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剪贴
2010-12-29
世界知识 2010年19期
奥巴马刺激新政三箭齐发
9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老工业重镇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发表的一场演讲中宣布,将向国会提出两套企业税收减免的鼓励政策。而此前的6日,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已经出台。至此,新一轮刺激计划总额达到3500亿美元。
奥巴马提出的企业减税提议总额为2000亿美元,以帮助企业购置生产设备和厂房。此外,还有一项总额为1000亿美元的企业研发税收抵免永久性延长措施。加上6日提出的500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此轮经济刺激计划的规模已经达到3500亿美元,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后第一轮总额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的一半。
奥巴马称,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痛苦而缓慢,800万美国人因为本次金融危机而失去工作。美国应当为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中产阶级永久性减税。同时奥巴马表示,在目前实施的减税政策终止后,美国富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将从现在的35%上升到39%,“此举不是要惩罚富裕阶层,而是政府负担不起7000亿美元的减税成本。”
舆论认为,由于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临近,奥巴马此时推出新一轮刺激方案,意在“拉票”。
巴塞尔协议新规重创欧洲银行业
9月12日,由27个国家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高级代表组成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其成果将提交给今年11月的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根据这项协议,商业银行必须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该改革方案主要涉及最低资本要求水平和过渡期安排。协议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到4.5%。该协议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针对银行监管领域的最大规模改革,但德国等国认为,新规将对世界经济复苏和银行业造成损害。 有分析人士认为,新规则可能要求银行业在未来数年筹集数以千亿美元的新资本,但是在能否防止危机再次发生方面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美国向WTO指控中国银联
9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宣称,美国已向世贸组织提出关于美国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在中国受限案的磋商请求。柯克称,中国央行发布了多项限制措施,使人民币支付卡交易由中国银联垄断,对外国供应商造成歧视,违反了中国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的承诺。
中国银联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成立的,银联卡被中国80多家大型银行和其他国有企业所拥有,目前中国银联公司已经打入世界70多个国家的支付市场。中国的电子支付业务已经高达7230亿美元,而且它仍将快速地增长。世界信用卡巨头万事达公司预计,2020年中国流通的信用卡数量会达到大约9亿张,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发卡国。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的信用卡巨头在其他国家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挑战。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的信用卡市场中,VISA和万事达都居主导甚至垄断地位。因此,美国与中国银联之争反映了其对中国银联充满警惕。
IMF警告全球经济复苏下行风险增大
9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由于主权债务问题的持续影响以及金融市场的继续疲软,垒球经济复苏面临的下行风险正在增大。
IMF认为,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这种复苏势头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预计将会暂时放缓。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虽然投资开始显现好转迹象,但就业和个人消费依然疲软。对于发展中经济体而言,虽然经济活动依然强劲,但经济增速可能会放缓。
IMF认为,近期欧元区国家普遍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主权债务问题的担忧情绪。但主权债务市场如重新出现波动将再次对市场信心造成不利影响,而市场信心不足将导致融资成本上升、银行惜贷、流动性不足,这些将反过来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此外,IMF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也是令垒球经济复苏下行风险增大的重要因素。
在报告中,IMF维持了对世界经济前景的预期,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6%,明年增长4.3%。
中国遭遇迄今金额最大贸易摩擦案
9月16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数据卡(又称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而就在今年6月30日,欧盟已经对该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双案”并发调查。
该案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出口的同一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调查,涉及中国企业的出口额约41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指出,欧盟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中方保留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采取措施的权利。
英石油事故调查报告被指分散责任
9月8日,英国石油公司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内部调查报告。报告在承认英国石油公司自身失误同时,将大部分责任归咎于平台所有者瑞士越洋钻探公司和负责油井施工的美国哈利伯顿公司,认为机械故障、人为判断失误、工程问题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这场悲剧。
分析人士认为,该报告反映英石油应对法律纠纷的策略,即分散事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