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步履维艰

2010-12-29陶文钊范庆华

世界知识 2010年2期

  在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大成问题。虽然小布什政府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在穆斯林世界从事公众外交,但由于在其任内忽视了巴以和平进程,在反恐中又不够注意策略,加之一贯的口无遮拦,甚至一度使用了“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说法,穆斯林世界对布什政府疑虑甚深,反美主义十分强烈。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意识到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重新启动巴以和平进程对于保障美国安全、改善美国形象至关重要。
  奥巴马上任伊始,首先就选择与巴勒斯坦民族自治机构主席阿巴斯通电话,履新第三天,即任命前参议员乔治·米切尔为中东特使,为推行奥巴马的中东政策,米切尔已经七次穿梭中东。2009年3月,奥巴马派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承诺向加沙提供9亿美元资助重建。2009年6月,奥巴马展开了他上任之后的首次中东之旅,在开罗大学的演讲中奥巴马表达了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阐明“和平共存的两国解决方案是惟一出路”。9月下旬,奥巴马撮合了美以巴三方首脑在纽约会谈,试图重启中东和平进程。10月,奥巴马再次与阿巴斯通电话,重申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国。11月初,希拉里再次飞往中东做调解工作。
  本期话题在改善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上,特别是对待中东和平进程方面,奥巴马采取了与其前任有很大区别的对策,一年来,实际效果如何?以下是本刊记者与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的对谈。
  ——编者手记
  
