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天地 吞吐大化
2010-12-29瞿学鸿
世纪人物 2010年2期
魏来五道:
魏来字逴志,号五道,先祖北京顺义,南移湖北沔阳,生于江西南昌,5岁随父江西著名书法家魏大愚先生临池习书,至今五十余载。江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国立东京学艺大学院书法美术教育硕士,后师从小木太法,韩天衡。曾任江西中医学院医古文讲师,现为旅日爱国华侨,任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院长,兼任江西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中国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诗书画院艺术顾问,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副会长兼日本分会长,日本《国际名人》杂志社董事长兼《关西华文时报》总编辑,日本汉方食养生研究会会长。魏来五道先生曾先后在中国多省市,港澳台地区及日本、欧美等国家举办个人书画印系列展或参展,并多次获奖。书画作品被宁波天一阁,江西省博物馆,深圳市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及日本等国外博物馆收藏。2007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魏大愚魏来父子作品选》八开大画册,作品以水墨花鸟和书法为主,笔力雄浑,力透纸背,格调高古,自作书画诗印文溶为一体,充满文人画高雅不俗之大气与书卷气,倡导大朴不雕,真金不镀的美学哲理,是现代水墨写意国画“情境哲理画”创始人,被专家誉为“当代八大山人”,“中国回民海外书画第一人”。
2009年12月5日云淡风轻,微寒尚暖,云南红土高原上的春城昆明仍四季如春,毫无雪花的踪影与严寒之胁迫,依然从容。位于昆明市石林县的世界著名的石林旅游胜地,与往常一样中外游客来往如织,上亿年前形成的石林奇貌如石笋,似石笔,象石杆,排石梭,聚石墙,错落有致,聚散有度地耸立在海拔2000米高的景区,让人们永久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无穷,吸引着海內外络绎不绝的热爱自然奇观的人们。
是日也,旅日著名爱国华侨,东京中国书画院魏来五道院长应中央电视台《云岭和声》摄制组特邀,以蓝天白云,石笋林山为背景,用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气概,吸万古高原之豪气,展书法艺术之魅力,抒人文精神之华彩,吐天人和谐之气韵,现场创作大幅书法作品。
十时许魏院长带上碗粗大提笔,被轿车专程接来,一下车,面对祖国如此壮丽魁伟之山河,放眼四望,移步换景,真是心旷神怡。魏来五道先生心潮澎湃,豪情焕发,立即以《云岭和声》四字顶格,口吟七绝一首:
“云绕石林风绕湾,
岭前万物蕴心间,
和中有动精神焕,
声振九天好河山”
《云岭和声》电视节目是中央电视台与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庆祝云南解放六十周年大型献礼纪录片。石林县委宣传部张鹏翔副部长在摄制组王全胜主任的策划下,一早就在石林景点现场安排好了画案画毡文房四宝,邀请魏来五道院长现场挥毫实演。摄制组杜静副主任的亲自倒墨扶纸,魏院长在十八平方尺的大宣纸上,饱蘸笔墨,如行云流水般写下了上述的诗词大中堂,但见得到天时地利人和灵气的作品,字型伸缩自如,字态左揖右让,用笔活灵活现,抑扬顿挫,龙飞凤舞,好象把书法家的灵魂精气神全部物化在纸墨之中了,真是涵泳天地,吞吐大化。他写完了最后一笔就象屏心静气地演奏完了一首“天人合一”的交响乐,博得大家一片喝彩。
然后杜静副主任又帮着铺开了一张十八平方尺的大宣纸,魏院长用他右手臂从小绑过铜尺练习悬腕执笔的童子功,乘胜前进,乘风破浪,一气呵成,负重若轻地写了一个特大“佛”字,因大笔先蘸足了清水又蘸满了浓墨,所以在一以贯之的运笔之下,自然呈现出水墨淋漓尽致,浓淡枯湿浅深的有节奏的韵味变化,使大佛字有筋骨血肉流畅,气韵生动的美感。他采用了日本书道界少字数派作品的形式,却摈弃了日本书家非中锋用笔的浮薄,坚持不懈的运用了中国书法千年不变的中锋运笔传统,让大小线条似屋漏之痕,转折如折釵之股,有力度特厚重,力透纸背,富有圆浑雄劲的弹性和生命张力,笔墨独具神韵,让人叫绝。
最后魏院长应邀用四尺宣纸题写了《云岭和声》的行书片名。其书风用魏碑行笔入木三分的厚度力度,以二王(指王羲之父子)遒劲灵动行书为基础,揉合宋四家特别是米元章行书风樯阵马的点划笔法,形成自有特色的风格。
