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人
2010-12-29杨晓安
中国科技教育 2010年4期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桥梁已是现代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桥梁集历史、民族、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于一体,现在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我国是桥梁类型和桥梁分布最多最广的国家之一,小到乡村的一座木桥、石桥,大到现代化的特大型公路桥,给人们带来交通便利和经济的腾飞,目前我国的桥梁建设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桥梁对中学生来说它既蕴含着诗一般浪漫的故事,又是都市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更是凝聚科学技术力量美的展示,学生对它充满着好奇和惊讶。为了使学生能零距离地接触、认识和欣赏桥梁,展示桥梁设计中建筑设计相关的技术知识,我设计了“培养创新的人才,造就未来的工程师”活动方案,希望能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与技术、艺术与文化、历史与经济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而且通过围绕桥梁相关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启迪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技术素养。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培养了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教育效果。同时,本方案将促使辅导教师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贯穿教师自我提升、科研一体化,学科交叉整合,走科技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
1 总体目标: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服务于社会,多渠道的培养有用人才。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校科学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2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促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作风和高尚的爱国道德情操。
3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动手设计与制作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初步具备一定工程设计素养的专业能力。
4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基本的技术知识,审美知识、人文知识,写作知识。
5 持续发展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比赛中逐渐加深对桥梁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网络博客交流自己体会,能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伟大壮举,加深对自己生活的城市以及祖国的热爱。
三、活动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1 活动对象:本校高中学生为主,兼顾本校的初中生、感兴趣的学生家长以及本校的教职工中的爱好者。
2 活动人数:高中两个年级500~1000人。
3 组织机构:以副校长领头,教学处主任、学生处主任、组织领导、学校各科组科长、年级级长、班主任、通用技术老师负责具体实施。
4 活动需求分析
(1)中学的技术素养教育是国家赋予新课标崭新的课题
中小学阶段,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方面人才基础性、关键性时期,也是实施技术素养教育的关键阶段。提高中学生的技术素养成了我国对基础教育的一个迫切且必需的要求,新课标中第一次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并把该课程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综合项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家对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
(2)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设计并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是教师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关键。设计有关桥梁的探究活动,能够把课堂延伸到活动中,改变原来老师课堂单纯的灌输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把学生课题研究获得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促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
(3)推动学校科技活动向前发展的需要
学校科技活动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部分,科技活动年年开,自身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寻求新的元素和亮点,本系列活动无疑会给学校科技活动带来新的血液和动力,丰富学生的科技文化生活。
四、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1 活动总体规划
本系列活动将围绕“赏桥”、“析桥”、“做桥”、“BOLG桥”的线索开展。
活动一:“赏桥”,通过举办有关桥梁摄影展的比赛来推动。
开展时间:2009年7月-2009年10月
活动二:“析桥”:通过举办专家专题讲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基本技能培训,让学生从科学性、知识性、技术性角度来深入了解桥梁。
开展时间: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活动三:“做桥”:通过举办“纸质桥梁模型设计与制作比赛”来推动。
开展时间:2009年12月
活动四:“BLOG桥”:建立桥梁相关的博客网站。
开展时间:2009年7月~2010年1月
通过以上系列活动,使得学生由桥梁欣赏外观阶段,逐渐过渡到对桥梁包含的丰富科学性、技术性的知识探究阶段,并把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桥梁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实践让知识得到提升,最终通过“BLOG桥”反馈和共享自己所得,从而把对桥梁的探究方法延伸到更多的学科,获得更大的成功。
2 活动的难点与重点
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掌握一些较为复杂的技术知识,并把课堂所学物理、语文等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难点:
(1)实际工作中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和各种突发问题的处理。
(2)如何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应用到活动中?
(3)在活动中如何达到各项培养目标?