  记者:奥巴马政府上任后为何在启动中东和平进程上投入如此大的精力?
  陶文钊;这涉及奥巴马政府对整个穆斯林政策的调整。奥巴马在2009年4月6日土耳其议会的演讲中,尤其是6月4日在开罗大学对穆斯林世界的公开喊话中系统阐述了对穆斯林世界的政策。奥巴马竭力从感情上拉近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消除两者之间的“紧张”。他表示,美国和伊斯兰教并不互相排斥,“不仅如此,它们相互重合,拥有一些共同原则”。他宣称,美国寻求与穆斯林世界“以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为基点的新开端”。“在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斗争中,伊斯兰不是一个问题——伊斯兰教必须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在谈到巴以关系和阿以关系时,奥巴马肯定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坚不可摧”,同时又说,“巴勒斯坦人民的境况是不能容忍的。美国对巴勒斯坦人民追求尊严、机会和自身国家的合理抱负不会置之不理”,惟一的解决办法是两国方案。为此,哈马斯必须放弃暴力,以色列不能继续建造定居点。
  由此可知,改善巴以关系、重新启动中东和平进程是奥巴马政府对穆斯林政策进行调整的重要一环。美国如此重视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重新启动中东和平进程,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与美国的安全息息相关。9.11恐怖袭击和其他一系列恐怖主义活动主要是由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发起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在中东地区长期受到以色列的欺凌、压迫,几乎两代巴勒斯坦人是在对以色列的仇恨当中成长起来的,有的人出生在难民营、长在难民营,对以色列人的仇恨融化在他们的血液之中,以至于不顾一切地去做人体炸弹。而以色列是美国坚定的盟友,或者说,以色列之所以敢于对抗整个阿拉伯世界,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在后面撑腰。穆斯林在一个地方受到压迫,就会在别处进行报复,这是恐怖活动的一个根源。第二,这与美国的国际形象密切相关。9.11以后,布什曾问:为什么“他们”恨我们?笔者于2002年9月参加了一个非穆斯林国家的学术会议,国务院一位负责官员在会上总结说,穆斯林世界的反美主义是仇恨,非穆斯林世界的反美主义是不满。可见,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对于改善美国的海外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布什政府曾经为改善国际形象,尤其是在穆斯林世界的形象采取了一系列公众外交的措施,但由于布什整个的中东政策走偏了,启动和平进程又为时太晚,启动以后缺乏实质性的进展,美国的形象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奥巴马政府要保障美国的安全,要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重启中东和平进程都是关键的步骤。
  记者:对于重新启动中东和平进程,美国的立场和目标是什么?
  陶文钊: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小布什给奥巴马政府留下了三个遗产:第一,两国方案,布什是第一个明确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美国总统。第二,和平路线图。虽然路线图确定的时间(2005年)早就过了,但分三步走的步骤还是有意义的:即第一步,以色列停建定居点,巴勒斯坦打击针对以色列的暴力活动,第二步,巴勒斯坦建国;第三步,解决巴以之间的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如耶路撒冷的地位,领土问题,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等。第三,2008年重启的巴以谈判。这些都是奥巴马政府可以继承的。奥巴马上任以后,立即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前参议员米切尔为特使,要求以色列冻结定居点的建设,要求巴勒斯坦镇压反对派对以色列的暴力行动,还要求阿拉伯领导人宣称,他们已经准备好向以色列伸出援助之手。
  记者:一年来,奥巴马政府主导的中东和平进程效果如何?
  陶文钊:奥巴马当政近一年了,和平进程至今没有重启。以色列拒绝停建定居点,阿巴斯总统极度失望,已经威胁要退出2010年年初的巴勒斯坦地区选举,阿拉伯国家也拒绝采取任何行动。奥巴马政府显然没有考虑,如果以色列拒绝停建定居点该采取何种对策。当内塔尼亚胡拒绝全面停止定居点建设时,奥巴马政府退却了。2009年11月初,国务卿希拉里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发表讲话时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她以奥巴马开罗讲话中倡导的“美国与穆斯林社会之间的新开端”作为演讲的开场白,紧接着她指出,在与当地社团磋商之后,奥巴马政府已将焦点集中在三大领域:企业运作、先进科学技术、教育。奥巴马政府显然是希望在中东和局不能重开的情况下找到一个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的突破口,让双方的关系不要停滞,甚至倒退。但是重启巴以和平进程仍然是改善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的关键。不在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其他方面都是细枝末节,对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不会有大的触动。
  记者:奥巴马政府主导的中东和平进程没有突破的原因是什么?
  陶文钊:巴以和平进程没有取得进展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以色列右翼的内塔尼亚胡内阁不愿意接受“两国方案”。“两国方案”本来是和平路线图的一项主要内容,前两届是沙龙和奥尔默特内阁都已经基本接受了,但却遭到内塔尼亚胡的拒绝。迫于美国的一再施压,内塔尼亚胡于2009年6月14日勉强表示,愿意接受一个“非军事化的巴勒斯坦国”。这是他首次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要让巴勒斯坦完全解除武装,这个要求太苛刻了。巴勒斯坦方面立即予以拒绝。
  第二,以色列继续扩建定居点的问题。在2008年的和平进程中,以色列单方面继续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就是一大阻碍,小布什政府对此进行了批评,但过于温和,内塔尼亚胡政府在这一问题上比他的前任走得更远。2009年5月18日,奥巴马与到访的内塔尼亚胡在华盛顿举行了两人上任后首次会晤。奥巴马敦促后者接受“两国方案”,并冻结犹太人定居点,内塔尼亚胡断然予以拒绝。9月上旬,以色列国防部宣布将在约旦河西岸的5个定居点新建450多套住房,然后暂停定居点建设数月。这一“先扩建,后暂停”的方案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哈马斯发言人甚至称,奥巴马总统在调处巴以冲突问题上“失败了”。10月31日,希拉里国务卿对以色列进行了一天访问,并在访问前会见了阿巴斯。在与内塔尼亚胡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希拉里表示,以色列已经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建设问题上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让步,呼吁巴勒斯坦方面回到谈判桌来,并称,在任何谈判中总会有不能完全兑现的要求。但阿巴斯的反应是,这与美国先前的立场不同,美国先前的要求是以色列无例外地停止定居点建设。他表示,除非以色列做到了这一条,巴勒斯坦不会同意重启谈判。现在美国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奥巴马以冻结以色列定居点作为重启巴以和谈的条件是一项过高的要求。如克林顿的中东问题顾问罗伯特·马利就认为在以色列不存在、而且永远都不会存在一个要冻结定居点的政府,无论左派还是右派。奥巴马实际上是向阿拉伯国家作了一项无法兑现的许诺,结果只能使他们失望。
  第三,2008年的和谈进程不能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哈马斯被排除在进程之外。奥巴马上任后领悟到,如果巴勒斯坦内部不团结,巴以和平进程也是没有希望的。奥巴马把调处法塔赫和哈马斯的艰难工作“外包”给了埃及。经过几个月艰难的谈判,双方似乎已经接近于达成协定,但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随着2010年奥巴马政府主要关切的转移,美国国内眼下的最主要的辩论是阿富汗政策与能源、气候这两个问题。即使在中东,伊朗核问题也排在和平进程之前,奥巴马的中东政策难免会受到种种牵制。虽然在其任内奥巴马还是会努力重启中东和平进程,但即便重启了,能取得什么样的进展也不值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