。用作追肥的肥料,更要看天、看地、看作物,掌握追肥时机,提倡水施、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6 做好田间监测

平衡施肥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使用配方肥料之后,要观察农作物生长发育,要看收成结果。从中分析,做出调整。要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基层专业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技术员和农户相结合,搞好田间监测,做好详实记录,纳入地方管理档案,并及时反馈到专家和技术咨询系统,做为调整修订平衡施肥配方的重要依据。按照测土得来的数据和田间监测的情况,由农业专家组织和专业农业科技咨询组共同分析研究,修订确定肥料配方,使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更切合实际,更具有科学性。

[1]张云生,顾思平,田世明,周新宇,刘国兴,孙航,孙维山,杜丽红.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与经济效益分析 [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01-10.

猜你喜欢

微量元素利用率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解析中微量元素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