五、活动过程和步骤
活动一:赏桥(2009年7月~2009年10月)
1 目的要求
通过拍摄桥梁、加工桥梁、欣赏桥梁的一系列活动,对桥梁所包含丰富的文化、历史、经济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
2 具体方案
(1)于暑假放假前(2009年7月)发布摄影比赛信息,方便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拍摄照片。
(2)制定参赛作品要求:
①摄影作品:无论数码与胶片相机,均要求冲印为8寸规格,统一上交到指定地点,并在照片背面贴纸片注明。
②参赛作品需注上贴切的名称,提交电子版。
③注明参赛选手年级、班级、姓名。
④注明拍摄地点和时间。
⑤为配合照片应给予相应的文字说明,介绍拍摄创意。
⑥作品同时发布到学校的网页上。
(3)评选细则
①学生可以在学校网页上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投票。投票结果可以作为评分一定依据。
②邀请学校专业摄影教师进行公开评分。
(4)评比结果在学校公共栏和学校网站同步公布,并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
3 小结
本活动旨在通过桥梁摄影比赛提高学生对桥梁的兴趣,加深了解桥梁相关的文化、历史、经济等相关知识,为以后的活动做好铺垫。
活动二:析桥(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1 目的要求
有了上面摄影比赛活动的铺垫,学生已对桥梁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萌发了对桥梁更多了解的欲望,此时正是举办桥梁知识专题讲座的最好时机。
2 具体方案
(1)邀请有关专家举办桥梁建筑专题报告会。
(2)对学生举办科学研究方法、建筑模型设计基本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3 培训具体项目见表1。
4 指导一部分学生对广州市及其周边的各种桥梁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填写调查报告。
活动三:做桥(2009年12月中旬)
1 目的要求
通过活动二学生具备了进行桥梁探究和设计的基本技能,需要通过动手来实践自己所学知识,本活动主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具体方案
(1)发布“纸质桥梁模型设计与制作”比赛信息,鼓励高一、高二的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自己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海报样本如图1所示。
(2)比赛详细规则样例
华附第一届结构设计大赛
(桥梁模型设计与制作)比赛规则
本次比赛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评判:外观、结构、自重、承重。
外观(30%);结构(30%);承重/自重(40%)。
1 外观评价方式具体见外观评价表。
2 结构评价方式具体见结构评价表。
3 承重与自重根据实际情况记录。
4 参加比赛的桥梁模型比赛完后留下参加学校公开展示。
一、比赛加载办法
1 加载前先称自重,精确至0.1g,天平由组委会提供。
2 加载方式
(1)模型加载矿泉水,两瓶为一个单位,(一个单位重:635g×2=1270g;铅笔重:35g),并应可使承重架在跨正中(或评委指定的位置)静止停留不少于5s。每次增加份额为一个单位。
(2)按同等条件自然公平原则,模型应能承担一定程度现场条件实际偏差(如台面不平、加栽偏心、自然风等随机条件),由每组两名成员按照现场设备条件自行加栽。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可再加载一次。组委会现场人员只协助安装作品。
二、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属模型桥梁失效
1 模型无法按照现场条件正确安装就位:
2 因模型的部件障碍或变形过大或模型发生破坏等原因,使得测试不能顺利进行,或者是虽然能够承重测试,但是桥梁发生重大变形的:
3 评审委员会认为超出正常允许情形的其他失效情况。
三、评分标准
1 外观和结构分值总和前36名获得决赛资格,再根据承重/自重比排定最后名次,如承重/自重比相同者,根据外观和结构总和分高者获胜。
2 如模型有不符合竞赛要求的项目参照外观和结构评分细则执行。
(3)挑选高二各班的科代表以及高一的部分认真负责的学生作为本次比赛的裁判,保证高一、高二裁判的比例合理。每个项目需经过自重测试、结构评分、外观评分、承重测试四个部分,具体结构、外观评分细则如表2、3所示。
(4)成绩统计及其换算,把上面收集的结构成绩和外观成绩录入电脑,在电子表格中进行分数的统计。分数统计样表如表4所示。
(5)公布比赛结果,颁发相应的奖品和证书,以对优胜者进行鼓励。
3 活动总结
桥梁模型设计比赛,关键在对现场的引导和由学生组成的裁判团发挥的程度,如裁判团碰到有疑问的时候,需由老师出面加以指导,整个过程中,学生得到完全的互动,这种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学习机会大大增加,老师是整个活动的导演,只需宏观的控制整个局面,活动便能很好的开展。
活动四:BLOG桥
1 目的要求
本活动旨在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探究的成果,便于进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家长与学生的互动、社会各界网友与学生的互动。使得这个平台成为知识探究、学习交流、亲子活动的主要阵地,让探究活动得到持续性发展,并延伸到其他的学科。
2 具体方案
(1)本活动与“赏桥”同步开始,每个参加桥梁比赛的项目都需在网站开博。并把自己研究与设计制作的体会及时交流到BLOG。
(2)本活动设置几个奖项:“华附最佳桥梁博客”、“华附最佳人气博客”、“华附最佳设计博客”、“华附最佳图片博客”(见表5)。
