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我国进出口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0-12-30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进出口预测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降幅进出口摩擦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进出口预测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190)

2009年1—11月份,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需求减少、贸易保护主义趋向增强等诸多不利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大幅下降。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2009年1-11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9640.03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其中出口10709.81亿美元,同比下降18.8%;进口8930.22亿美元,同比下降15.8%。11月份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082.14亿美元,同比上升9.8%,其中出口1136.53亿美元,同比下降1.2%;进口945.6亿美元,同比上升26.7%。虽然出口仍处于下降通道,但降速已明显趋于减缓,进口已明显回升,进出口复苏迹象明显。但是,当前各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预计我国2010年对外贸易仍面临严峻挑战,需要给予特别关注。本文根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截至2009年11月底的海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进出口总额、中美和中欧贸易进行了测算。同时,本文重点分析了主要贸易伙伴与我国的贸易摩擦问题,并提出了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1 2009年1—11月份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2009年1—11月份我国外贸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进出口同比持续下降,降幅逐渐收窄,贸易顺差下降较大。1—1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7.5%;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8.8%,进口同比下降15.8%。分季度看,出口前三季度降幅分别为 19.8%、23.5%及20.5%;进口前三季度降幅分别为30.9%、20.3%及11.8%(见图1)。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去年同期进出口水平较低,2009年11月当月我国进口增速已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6.7%;出口降速也明显减缓,同比下降1.2%,复苏迹象比较明显。但由于出口下降的幅度大于进口,1—11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较2008年大幅减少,同比下降30.47%。

图1 2008年1季度至2009年3季度进出口情况

(2)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进出口均大幅下降,进口降幅收窄先于出口。从表1中可看出,1—11月份,一般贸易出口4723.06亿美元,同比下降22.5%;进口4743.44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其中,2009年11月份,一般贸易进口额同比已出现大幅正增长,同比增长32.8%;出口额同比降幅收窄为6.1%。1—11月份,加工贸易出口 5236.42亿美元,同比下降16%;进口2866.06亿美元,同比下降19%。2009年11月份当月,进口增加4%,出口增加23%,进出口都有上升趋势,顺差有所扩大。

(3)各类型企业出口增速均大幅下降,民营企业降幅最小(见表2)。 从出口看,1—10月份,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降幅分别为29.7%、20.0%和15.3%。从进口看,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口降幅分别为26.4%、19.4%和1.0%。各类型企业中,国有企业进出口降幅最大,民营企业进出口降幅最小。

(4)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降幅较小,机电产品进出口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大宗商品进口有所上涨。2009年1—11月,我国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降幅小于同期总出口水平:其中服装类出口964.9亿美元,同比下降11.6%;纺织品出口537.6亿美元,同比下降11.2%;鞋类出口252.0亿美元,同比下降6.1%。1—11月份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350.8亿美元,同比下降16.7%;机电产品进口4372.9亿美元,同比下降12.5%。大宗商品进口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其中部分资源类产品上升明显,如铁矿砂、未锻造的铝及铝材、钢坯及粗锻件等。

表1 2009年1—11月份分贸易形式进出口情况

表2 2009年1—10月份分企业性质进出口情况

2 2009年和2010年我国进出口预测

根据截至2009年11月份的海关统计数据,我们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我国2009第4季度至2010第4季度的进出口额进行了测算(见表3)。由于美国、欧盟是我国的主要顺差来源国,我们还测算了中美、中欧之间的进出口额。具体测算结果如下。

2.1 我国进出口总额预测

根据计量模型的测算结果并考虑到其他修正因素,我们预测:2009年底我国进出口有望回升,2010年我国进出口将明显复苏,整体来看,进口情况好于出口,贸易顺差基本保持稳定。

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约为21739.5亿美元,同比下降15.1%;其中,出口额约为11891.8亿美元,同比下降16.8%;进口额约为9847.7亿美元,同比下降13.0%;贸易顺差约为2044.1亿美元。