中央电视台著名摇臂摄影家张士君老师聚精会神,激情贯注地投入工作,用伸缩旋转操纵自如的长臂摄像机,从东西南北和上下六个方向,俯摄仰拍,侧照平摄,时而近镜头特写,时而远镜头取景,感情投入地将这些精彩的背景与现场一一摄入镜头,成为永久的定格与连续的画面,今后必将把这些天人艺术和谐统一的华彩时刻呈现给广大观众,充分显示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为迎接2010年元旦到来,在丑牛恋恋不舍走,寅虎栩栩如生来之际,九三学社中央决定举办迎新小型笔会。迎新笔会在2009年12月28日于社中央5楼举办,由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邵鸿教授主持。应邀参加笔会的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叶培贵教授;旅日爱国华侨、九三学社资深社员、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艺委会主任、东京中国书画院长魏来五道先生;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杂志执行主编洪亮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邱才桢博士;九三学社书画院范建宇画家和九三学社中央书法家王文英、昝建军、蒋成华、李小麟等。
邵鸿副主席原是南昌大学副校长兼九三学社江西主委,他首先向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韩启德主席介绍新朋友魏来先生是1982年底入社的老社员,是九三学社江西省委员会筹备组三位创办人之一(注:当时筹备组长是江西省科学院长廖延雄教授,副组长是江西大学薛士良教授,秘书长是江西中医学院魏来讲师现任东京中国书画院院长。1983年12月他们三人参加了九三学社社员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邓颖超、彭真、许德珩等的接见。1984年魏来调去深圳工作,积极参加了早期深圳九三学社的活动。1987年去日本留学,是旅日著名爱国华侨,1990年创办在日中国书画篆刻家联盟任会长。2007年四月在中国驻日大使馆王毅大使亲自支持下,大使馆武官徐京明少将,赵军副武官,文化处陈峥一等书记官莅临《东京中国书画院》更名成立酒会,魏来先生任院长至今。)魏院长还带来了他的两本八开大画册《魏大愚魏来父子作品选》《魏来五道之艺术世界》赠送给韩主席,邵副主席与各位专家,并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大家首先恭请韩主席,邵副主席开笔挥毫,但两位领导十分谦虚,说要看大家先写。后众社员商定,欢迎老社员新海归的魏来先生第一次参加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的活动,就请其先开笔。魏院长推辞不过,就从社中央笔筒里取了一枝兼毫提笔,即席挥毫,一气呵成,写下行楷对联:
“品格自超梅以上,交游宜在竹之间。”
韩主席不仅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著名医学科学家、院士,也是功力过人的书法家,对书法艺术非常懂行。他看见魏院长取出生笔就用,挥洒自如,夸奖说真是功力非凡呀。魏院长乘兴题上韩主席大名,赠送韩主席并请教正。
然后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教授用行书写下了横披“书茶一味”,粗细腾挪,别有韵致,自成一格。洪亮书法家也写了“志诚如神”四字,笔力遒劲,字如其人,他还是西泠印社社员,治印颇有功力。社中央宣传部长王文英也是著名女书法家,她则写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名词篇,反映了其高度文学修养与书法功力,真是人书具美,德才兼备。邱才桢副教授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书画鉴定博士,他擅长八大山人字体,写了两张条幅,体势开张,风格骀荡。范建宇画家用偏锋中锋交错运笔,浓淡枯湿变幻莫测,写出了水墨荷花,格外高雅动人,之后大家恭请韩主席题字。
韩主席看得高兴,脱去外套,濡墨挥毫,先是为范建宇的墨荷题写了“荷塘清色”四字,接着,兴致勃勃地写了四尺整纸的大行书“引达于寅”迎接新春,笔守中锋千年古法,力透纸背,反映了良好的书法训练和不凡的功力。他又背写了“滚滚长江东逝水”词,八平方尺的行草书法,龙飞凤舞,一气呵成,让大家看得目不转睛,赞不绝口,一起鼓掌。
最后邵鸿副主席动笔。他提笔书写陆放翁的七绝:“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用笔沉着稳健,不露锋芒,书卷气息飘逸在字里行间中,读后让人振奋精神。
真是:
“九三学社英才多,
画意诗情溢九河,
稳健金牛功满走,
虎年更唱凯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