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单元同步辅导
2010-12-29樊战杰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0年6期
[知识梳理]
一、我们崇尚公平
1 如何理解公平。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分担自己该做的。公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2 公平的重要性。
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公平是维系良好合作的重要前提,是社会的稳定器,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3 失去公平的后果。
失去公平,会使人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会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4 如何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要敢于并善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5 公平与合作。
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二、我们维护正义
1 走进正义。
正义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正义的制度,其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2 正义的重要性。
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3 正义的行为。
(1)含义: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2)对待正义行为的正确态度:表示赞赏、崇敬,充满向往和追求,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
3 非正义行为。
(1)含义:在社会进程中,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
(2)对待非正义行为的正确态度: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3)非正义行为的危害: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4 维护社会的正义。
做有正义感的人,自觉维护社会的正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5 正义与公平。
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难点分析]
1 未成年人要见义智为。
未成年人身体和心理尚未成5233d882db861fac3b38201cb936f4d98d324431a2c7b6944961a2bbe56d45d3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当遇到非正义或危险情况时,应用智慧来斗争或保护自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公平的相对性。
公平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如果我们以理性的目光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就不难发现,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平。因此,我们需要理智地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并掌握应对之策。
3 辩证地认识公平和正义的关系。
(1)联系: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2)区别:公平的判断标准是,看责任与利益是否一致,权利和义务是否统一;判断行为是否正义,要看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典例精析]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2/BpPhfdBNBmiRrCHwbAszAg.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2/8pBHmqETSUgtPkQb2AqiAh.webp)
例1
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我国将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其目的是 ( )
A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义制度的理解情况。解答本题时,一些学生容易把正义的制度同精神文明建设混淆在一起。完善正义的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则需要从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人手,其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新人”。因此正确答案是B。
例2
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选项有( )
A 帮助隐瞒过错
B 考场上帮助他人作弊
C 举报亲属的犯罪行为
D 以学习重要为由拒绝参加集体劳动
解析:此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认识和判断情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反之则是非正义行为。仔细分析备选项,不难发现A、B、D项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C。
[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1 下列行为中属于非正义行为的是( )
A 新闻记者小李把王某翻越人行道栅栏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
B 路见歹徒行凶,军人周某上前制止
C 张医生眼见路边的病人危在旦夕却熟视无睹、匆匆离去
D 70岁的王老汉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把自己的五个孩子告上法庭
2 对于右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城乡差距过大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
B 我国应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缩小城乡差距
C 城乡应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D 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 2010年初,广西公务员考试试题泄露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广西相关部门承认泄题,这也成为全国第一起被证实、获承认的泄题事件。两名涉案人员已于2月25日在哈尔滨市落网,3名官员遭停职检查,此外,201人接受审查,培训机构负责人也被刑事拘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公务员考试是严肃的事情,泄题事件的相关人员都将受到刑罚处罚
B 公务员考试出现泄题事件,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陸
C 公平总是相对的,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现象
D 我国在考试保密制度建设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4 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备受关注的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将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侵权责任法首次提出死亡赔偿“同命同价”的规定。这表明( )
A 生命是无价的,所有的生命都是等价的
B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实现绝对公平有了法律依据
D 所有法律都必须经过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才能实施
5右图说明( )
A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B 官员家属受到照顾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C 就业机会分配不均,违背了公平原则
D 要解决图中的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就业者自身的素质
6 2009年我国依法严肃查办职务犯罪。全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2439件,涉案人员达41531人,件数比2008年减少3.3%,人数增加0.9%。突出查办大案要案,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191件、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175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70人,其中厅局级204人、省部级8人。这表明( )
A 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B 我国积极打击职务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 职位越高越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D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手段
7 财政部统计数字显示,10%富裕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10%最低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在城镇,20%的高收入户的财产是20%的低收入户的8.9倍;在农村,20%的高收入户的财产是20%的低收入户的6.7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B 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结果
C 这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 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力度
8 “一两百太寒酸,四五百刚够数,千八百才算酷”这句流传在校园中的关于压岁钱的顺口溜,反映了少数中学生的攀比心理。在生活中,我们中学生要( )
A 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 增强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
C 积极消费,为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D 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
9 做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
①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
②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人格
③为朋友不顾一切,两肋插刀
④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⑤经常给人取外号
A ③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 对于手机淫秽色情信息,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偶尔浏览
②坚决不看
③参与传播
④积极举报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2010年中国城镇化提速,不仅成为拉內需、调结构、促发展的新引擎,还有利于破除城乡差别。让公民享受平等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有人认为,这样就能实现城乡之间的绝对公平。
对此,请你进行辨析。
12 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正当人们准备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候,在杭州,一名正值花样年华的大学生杨济源,在与小偷英勇搏斗时不幸被刀捅伤,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光荣牺牲。生前,杨济源在所写的文章中这样说:男人可以没钱,但是不能没有责任。2010午1月,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青联授予杨济源“浙江青年五四奖章”。
(1)请简要评价杨济源同学的行为。
(2)杨济源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如果遇到和杨济源一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13 某人大代表在对我国10个城市40多所高中的调查申发现,大约有1/5的学生通过交赞助费和择校费进入高中;城市重点学校的择校生比例最高,为25.2%;此外,还有65 5%的学生通过动用社会关系进入高中。
(1)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面对材料中的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3)要改变材料中的状况,你有什么好建议?(至少两条)
参考答案:
一、1 C
2 D
3 B
4 A
5 C
6 B
7 B
8 D
9 D
IO D
二、11 ①公平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②我国进行户籍改革,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③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之间在经济、教育、卫生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只有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城乡之间在经济、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差距,加强制度创新,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12 (1)他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他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值得我们学习。(2)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伸张正义、勇于承担责任。(3)可以先稳住小偷,记住其相貌,悄悄跟踪,了解其去向,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13 (1)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渴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之间师资力量悬殊;目前的升学和就业压力过大;我国的相关法律不健全,对教育管理不力等。(2)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助长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3)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均衡教育资源,严禁设立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教育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维护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正义;家长应该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