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约为25547.7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出口额约为138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进口额约为117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9.1%;顺差约为2095.4亿美元。预计2010年,我国贸易总量将恢复至2008年同期水平,其中,受我国扩大内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进口相比2008年将略有增长;但由于全球经济形势恢复仍面临多方面挑战,出口可能仍难达到2008年同期水平。

2.2 中美进出口额预测

根据计量模型的测算结果并考虑到其他修正因素,我们预测:2009年及2010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基本保持稳定(见表4)。2009年第4季度,我国自美进口有望出现正增长。2010年,进出口有望出现快速增长。

预计2009年,我国对美进出口总额约为2927.8亿美元,同比下降12.3%;其中,出口额约为2178.1亿美元,同比下降13.7%;进口额约为749.8亿美元,同比下降8.0%;贸易差额约为1428.3亿美元。

2010年,预计我国对美进出口总额约为3409.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为16.5%;其中,出口总额约为2527.6亿美元,同比增长为16.0%;进口总额约为881.9亿美元,同比增长为17.6%;贸易差额约为1645.6亿美元。预计2010年中美贸易总量相比2008年同期略有增长,其中,出口将达到2008年水平,略好于全国平均情况;进口相比2008年略有增长。

表3 2009第4季度—2010第4季度我国进出口额测算结果表(亿美元)

表4 2009第4季度—2010第4季度中美之间进出口额测算结果表(亿美元)

2.3 中欧进出口额预测

根据计量模型的测算结果并考虑到其他修正因素,我们预测:2009年底我国对欧盟进出口将触底反弹,2010年我国自欧盟进口将明显回升(见表5),出口不确定性较强。

预计2009年,我国对欧盟进出口总额约为3608.8亿美元,同比下降15.3%;其中,出口额约为2343.1亿美元,同比下降20.0%;进口额约为1265.7亿美元,同比下降4.7%;贸易差额约为1077.5亿美元。

2010年,预计我国对欧盟进出口总额约为42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出口额约为2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7.1%;进口额约为1471.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贸易差额约为1273.5亿美元。预计2010年,中欧贸易总量与2008年水平基本持平,其中自欧盟进口增长幅度较大,相比2008年增长约为10%左右。受贸易摩擦、汇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不确定性较强,恢复至2008年同期水平仍面临重重困难。

表5 2009第4季度—2010第4季度中欧之间进出口额测算结果表(亿美元)

3 我国贸易摩擦情况分析

3.1 我国贸易摩擦情况现状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国家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 (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5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125%。

图2 世贸组织成员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调查案件数量(除去重复计算的案件后)a

由图2可以看出,2007年底金融危机发生后,世贸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调查案件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状态。预计2009年中国遭遇的贸易调查数量将会超越2006年,达到近10年的最高值。截至2008年,中国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中国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

3.2 2010年我国贸易摩擦形势预判

3.2.1 贸易摩擦方式

据2009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反倾销调查占据了对中国贸易调查的60%以上,说明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调查的首要原因就是中国产品涉嫌倾销。预计明年,中国企业将要面对贸易保护措施仍是反倾销调查。此外,鉴于2009年外贸发展情况和国际形势,未来一年,针对中国的特别保障措施仍需引起注意。

3.2.2 贸易摩擦商品品种

从2009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商品品种、遭受损失的金额来看,钢铁、轮胎产品无疑受到最多关注。由于金融危机以来汽车业遭遇重创,所以钢铁、轮胎等上游行业自然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点行业。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居民消费不振,若2010年这一境况不能发生明显改变,由此所导致的贸易摩擦涉及的行业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直接影响到的是我国汽车行业及其相关部件等进出口,进一步可能影响到其它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机械类产品。此外,各国若为保证就业率,有很大可能对诸如鞋类、玩具、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展开更多的贸易救济调查等。最后,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未能得到世界的普遍承认,以此为理由所导致的贸易摩擦有可能进一步增多。

3.2.3 贸易摩擦来源国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9月份,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数量虽同比下降6%,但涉案总额同比大幅上涨639%,达58.4亿美元。美国因失业率持续高企、国内消费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在2010年仍会为我国贸易冲突的最主要对象之一。欧盟和日本作为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对中国的贸易调查也将有可能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2009年对中国发起的贸易调查数量也相当可观。由于发展中国家急于摆脱危机,预计2010年我国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摩擦将有可能明显增加。

