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尼泊
2010-12-29浪淘沙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0年34期
一位留美硕士,放弃在外企当白领的机会,只身来到南亚贫穷小国尼泊尔。这里没有美国的喧嚣和奢华,只有芬芳的野花、清新的空气和无邪的微笑。她被这种诗一般的田园生活所陶醉,索性租房当起了“土著”。在这里,女孩被一件件原始古朴、充满异域风情的纯手工工艺品所震撼,没想到弄到上海后,总被时尚MM抢购一空,不得不像法国LV手袋那样限量销售。她用智慧和才华赢得尼泊尔商人的尊重,并在疯玩中收获了1000多万元的惊人财富。
身着橙色毛衫和牛仔裤,身材修长,笑起来显得阳光而迷人。2010年9月中旬,记者在上海徐家汇“尼泊尔风情”店,见到刚从南亚回国的苏媚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如邻家小妹般可爱的女孩,竟是在尼泊尔赫赫有名的中国传奇商人。她在国内开了150多家加盟店,使成千上万的尼泊尔妇女每天坐在家里就能赚到数目可观的人民币。在异国,她是怎样单枪匹马淘到千万财富的?
在尼泊尔“玩”出商机
苏媚出生在太原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国内一家著名画报的摄影师,常年在野外奔走。受其影响,她总想做个“自由人”,像央视旅游栏目外景主持或美国《国家地理》的记者那样,每天在世界各地游走。可是2005年,在美国学艺术设计取得硕士学位回国的她,却进了上海一家广告策划公司。
为赶业务,平时加班到深夜是常事。换来的却是熊猫眼、失眠和偏头痛等亚健康症状。有一天,她去参加一家客户公司的方案商讨会,老板们在会议室里轮流抽烟,整个屋子烟雾弥漫,让她透不过气,可小苏又不好意思制止。结果会议开完,她头痛欲裂,跑到洗手间里大声呕吐。以后,凡遭遇类似情形,她必呕吐……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巨大的工作压力,常常诱发苏媚的头痛和胃病,只要稍一焦虑或休息不好,就头痛难忍,胃里直泛酸水。为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2006年夏天,苏媚决定趁休假的机会到尼泊尔去旅行。这个拥有广袤森林和众多美丽湖泊的雪山小国,处处风景如画。因原生态保护完好,再加上有很多珍稀禽鸟及野生花卉,被人誉为“南亚的伊甸园”。
在首都加德满都,小苏发现这里除耸立着规模宏大的古代王宫外,金碧辉煌的庙宇更是随处可见。在公元17~18世纪以前,加德满都、巴德岗和帕坦是3个独立城邦。它们分别拥有自己的国王和皇宫,此时也是尼泊尔的盛世和艺术的巅峰时期。最后,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统一了整个尼泊尔,并建立了沙阿王朝,直到本世纪初。如今这些皇宫都已经成了世界遗产。尤其是巴德岗皇宫,宫门为鎏金,门上的女神雕像无不体态丰盈,呼之欲出。
有趣的是,女孩发现王宫广场上竟有不少卖手工艺品的小店,美丽的泰米尔披肩、造型独特的廓尔喀弯刀、闪着妖娆光芒的红宝石、充满异域风情的脚链……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令人爱不释手。店里的人随便就在美丽的麻质地毯上跑来跑去,毫不在意地留下黑黑的脚印,好“奢侈”!
如果要拍一部中古时期的片子,这儿的居民每个人凭服装和神态都可以充当群众演员。美丽的尼瓦尔族妇女,无论是工作或外出,多半都穿着红黑两色相间的纱丽,特色是下摆部分还斜斜地留出美丽的层次;小巷深处,有许多小小的手工作坊,令人惊讶的是,像“飞人乔丹”戴的鼻环,金城武的手链,张柏芝和麦当娜戴的脐环等时尚炫酷饰品,竟都出自这里胡须花白的尼泊尔民间工匠之手。
其间,苏媚一不小心就买了1万多元的货。回到上海后,这些精美饰品一下就吸引了闺密和同事们的眼球,她们纷纷打听在哪里能买到。当得知它们都出自神秘的尼泊尔时,更是惊羡异常。后来小苏经不住女孩们的死缠硬泡,只得忍痛将一部分转让出去,没想到竟把购物和旅游所花的钱全赚了回来。后来又有不少人找到小苏,问这些东西能否办理邮购。
苏媚忽然想,大家如此喜爱尼泊尔手工艺品,如果自己开一家这样的店,肯定能赚钱!