(3)本活动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主要是学校师生的了解,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内、外网站宣传:校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校公告栏宣传,还可以与其他科组和部门比如信息技术科、语文科组、政治科组、历史科组、地理科组、学生处、教学处等进行合作丰富博客网站涉及的知识,人人都可以参与博客,并可以进行推荐。
(4)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登记阶段;第二阶段为大众评议阶段:第三阶段为专家组评议阶段;第四阶段为颁奖阶段。
(5)主要考查的部分
①博客的主题与文章的质量:是否与桥梁相关,博客是否经常更新,第一篇文章是否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单位时间(每周)内的平均文章数量。
②处理语言的能力:如果博客文章的语言可读性较高,给人以阅读上的快感,语言幽默风趣,这些都将增加该博客获奖的可能性。
③博客页面呈现,信息组织优劣:博客页面内容呈现的美观性。
④交流与互动:对最新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是否积极参与其他博客的交流,即对其他博客的引用或摘录。
(6)活动将于2009年12月结束,但博客活动将继续,该博客同时还可以参加第二届桥梁活动。
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预案
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预案见表6。
七、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
1 收集各个活动的作品、方案说明书、照片、文章等总结分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桥梁四照片作品和制作作品收集整理在学校进行公开展示,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师生关注,着眼于未来。
3 所有活动和作品的照片发布到BLOG和学校网站。
4 BLOG反映探究活动的过程。也可以是学生技术素质提高的成长记录。
5 精选部分适合进入课堂教学的方案、做法、内容、形式、评价方式等为通用技术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累积资源,并作为学校科技活动的借鉴,带动更多的教师投身科技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提高教学水平与设计活动方案的水平。
6 学校科技节活动的重要环节,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每年有所变化。
八、课题评价
评价主要基于几个部分:
1 桥梁模型设计活动中,每个项目在设计制作完桥梁后需编写桥梁模型设计说明书,对桥梁的结构、外型创意、草图、材料、承重、自重等进行详细介绍,高二年级结合通用技术课程先在班级内部进行初评,选拔优秀的作品参加学校的决赛;高一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
2 在现场进行桥梁模型测评过程中,每个项目组需推荐一位学生为主陈述人,规定的时间内介绍自己的项目、分工情况、研究收获等。
3 BLOG上的探究记录直接作为评价项目。
4 桥梁摄影展示,观众和评委对优秀作品直接投票打分。
九、预计活动方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有关桥梁的探究与设计制作活动。让学生自己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发表自己的感受、看法和创见,并通过动手的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想法和收获融入和体现到成功的作品中,探究活动中重点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初步学会研究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协作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感受到技术的魅力,技术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雄心壮志。
十、申请者实践活动方案的有利条件
1 本人在中学长期担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积累了相当的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近几年指导的学生创新项目多次在市、省、国家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宋庆龄少年儿童创造发明奖、全国发明展等活动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2 本人积极研究新课程通用技术在我校的开展,并把技术课程融入到学校的常规活动中,“纸质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已经正式被学校定为科技节活动的固定项目,本方案也是此项活动的指导。同时为了更好的开展类似的活动,在学校的关心下成立了通用技术和创新活动基地,开设了“创意设计与制作”和“摄影兴趣组”选修课。
3 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给予我们活动的重要支撑作用,我校教育理念是“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至于硬件条件我校各项教学环境相当优秀,并长期与高校的专家、研究所、院系等保持紧密的联系,学校对本活动相当重视,已把该活动定为科技节的传统项目。
4 经费开销比较小,适合在更多学校推广,预计经费5000元左右,主要用于奖品设置和调研活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