4 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4.1 全球贸易保护壁垒形式多样,贸易摩擦形势严峻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强,全球贸易保护壁垒形式多样化。全球贸易摩擦案件迅速上升,发生贸易摩擦的商品种类不断增加;贸易摩擦从产品摩擦扩展到产业摩擦、结构性摩擦。

为更好地应对日益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针对“碳关税”等新型贸易保护壁垒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鼓励企业顺应潮流确立绿色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要时可在国内征收“碳税”,所得的税收再补贴给企业,以促进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同时,密切关注低碳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在清洁发展机制上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积极开展政府间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争取各国早日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和多边会谈,加强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把危机当成机遇,去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中国产业的正当利益,营造公平的贸易环境。加强贸易摩擦预警平台建设,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并建立反倾销诉讼基金,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的研究预判工作,并成立监督其他国家履行WTO义务的专门信息情报机构,合理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在应对贸易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健全行业协会针对本行业的贸易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规范行业出口秩序,建立良好的对外关系,同时组织行业培训,协调和指导国内企业申诉和应诉工作。

4.2 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建议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据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4—9月份美元已贬值10.3%,是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降幅。美元的持续贬值引起全球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西方各国出于各自利益对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2009年下半年以来,欧美各国将国际收支失衡与人民币汇率低估作为关注的焦点,指责中国外汇政策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上浮的市场压力与我国现行汇率体制的反作用力的不均衡将可能导致汇率短暂失调。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使得我国可能重新面临流动性过剩、国际热钱涌入、资产价格上升、通胀压力抬头的不利局面。

建议将外汇储备输出并以主权基金形式向海外投资,以获得高投资收益率及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量,避免引发通货膨胀预期;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增强汇率弹性,适当放宽对资本账户的限制,增加资金流出,不仅可抵消美元疲弱对外汇储备所构成的负面影响,而且会积极推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积极推进实现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支持我国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与主要经济体之间加强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关注货币政策等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4.3 我国各区域对外贸易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出口明显企稳回升,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复苏仍显艰难

我国贸易发展格局东强西弱,东部沿海六省市(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出口占全国出口八成以上。根据截至2009年8月份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东部沿海地区整体出口情况好于全国平均,出口降幅明显减小甚至出现正增长。截至2009年8月份,全国出口额累积降幅为22%,而广东省出口额累积降幅为17.4%,浙江省出口额累积降幅为19.5%,山东省出口额累积降幅为19.3%,福建省出口额累积降幅为13.3%。相比之下,其它所有省市出口的平均降幅大于全国降幅近8个百分点,特别是一些中西部省份,前8个月出口同比降幅甚至超过40%,复苏迹象远没有沿海省市明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沿海省市外贸发展相对成熟,资金、劳动力相对丰富,政策较为完善,而中西部地区贸易相对薄弱。

建议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贸易,促进东部地区贸易产业升级。首先,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为中西部地区突破外贸发展瓶颈提供机遇。同时,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中西部物流的发展及东西部物流交通,为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提供条件与机遇。在中西部地区完善金融、贸易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商贸环境。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拓宽新兴市场。

1 张嘉为,张 ,齐晓楠等.2009年我国进出口预测与形势分析.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系列预测研究报告,编号:CEFS-08-047.2008年12月.

2 郑桂环,陈振锋,汪寿阳.中国外贸及贸易税收政策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郑桂环,史德信,汪寿阳.中国贸易平衡波动研究——成因、周期、影响及应对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 张静,汪寿阳.人民币均衡汇率与中国外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吴莹,张一,徐山鹰等.中国进出口贸易预测与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张嘉为,齐晓楠,张 等.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管理评论.2009,(2):22-25.

7 郑桂环,汪寿阳,徐山鹰等.中国进出口贸易预测与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降幅进出口摩擦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干摩擦和湿摩擦的区别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神奇的摩擦起电
2019年6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2019年5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2019年1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车降幅更为明显
条分缕析 摩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