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免遗传病的八大举措

2010-12-29王廷兆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0年24期

  遗传病是指以其异常的染色体或致病的基因作为遗传物质,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疾病。遗传性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遗传性三个共同点,引发致病的基因,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别。所以,遗传的方式也很复杂,如白化病代代相传或隔代相传才显现一次。红绿色盲与血友病等只传给男孩,女孩只作为该病遗传基因的携带者;而遗传性舞蹈症和多发性家族性直肠息肉症等,男女后代皆可发病。
  遗传病从遗传基因上可分为5种类型:一、单基因遗传病。即一种遗传病由一对基因决定。已发现的达3300多种。如家族性多发性结节、神经纤维瘤、视网膜细胞瘤、全身白化症、鱼鳞病等。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趾,结肠息肉等。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苯丙酮尿症等。四、多基因遗传病。即一种病由多对基因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如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脊柱裂、无脑儿、唇裂、腭裂、畸形足等。五、染色体病。已发现500多种,如先天愚型、原发性小睾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两性畸形等。
  遗传病的危害不可低估,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避免遗传病呢?根据现有医学水平,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禁止近亲结婚 近亲指直系血亲中五代内不能通婚,旁系血亲中堂兄弟姐妹及表兄弟姐妹以及其子女之间不能通婚。临床调查表明,近亲婚配的子女体质差、多畸形、低能呆傻、多病早夭、生殖能力低下。如肝豆状核变形性病,在表兄表妹夫妻的后代中,发病率达1/64,而非近亲婚配后代为四百万分之一。智力低下的近亲婚配发生率是非近亲婚配的3.8倍。
  二、不选遗传病患者做配偶 遗传病患者或遗传基因携带者婚后所生的子女,罹患遗传病的几率很高。所以,选择配偶时,要留心观察其家族及近亲中有无先天愚型、先天畸形等遗传病。
  三、注意血型匹配 如夫妻血型不匹配,其子女很容易发生血液病。血型不匹配主要有三种情况:1.母亲O型,父亲AB型;2.母亲O型,父亲A型;3.母亲O型,父亲B型。上海市调查了487例新生儿溶血病,因ABO血型不合者占69.8%。
  四、严防接触致畸形物质 孕妇接触放射线、农药、化肥、装饰材料以及早期患感冒、风疹等病毒,男方饮烈性酒等,都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五、避免高龄分娩 临床调查表明,年龄达到35周岁再妊娠分娩,不仅容易发生妊娠合并症与分娩障碍,也易造成婴儿智力受损。
  六、勿忘遗传咨询 夫妻一方或双方有遗传病或有生育畸形儿病史者,接触致畸形物质者以及妊娠早期有流感、风疹病毒等病史者,准妈妈年龄在35岁以上、准爸爸年龄在40岁以上者,都应到具备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遗传咨询,以便得到医生的正确指导。
  七、重视产前诊断 通过遗传咨询,一些具有生育遗传儿指征的孕妇,必须进行产前诊断,以了解胎儿有无遗传病。可采用B超、羊膜腔羊水穿刺检查或胎儿镜检查等方法。一般情况下,妊娠4~7个月,每月一次;7个月后,每15天一次,9个月后,每周一次。一经检查出遗传病,可视疾病性质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八、实行优生保护 凡是能够或在很大程度上能导致后代发生先天性异常疾病者,都应自动放弃生育。如先天性愚型、白化病、遗传性精神病、舞蹈症、胎儿紧张症等。此外,凡是经产前诊断已发现有遗传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先天性疾病时,也应该果断地作出科学的抉择,坚决终止妊娠,以防有严重遗传病的新生儿出生。
  
  据《健康生活》
  编辑/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