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听得到心头的“集结号”等2则

2010-12-29

中学生天地(A版) 2010年11期

  要听得到心头的“集结号”
  
  我已经是初三学生了,可还不能全神贯注地学习。老师讲的那些道理我都懂,也无数次告诉自己上课要认真,可总是静不下心。自修课老师一走,原先在做题目的我就停下来发呆,一只手托着下巴,另一只手转着笔,人坐在教室里,心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我想改变,该怎么办?
  陆飞
  
  专注是一种能力,跟一个人的意志有关,但不纯粹取决于意志力,所以即便老师讲的那些道理你都懂,也不见得能做到。专注力需要慢慢培养。一个专注的人并非时刻都绷紧了神经,而是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听到心头的“集结号”,号声一响,每个细胞都会活跃起来。具体到你的情况,“道理”就不多说了,给几条具体的建议吧:
  一是培养对学科的兴趣。这听起来像空话,其实不那么简单,不简单之处在于你必须认识到,兴趣未必是自动生成的,在你的兴趣得到激发之前,你可能会觉得学习是乏味的,所以不要轻易说“没兴趣”。
  二是学会用辅助手段听讲。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听讲时老老实实地坐着,眼睛也看着老师的嘴巴一张一合,但那些话却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如果听讲时能够在课本上画画线,圈圈重点,做些笔记,则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起来。
  三是尽量避免信息干扰。你“人在教室,心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你这时候的大脑里并非一片空白,而是被一些无意义的、片断的、零碎的信息填满了,你的思维就像一片树叶被纷乱的意识流带着走。所以当你意识到有走神的苗头时,要对自己喊“cut”。
  四是可以做些小游戏训练专注力。这是许多心理学家介绍过的一个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方格的表中,把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最好每次都能计时。
  最后我要说,学习过程中还是需要动员起自身的精神力量的,就像朱熹说的那样:“万事须是有精神”、“须磨砺精神”。这句话放在很多情况下都不会失效:态度决定一切!
  
  在乎真正需要在乎的
  
  我进初中当上班长之后,变得十分注意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我原先的好朋友成绩不是很好,也许是顾及自己的形象吧,就慢慢疏远她了。我知道这样做不对。希望您能告诉我,怎么才能避免伤害她?
  一个困惑的女生
  
  避免伤害她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继续把她当成好朋友。
  我有些想不通,你当上班长了,居然认为跟一个成绩不太好的朋友交往会伤及自己的“形象”,会影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这是什么逻辑?你把“班长”看成什么啦?是一个“官”吗?哪怕是“官”那不也得跟群众走得近乎一点吗?何至于那么害怕“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呢?何况,她还曾经是你的好朋友。
  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这并没有错,错的是,这种“在乎”是当上班长才带来的;更错的是,这种“在乎”是以一种完全颠倒的形态出现的——你本该在乎的是,你当上班长后疏远了原先的好朋友,恰恰可能会伤害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你在价值观上显然不小心陷入了一个误区。班长是干什么的?笼统一点说,班长就是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进步的人。所以班长最不该把同学分成三六九等,更不能对所谓的“差生”搞歧视,恰恰相反,应该更加关心、亲近成绩不太好的那部分同学才对。说句实话,你因为害怕自己形象受损而疏远原先的好朋友,不但贬低了你自己,也低估了你的同学们。
  话说得有点严厉,是因为我希望你能尽快地摆脱“困惑”。我毫不怀疑你是一个有责任心并且看重感情的好班长,因为你其实知道自己有“不对”,而且也在力求避免伤害老朋友——这说明你还是在乎她的,而这样的“在乎”让人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