乐在南亚小国当“土著”
女孩说自己的个性有点“野”,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她向往绚烂和自由,尤其对富于原始生命力的神秘南亚文化充满憧憬。就这样,2006年8月苏媚辞去工作,在白领云集的徐家汇有了自己的“尼泊尔风情”店。她让两位亲戚家的女孩看店,自己负责采购。
第一次进了十几万元的货,想不到生意出奇的好,每天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加德满都到上海相距几千公里,每次来回跑要花掉一笔数目不小的路费不说,还非常麻烦。后来苏媚索性住在尼泊尔,定期往国内发货。
过去苏媚听人说过,每一个孤身来尼泊尔旅行的女人,几乎都会遭遇美男诱惑。原来尼泊尔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所以对很多当地年轻男子来说,与外国人恋爱、结婚,到国外生活和工作,是他们改变命运、改变经济环境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我要和你结婚”、“带我走吧”是一段疯狂的爱情后尼泊尔男人要说出的梦想。当时苏媚只当是玩笑,并没把这话放在心上,没想到后来还真遇到一位不错的帅哥。
他叫塔克,一位年轻的尼泊尔商人。那天小伙带着苏媚来到他家的工厂,琳琅满目的风情饰品一下子攫取了她的目光,时尚、华丽、神秘的服饰,美轮美奂的脚链,性感迷人的脐环,还有极富厚重质感的尼泊尔银质项圈等,不由得让苏媚想起了小时候看的印度电影《大篷车》。尤其纯手工的制作元素更让她欣喜不已。女孩当场就订了30多万元的货。这让塔克吃惊不小。因为平时他接待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能一次购买上万元货物的非常罕见。
小苏没有与对方闲聊,付过钱就转身而去。这个神秘的中国女孩,是那样的时尚和自信,同时多了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与气质。后来,这位尼泊尔商人开始寻找她住的旅馆,并试着与女孩交朋友。
一天晚上,小苏收到短信:“夜色是用来回忆你生活中所有甜蜜事情、甜蜜人儿的一段美好时光,带着你的甜蜜回忆好好入睡吧。”当时她刚回到旅馆沐浴完,读到如此诗意的短信,微微笑了笑,这家伙还真逗。
第二天晚上她又收到这样的短信:“玫瑰为美丽而生,茉莉为芬芳而生,我为你而生,你为我而生。”尽管她觉得这男孩天生就是诗人、艺术家,但还是婉拒了他的示爱。
小苏说,在尼泊尔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金发美女或亚洲女孩,由一个尼泊尔男子陪同着,在巴克坦普尔古城、加德满都谷底、喜马拉雅山的徒步路径上,共享甜蜜芬芳的二人美景。只要你愿意有艳遇,随时都可以找一个“贴身保镖”或护花使者,这样的“爱情”与罗曼史唾手可得。
小苏的朋友香港女孩豌豆去徒步了4天,回来后敲开她的房门,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坠入情网了”。原来女孩徒步的向导是个长发帅哥,一路上帮她背着20公斤重的背包,为她缝走坏了的凉鞋,拉着她的手■过山间的溪流,在没电的夜晚唱“飞离离”情歌给她听。
“人们相遇,爱情发生”是尼泊尔年轻人中最流行的一部片子《情祸》中的一句台词。可是,英国女孩Susan却告诉了小苏一个悲情故事——她和一个尼泊尔男孩结婚一年了,现在她需要回到英国去工作,但她的丈夫却始终无法拿到去英国的签证。“我眼看着她站在面对翡娃湖的露台上伤心、落泪、消瘦、痛苦,经历着生死离别,但签证官会轻易相信这段有着真正爱情的婚姻吗?”
