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史秘闻:“麦克马洪线”变更计划

2010-12-29张永攀

世界知识 2010年24期


  1914年,在印度小镇西姆拉召开的会议上,麦克马洪爵士划了一条“麦克马洪线”。这条线导致了此后的中印边界争端。印度认为这条边界线是根据“分水岭”原则勘定的一条完美的边界。但事实上,二战期间英印由于难以侵占“麦线”地区,一度准备改变“麦克马洪线”走向。对此,外界鲜为知晓,本文通过挖掘相关外文史料,还原历史真相。
  
  怀特南的设想
  
  在英属印度时期,由于印度阿萨姆省靠近西藏地区,所以印度政府指派阿萨姆省总督具体负责边界事务。1939年,省督怀特南——一个脾气比较温和的官员,要求英印不要急于夺取“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重镇——达旺,而应在达旺以南建立“印藏边界线”,至于“麦克马洪线”则可暂时放弃。理由是,达旺究竟属于英印还是西藏,在《西姆拉条约》附图中并没有清楚标识出来。怀特南说,“麦克马洪线”有两种画法:一种是画在《西姆拉条约》附图上,红线压在“达旺”字上;另一种是画在“麦克马洪线”与夏扎换文的附图上,该图将达旺划在英印一侧。那么英国是以哪一条为准呢?在怀特南看来,英国既然有这样的错误,那么理想的边界线是“达旺以南由色拉山脉构成的天然地带”。
  色拉山脉位于达旺以南77公里。怀特南的设想是,英印可以依靠色拉山脉,建立一个稳定的管辖区,并在这个管辖区建立哨所,因为实施该计划的花费仅仅是英国在达旺地区实施“前进政策”的四分之一,因此,英国可以放弃达旺。
  1939年前后,有英国官员认为整个门巴族居住的地区,包括整个“麦克马洪线”对英国而言,没有任何“战略上的价值”,英国人甚至可以完全放弃这一地区。该言论引来英印政府内部一片哗然。
  其实,对于“麦线”地区的价值,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英印东北边界巴利帕拉区负责人内维尔就认为印度东北边界地区极为重要:“提起这条边界,我经常听到人们这样说,这片地区一点价值也没有,抵不上要管理它的费用。这不完全是事实,因为这里有许多富裕的地方,要开发它只需要稳定的形势和公正的管理。” 内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