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无核世界建设的现实性分析

2010-12-29徐能武金赛美

当代世界 2010年1期

  针对核武器作为终极武器的特征日益显露和核武器扩散所带来的毁灭性威胁,建构无核世界的呼声正与日俱增。2007年1月4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舒尔茨,前国防部长佩里,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纳恩等四名重量级前政要公开呼吁要最终建立无核武器的世界。2008年12月9日,全球的100位政界、军界、商界和民间领袖在巴黎发起一项名为“全球零核”的倡议。2009年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致力于寻求一个无核世界的和平与安全”。2009年8月26日,联合国在日本新漏召开了国际核裁军大会。2009年9月3日至4日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在伦敦举行建立核裁军信任措施会议。2009年9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首次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一致通过美国提出的“无核武世界”决议案。
  
  当前推进无核世界建设的路径分析
  
  当推进无核世界建设的现实可能性明显增加时,从操作层面来看,美国、俄罗斯的下一步行动值得期待,如果美国真正率先垂范,俄罗斯适时跟进,可引出第二个层次的问题,美国、俄国可能需要其他有核国家作何反应,如果答案是积极的,则可分析第三层次的问题:改变核战略的主要有核国家联合世界大多数国家成立超越国家的组织来阻止核扩散的可能性。
  
  一、要想真正实现无核世界。美国等核大国必须发挥其带头作用。第一,由于安全思想的转型,美国推行迅速深度核裁军具有现实可能性。美国现今不少政界名流转而积极地推动无核武器世界的构想,无核世界对美国具有重要意义,不再是无核国家的一厢情愿或其他有核国家的独力难支。美国带头的深度核裁军可能包括:美国通过与俄罗斯谈判,以新的深度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取代将于2009年12月5日到期的现有条约;迅速采取措施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寻求一项可核实的停止生产裂变材料的国际条约;推动国际民用核能合作,促进国际核燃料库概念;在四年内在全球回收不处于有效监管的核材料;2010年在美国召集世界核安全峰会等。第二,俄罗斯积极应对美方挑战,可能采取跟进和保留的两手策略。美国、俄罗斯作为一流的核大国,各有4000多枚现役核弹头,拥有世界最强的核力量以及强大的陆海空核打击能力。所以无核世界能否建立,美俄带头至为关键。俄罗斯核力量的发展必然受到美国关于削减核武器倡议的压力。俄罗斯推动民用核燃料库,加强国际核监管,推动世界范围监控并回收放射性材料,甚至召集一次国际核安全峰会,都不存在根本的政治障碍。俄罗斯作为另一个核超级大国愿意对此合作,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此寻求扩展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机会。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迹象。但俄罗斯也强调,要想使无核世界计划这一远景变成现实需要满足很多条件。
  
  二、如果美俄在无核世界现实建构中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必然要求其他有核国家紧随跟进。美国带头倡议,如付诸实践,则英、法跟进应不成问题,甚至英、法有可能成为深度核裁军的呼吁者。譬如,2009年2月4日英国就曾公开发布一项关于无核世界的六点计划。因此,在推进迅速深度核裁军方面,美、俄可能将压力直接施加到其他有核国家方面。美国建议实现无核武器世界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包括愿意在年底前与俄罗斯签署有关削减核武器的新条约,并敦促其他核国家也加入该条约。而其他核国家也会积极参与建设无核世界。一方面,“无核世界”的理念与其他核国家长期的主张大致相同,因此不会阻碍无核世界的现实建构。另一方面,其他有核国家所拥有的核武器相比于美、俄,要少得多,大多数的核作战方式是遭受核打击后的“核反击”报复。其他核国家认为,核武器作为一种几乎不可能实战使用的武器,大致保持这种“低度”核威慑,效用和费用之比可以实现最大化。由于其他有核国家这种现状,美俄各自削减一半的核弹头,可能还轮不到其他核国家的实际削减。其他核国家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冷静观察,谋定而后动”。现阶段,其他核国家积极参与世界无核化,既可保持占领国际道德的制高点,助力于迅速推进深度核裁军,并有可能产生正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样一来,其他核国家的积极回应必然将压力回馈给美、俄两个核大国。
  
  三、主要有核国家需要改变核战略,努力建立超越国家的组织来阻止核扩散。确实,有核国家推进无核世界的现实建构实质上就否定了美国的延伸威慑战略,并要求所有有核国家都应公开不首先使用承诺。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不论敌国对美国本土或盟国发动核或常规进攻,美国都准备以核武器进行还击;向盟国提供核保护伞,强调利用核武器威慑敌国。首先,考察核威慑用于慑止常规进攻的情况。清华大学李彬教授从理性分析的角度分析:由于核武器强大的破坏力,常规进攻所能够获得的利益通常小于因为承受核报复而损失的利益。因此,通常情况下,用核报复来慑止常规进攻是有效的。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因素会使得上述的理性分析模型失效。两个对峙的国家,由于存在着很多摩擦,一些小规模冲突会逐渐升级,用核威慑对付小规模军事冲突是高度存疑的。因此,用核武慑止常规进攻的延伸威慑也是有疑问的。其次,考察核威慑用于慑止对盟国进攻的情况。美国引入“延伸威慑”的概念,承诺向盟国提供坚定和迅速的支援,提供“核保护伞”。这势必美国卷入其盟国与别国的纠纷之中,而美军的“延伸威慑”战略迫使某些国家为了自存自卫而铤而走险而寻求核武。当前,沸沸扬扬的朝核和伊朗核问题都与此有关。第三,考察国际组织阻止核扩散问题。防止核扩散,推进迅速深度核裁军最现实的选择是充分发挥联合国现有安全机制的作用,加强核查机制和监督机制,对核不扩散机制破坏者实施公正有效的惩戒措施。
  
