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影视市场中的一抹绿色
——也谈电影《山楂树之恋》

2010-12-30安铭

剧影月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红高粱

■安铭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张艺谋的《红高粱》将“野合”藏于国恨家仇之中,用尽浓墨重彩体现爱恨情仇,《红高粱》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特别是在视觉方面造成的冲击力,震惊国内国际影坛。

特定的历史条件造就了张艺谋,张是学摄影的,拍《红高粱》时,信誓旦旦地在山东租了一片田,密密麻麻地种了大片的红高粱,声称高粱红了的时候,要用成排的子弹打过去,看到高粱连片地断头倒下场面,他的想象和实拍仍有距离,《红高粱》没有出现那样的视觉冲击,这是他的遗憾。早在《红高粱》之前,张的摄影追求就引起业界关注。他掌镜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无不以色彩的强烈对比、构图的奇特另类等视觉元素而独树一帜,形成张艺谋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业界称之为“视觉导演”。

后来他拍《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镜头里表现的视觉冲击同样弄得影坛沸沸扬扬,褒贬不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张很坚定,继而他变本加厉,到处留下了他的《XX印象》,于是有社会评论看不下去了:你把视觉玩到山穷水尽,即便是很穷的州县,也散尽其财让你冲击,那其实是在劳民伤财啊。

做导演做到这个份上,可以信手拈来,自由实现自己的想象,这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大约也可以为最。说张艺谋这都是烧钱,也可以说这是给钱烧的。在影视艺术沦为市场之奴的当下,张也“拍案”而起,很俗气地打了“三枪”。《三枪拍案惊奇》试图将喜剧和惊悚悬疑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进行混搭和融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黄金甲》是借用了曹禺的巨著《雷雨》大少爷和繁漪的乱伦之壳,试图引起观众在情愫方面的共鸣,满镜头的裸露胸部和菊花还能看到“性”的诱惑和色彩的弥漫,而《三枪》除了荒诞不经、胡编乱造幼稚可笑的情节之外,再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张艺谋有了雄厚的资本,可以把视觉玩到极致,这就是留给后人畏惧的“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在这个开幕式中玩出了令世界惊叹的视觉冲击,人山人海,声光电火,光怪陆离,炫到令人眼花缭乱,神魂不安。

应该说,张艺谋在多年的视觉追求方面给观众留下了太多的联想兴奋和遗憾惋惜。但他有个优点,他只是做,不太说。他很聪明,也很内敛,观众相信他是清醒的,他不会不反思,观众在很多的惋惜和失望中期待。

有理由相信张艺谋多年也在思考,对于外界评论他只是个“视觉导演”虽然未置可否,但他一直是不服的。他的《秋菊打官司》、《一个不能少》、《活着》、《千里走单骑》等都在试图说一个好的故事,编排一个感人至深的电影情节。

他沉寂了一段时间,他也许不愿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网络视频中的恶搞相提并论。他在反思,他想从梦中回到他的现实,他要寻找一棵深埋大地,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山楂树之恋》原著平铺直叙地再现了一个在特殊年代的纯真爱情故事。张艺谋发现了这个素材,他几乎是怀着惊喜的态度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上,他决心要把它拍成电影。

在首映式后的电视采访中张艺谋介绍,从接受这个题材始,他就决心要洗尽铅华,使山水自然而然,使历史自然而然,使剧中的人物自然而然。

当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长途汽车开进一个山明水秀的偏僻山村时,河北石家庄的一个名叫周冬雨的高中生,开始领着今天的观众静静地关注着她昔日的情感世界: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河水,于阳光灿烂的山坡间,孤零零耸立着一棵山楂树,它倔强地生长着,郁郁葱葱地枝繁叶茂。少女在树下结识了来自勘探队的老三,从相识到相恋,就如这里的山和水那样静静地坐落、自然地流淌。少女在这里启蒙了她的爱,收获了也许是她一生中最纯真的情感,“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老三的无私之爱,这场因疾而终的爱,不仅让少女撕心裂肺地难以忘却,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电影《山楂树之恋》,没有了那些刻意雕琢的构图造型,色彩开始还原到自然,回归到自然,演员的表演遵循着历史,遵循着生活自然。张艺谋后来说,这种方式也是头一次拍,“其实这样拍也要跟自己斗争,因为我通常都是强化视觉,比较夸张,实际上要让自己静下来,要让自己心平气和,拍一个这样朴素的片子是自己需要做到一个很心定的程度。比如说两个演员在街上拍骑自行车,我们拍了很多漂亮灿烂的,我后期全剪掉了一个都没有。我需要身影和浪漫都是在平实中传递出来。我是想拍纯真的类型,希望拍一个娓娓道来的戏,希望传递出一种久违的纯真。”

我们无从知道张艺谋是否是将自身少年、青年时代的记忆连接到山楂树下,但我们能清晰地记得每一个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往昔。那个岁月容不得情感的大胆流露,也不允许语言的矫揉造作。和剧中主人翁一样同龄的张艺谋,是否在回忆什么寻找什么,他插队的往昔,在工厂劳动的往昔,都会给他强烈的启示和警示,如果你要再现,就必须忠实地还原。“我希望弱化一些东西,让它没有太多的炫技,就感觉像是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没有太多的手法,只有实实在在的感受。我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再回头看那时候的人脸上总是有很多纯真、很多干净、很多单纯。”张艺谋感慨地说。

与张艺谋以前的作品相比,《山楂树》似乎不像是张艺谋的作品,色调非常平淡,过去典型的浓烈色彩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暗绿色基调,红色也只在片尾时出现在静秋的衣服上。他是在用一种淡淡的散文笔调去叙述一件动人事情,他终于知道,于平凡中显现不凡,于平实中显现珍贵,同样是难能可贵的电影叙事方式。他“洗尽铅华”,他终于明白,没有一个好故事,再豪华的视觉冲击不仅不会增辉添色,反而是画蛇添足,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和失望。

我国的电影进入市场经济后虽每年都生产大量电影,大部分浮光掠影,稍纵即逝。或浮躁而媚俗、或奢华而浅薄,烧钱和被钱烧的厉害了,社会不认可,票房就不认可。特别是日渐物质富裕的中国老百姓不买账,他们追求中华民族的文明延续,更期望给予他们绿色健康的精神食粮。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习俗,无论西方文化如何渗透,文化多元如何繁杂,代表着东方文明的华夏文化,数千年来一直传承着朴素、勤劳、善良、纯真的情操,这个变不了也不会变。

《山楂树之恋》是当代影视艺术中的一抹绿色,于2010年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像张艺谋这样的通过自身奋斗并获得一定国际声望的大导演,“三枪”可以打,但要枪枪命中靶心;“恋曲”可以唱,但句句都必须是真情实感。

拍了《山楂树之恋》,张艺谋使然而释然,我们更希望张艺谋超然而淡然。

猜你喜欢

山楂树之恋红高粱
莫言与“红高粱作家群”
秋天的山楂树
小巫婆和山楂树
山楂树秋冬季及早春病虫害防治
海之恋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走近红高粱
红高粱
海之恋
爱上山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