有趣的是,在加德满都住下不久,苏媚还同她的塔克发生了一次冲突。当时她下了一个很大的订单,准备往上海发货。可是打开包装检查时,女孩惊讶地发现货品不仅数量差了一大截,连颜色、花样等都与订单不符。想到国内的客户还在等着要货,她急得直哭。
正好这时,那位塔克走过来,苏媚将所有的气全部撒到了他头上,指着他的鼻子大声数落。塔克被她的阵势吓住了,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恐惧,立即吆喝着让手下的人重新选货装箱。后来,他坦诚地对苏媚说:“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大脾气的女人,尼泊尔没有!”后来苏媚才知道,对方根本就没有欺骗她的意思,是他手下的伙计拿错了货。
不过塔克确实给她帮了不少的忙。比如有尼泊尔“国刀”之称的廓尔喀弯刀,在中国市场上十分抢手,利润往往有好几倍。可是这种刀因是不是正品及上面镶嵌的宝石不同,价格也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相差很大。
廓尔喀军人使用的弯刀,在刀身底部会有小小的V形凹痕,可以将拔出后刀身上的鲜血导引,以免玷污刀柄;而且刀套背面应有两把小刀,是用来削东西去皮的。假的廓尔喀弯刀到处充斥,如果不是绝对的内行,根本无法做这种生意。
塔克把其中的奥秘毫无保留地教给她,使苏媚的货在国内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2008年春节前,北京一家大公司一次就从她这里以每把1.5万元的价格,进了300多万元的货,作为商务礼品送给高端客户。让女孩美美赚了一笔。后来上海一些喜欢收藏的房地产老板,也从她这里买了不少极品货,有的一把就要几十万元。
巧打“限售”牌,4年赚千万
2008年春天,苏媚和朋友一起到距首都200多公里的翡娃湖游玩时,来到风景如画的巴比村,她就舍不得走了。这里的天空是湛蓝的,没有都市的喧嚣与奢华,只有野花、清新的空气和无邪的微笑。古老的村落中央有寺庙,民居的门窗有精致的苏笼木雕花装饰,在古朴中透露出另类的乡村艺术气息。晨雾中走来头顶水罐的少女,鲜红的纱龙间挽着长长的发辫,亚里安人种特有的优美的脸部轮廓让人一见难忘……乡村外近处的田野,远处的青山,更远处的雪峰,层层叠叠,逶迤交错,淡紫色的薄雾似轻烟般缭绕在山谷间。
一瞬间,她被这个美丽的“桃花源”所陶醉。后来干脆租了一个四间房子的小院落,折合人民币不过200多块钱一个月。由于经济极不发达,导致当地人个个都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不少人都是优秀的手工艺人。村里女人也爱美,这里没有护肤品、化妆品售卖,却有各种自制的替代品。洗头发的是一种黑色的膏剂,是用一种树脂糅合了花瓣后用力捣出来的,用了以后不但头发干净头皮清爽,还有一股浓郁的香味萦绕不散。还有彩妆品,用一种叫“红蓝”的花,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捣,滗去黄汁后,再阴干处理,稠密润滑的鲜红脂膏就成了。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就很好看。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拍在脸上,不仅鲜艳,而且甜香满颊。有趣的是,后来苏媚把这种纯天然的东西弄到上海,没想到却备受时尚女孩们的青睐,其价格比品牌货还贵。
苏媚很喜欢尼泊尔那种浓烈花哨的服装风格,随便一件民族绣衣,大红大绿中金线若隐若现,充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居民们都把生活用品当艺术品做:一块小小的头巾上,恨不得缀上20种不同的纹饰。小块的挂毯不仅图案有浓郁的南亚风情,而且精美绝伦;一个普通的山鹰雕塑,更是磨了又磨,直到浑然天成一般才罢手。
这些力求尽善尽美的手工作品,都是要留给后代的。当地不管是嫁女儿还是娶媳妇,聘礼和嫁妆都是长辈一手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而每个嫁做他人妇的女子,在婚后就会马上开始为自己的后代准备婚嫁用品——用十几二十年的光阴去打磨雕琢,预备下的那些东西已经不仅是物品,也成了感情的载体。在当地,爸爸是必须自己动手给女儿做出全套首饰作为陪嫁的,那些金的镯子银的头饰蕴含着一种原始的大巧若拙的美感。这种手工艺品太珍贵了,在感动中苏媚发出这样的惊叹!她决定将从这里收购的东西,在国内采取限量销售,无论你多么有钱,每人只能买3件,而且件件价格不菲。
这些尼泊尔金银饰品,上面都刻着梵文标志,而且件件个性十足。无论银项链或纯金的发饰、脚链,绝对保证花式不同款。一旦发现雷同,马上令工匠大刀阔斧地改动,确保唯一性……没想到因物以稀为贵的缘故,每次只要一到新货,她上海的“尼泊尔风情”店里,总会被白领们挤得水泄不通。一些绣花披肩等,在一天之内就会被抢购一空。
由于生意异常火爆,有不少人开始给苏媚打电话要求加盟。就这样,短短几年间,她的加盟店一口气开了150多家,遍布北京、深圳、广州、武汉等城市。
现在苏媚的总资产已达1000多万元,中国市场巨大的手工艺品需求,为成千上万的尼泊尔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尤其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妇女,每天坐在家里就能赚到数目可观的人民币。这使苏媚在当地成了一名传奇商人,并先后受到多位尼泊尔议员及商务部高官的接见。
现在浪漫的苏媚正在写一本书——《陶醉南亚“伊甸园”》,书中详尽记录了她在尼泊尔的经商和爱情经历,文字非常优美。估计明年春节前就能与读者见面,届时我们可以了解更多有关这位80后海归女孩的传奇故事。
(本文独家采写,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上网。)
编辑 / 孙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