  进一步推进无核世界建设的现实思考
  
  在当前世界体系中,建构无核世界遵循国家间安全利益交易的理性博弈原则。
  一是现实建构第一阶段产生的安全效应。从上述分析来看,无核世界现实建构第一阶段的努力较可能导致以下结果:
  实现深度核裁军。无核世界现实建构当前阶段努力的一个最明显的成果必然是以俄美为代表的深度核裁军的实现。俄美计划将核弹头及运载工具的数量削减一半——削减至1500--1675个,而运载工具则削减至50(01100个。《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谅解备忘录》中还写道,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将长达10年,前提是在这个期限内它不会被后续的条约代替。2009年9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一致通过了美国提出的“无核武世界”的决议案(第1887号决议),呼吁各国致力于推动防扩散与核裁军,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消除核武器创造条件。
  加强核不扩散综合机制。由于世界各国在核安全问题上存在着共同安全利益,在实际的核安全合作中逐步形成由《核不扩散条约》、《全面禁试条约》和《禁产谅解》构成的核不扩散体制。如果在无核世界现实建构当前阶段美国国会批准《全面禁试条约》,那么它的实际生效指日可待。同时,《禁产谅解》的分歧焦点——禁产范围和核查措施也有望在核查技术进步的背景下获得解决,如此一来,“禁止裂变材料生产”的“断源截流”工程的蓝图也可能变成现实。
  形成低度威慑战略共识。防止核扩散、推进核裁军必须标本兼治,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实现各国的普遍安全。2009年3月16日“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国际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的报告书草案概要就建议美国讨论采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2009年联合国安理会核问题峰会时提丘点主张,缔造安全世界。其中强调核武器国家应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切实减少核武器威胁。
  二是各国进一步考虑安全获益。核武器作为保护国家安全的终极手段,现实地说,主要是为了防御而不是为了进攻。因此,有关国家参与无核世界现实建构进程中,当涉及自身核武器的削减、销毁时,都会从本国绝对获益或相对获益的角度,作出权衡。
  核威胁减少时的绝对获益。有关国家参与无核世界现实建构为自己国家安全获益本身被称作绝对获益。当无核世界现实建构导致全球核武器减少时,意味着每个国家面对的来自他国的核威胁减少,绝对获益增加。2009年5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八次审议大会第三次筹备会强调,有核武国家应明确承诺全面禁止、彻底销毁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特别是应放弃基于首先使用的核威慑政策。同时,无核国家也有权以法律形式获得核武器国家不对他们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安全保证,这也是有核武器国家的道德“责任”。随着深度核裁军的进程,有核国家的核武库明显减少时,世界各国会因核威胁减少而绝对获益。
  美国相对获益分析。一个国家参与无核世界现实建构时本国安全获益超出其他国家获益的部分称作相对获益。美国此时倡导无核世界现实建构,所导致的进一步核裁军并不会削弱美国的总体军事优势。美国在常规武器,尤其是在精确制导技术与打击能力上有着他国难以企及的巨大优势。因此削减战略核武器无损于美国保持其常规力量的优势,却可以阻止俄罗斯在核武器研发方面谋取优势。美国通过力倡无核世界现实建构将为其关注的防扩散安全努力,获取有利的筹码。
  其他有核国家相对获益分析。核武器是一个有着奇怪悖论的武器,它大规模杀伤力令有核国家之间不敢相互交战,无核国家都想获得这种核保护。常规武器水平较差的国家将更加难以割舍核武器的威慑功效。无核世界现实建构现阶段进行的深度核裁军,总体来说,对美俄以外的核国家在实际核裁军方面的压力并不大,但由此减少的外在核威胁却相对明显。另外,其他有核国家的积极响应也能够给自身减少国际道德的压力,以及遏制某些无核国家谋求核武器的企图。
  三是各国深入参与的要求考虑。世界各国日益认识到,核武器领域开发利用中技术进步的结果和核领域权力格局的现有特征,决定了通过合作寻求安全的方式,加紧建构无核世界是维持世界稳定与和平的必由之路。
  要求核裁军与防扩散并重。为推动核裁军进程,核国家应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并尽早就此谈判缔结国际法律文书。核裁军应遵循“公正合理,逐步削减,向下平衡”的原则。加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消除核武器扩散风险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
  要求无核世界建构与其他军控问题挂钩。为了确保无核世界建构有利于相关国家在增强战略稳定性的基础上,寻求走出安全困境的合作解,应当将核裁军与其他军控问题挂钩。俄罗斯就曾反复表示,应将美俄核裁军与限制发展反导系统以及在境外扩张军力相挂钩。其他有核国家因担心“自废武功”的同时,对方可能抢占非核武器的优势。因此,它们强烈要求将无核世界建构与其他军控问题挂钩。核裁军与国际战略稳定密切相关,无论是在外空部署武器,还是建立并部署全球导弹防御系统或开展相关合作,都不利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进而对全球核裁军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要求有效政治领导的机制设计。作为与国家核心利益密切相关的无核世界的现实建构,是与权力的分配紧密相关的。美俄两国对全球核裁军负有特殊、优先责任。因此,美、俄协力同心的权力领导成为无核世界现实建构所需的政治条件。美俄在未来的核裁军谈判中大幅削减两国庞大的核武库,并以可核查和不可逆的方式实际领导无核世界建构,“对推动实现一个无核武器世界的进程至关重要”。
  坚定实现世界无核化的目标,采取切实的步骤和行动,这是人类最高理性和智慧的体现。经过世界人民不屈不挠的努力和斗争,即使历经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走过曲折而艰辛的路程,世界无核化的目标最终一定能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