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
2010-12-29徐俊
人力资源 2010年10期
编者按
今年七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使“安全管理”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当安全事故成为企业频频失火的“后院”,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再也不法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安全事故是企业无法承受之重。
安全就是制度
在美国特拉华州的白兰地河畔,可以看到杜邦早期黑火药工厂的遗迹。和其他工厂不同的是,所有作坊的门窗都是面向河水的。其他三面的围墙由很厚的石块砌成,而朝河的一面和斜屋顶的部分则采用薄木板。据说这样建造的目的是,一旦发生事故,可以把冲力引向河面的方向和屋顶,减少对后面家属区和仓库的影响。
在公司成立的第一个100年里,杜邦主要是一家火药制造商,特殊的行业造就了杜邦对安全的重视。杜邦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出安全条例的公司。1812年它就明确规定:进入工场区的马匹,马蹄必须都用棉布包裹起来,以免马蹄碰撞其它物品产生明火引起火药爆炸;任何一道新的工序在没有经过杜邦家庭成员试验以前,其他员工不得进行操作等。杜邦还是美国第一家为员工提供保险的企业。
杜邦公司拥有一整套安全管理体系。杜邦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严守十大安全信念
●切事故都可以防治;
●管理层要抓安全工作,同时对安全负有责任,
●所有危害因素都可以控制;
●安全地工作是雇佣的一个条件:
●所有员工都必须经过安全培训;
●管理层“必须”进行安全检查;
●所有不良因素都必须马上纠正:
●工作之外的安全也很重要:
●良好的安全创造良好的业务;
●员工是安全工作的关键。
杜邦坚持安全管理以人为主的信念,并制定了一套十分严格、近乎苛刻的安全防范措施。正是这些苛刻的措施,令杜邦的员工获得了安全。
在杜邦全球所有机构中,均设有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人员。这些专业人员与在各部门中经过严格培训的合格安全协调员,共同组成完整的安全管理网络,保证各类信息和管理功能畅通地到达各个环节。同时,杜邦依靠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及操作规程,使全体员工都参与危险的识别和消除工作中,保证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00多年来,杜邦公司一直把安全作为发展的根本保证。尽管杜邦不断在世界范围扩展业务,其核心价值观也在不断丰富,保护环境、最高标准的职业操守、尊重他人与平等待人等观念陆续加入进来,但注重安全与健康的核心价值观始终被摆在第一位。我们对安全的理解是:安全具有显而易见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制度或培训课程,安全更是与企业的绩效息息相关。在杜邦,安全是习惯化、制度化的行为。
“胆小”的杜邦
在这种安全理念的影响下,杜邦的员工养成了很多习惯:他们上车后的第一件事永远是系好安全带(不分前后排);不使用的笔尖永远向内;停车一定是车头向外;员工出差一定会选择公司的合约酒店,因为这些酒店的安全设施好,而且会选择比较低的楼层,这样即使发生火灾也有时间逃生……有人说杜邦的员工都比较“胆小”,其实这都与杜邦的安全教育分不开。
曾经有一位杜邦的老员工出差,入住旅馆后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寻找安全通道,并实际走了一遍。之后便把手电筒、护照等重要物品放在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结果当晚真的遇到了火灾,警铃一响他迅速从安全通道撤离,他是前几个安全跑出酒店的人,而且还带着自己的护照。像这样的例子在每一次杜邦的安全会议上都会被大家分享,即使在其它会议上,也会专门抽出5分钟来分享安全经验。
在杜邦,如果员工想开私家车上班,拥有驾照并不是唯一条件,他们还要通过公司的驾驶课程。课程分两个阶段,一是学习防护性驾驶的理论、技巧,比如如何安全经过公交车站等:二是学员要载着培训师实际走一段路,这段路包括上下高速路、经过闹市区等等。只有通过了考试,杜邦的员工才可以开车上下班,或从事公务等,而且以后每年还要再参加一次回顾性课程。杜邦的工作安全不仅强调8小时以内,甚至扩展到8小时以外。员工在工作8小时之外的交通事故、因体育运动伤害导致不能上班或者对工作有影响的事故都要报告,这被称为“与工作相关的工余事故”。这些事故经过调查找原因,同样可以吸取教训和经验。
安全理念实施靠领导身体力行
在杜邦全球CEO贺利得(Chad Holliday)每天的工作中,有两份报表是必看的:第一是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实践业绩,内容包括截止到当天的安全、环境、职业操守和平等待人等事故的发生率,与去年同期、与上个季度相比的变化。第二才是公司运营业绩数据。
杜邦的安全问题始终被最高层关注,这是杜邦的安全文化形成的基础。杜邦安全理念实施靠的是领导的身体力行。公司里如果发生安全事故,第一个需要负责的是管理团队的直接领导。所以,杜邦工厂的厂长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巡视工厂,看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没有不符合规程的操作,也包括员工走路是否在安全区域内,是否佩戴头盔、防护眼镜、耳塞等。
同时,杜邦的安全理念还体现在许多细节上。如在工厂设计施工时,会根据工厂使用化学品的工艺流程特点,计算出厂区的主体建筑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即使一旦出现事故,隔离带也可以保证居民区的安全。
以前,杜邦不同部门会针对自己的特点来做培训,比如财务部门培训道德操守、透明管理:人力资源部做人员发展机会的培训;SHE(安全、健康、环境)部门培训在生产过程中如何避免发生环境安全事故。在2009年,杜邦将有关核心价值观的培训进行了整合,并且把培训师从领导层扩展到中层管理者,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最高层提出的安全要求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推进的。
在杜邦,员工被雇用的先决条件是认同杜邦的核心价值理念。每个员工的入职教育都包括价值理念的培训,而且杜邦还用员工自己的力量来传播安全理念。杜邦公司内有一些“民间”组织,其中就包括“员工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员工都必须参加。会议通常根据当时热点话题来探讨安全,交通安全、雨天安全、行车安全都可以成为话题。
杜邦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力争工伤事故、环境事故、职业道德操守违规事件、职业病发生、对待员工不公平的事件发生均为零。选择这一绝对化的目标,就是要告诉大家,任何事故都是不可接受的,在达到“零”之前我们都还有空间去努力。当大家了解、接受、认同这个目标,看到自己和大家实践一起达到目标时,信心就会建立起来。
杜邦安全培训体系
杜邦拥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安全培训体系。公司安全培训队伍遍布世界各地,把杜邦的安全理念、安全系统、安全管理,形成了安全产品——全套DuPontTM工厂安全系统,在各地推广。该系统包括五大内容:工作场所安全、人机工效、承包商安全、资产效率和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计划培训。杜邦公司开发了一套杜邦应急响应方法(Du Pont Emergency Response SolutionsTM),培训学员应急响应的能力、应急响应方法,以及检查现有的应急响应计划是否合适。这是一种灵活、客户化的培训,配有装备全新仪器的培训车,并且开发了一个桌面培训模型(“Response City”),用于模拟研究事故情况,讨论事故情况下的合适应急响应。
●STOP(Safety Training Observation Program)培训:STOP是DuPontTMI厂安全系统的一个部分,主要培训现场安全观察和现场交流的能力。通过STOP培训,使高层管理者、高级安全技术员、基层管理者成为有技能的安全观察员,具有辨识风险的能力,能够提出有力的预防和整改措施。杜邦的研究发现,引起损失工作日事件的原因有96%是由于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只有4%是其他原因,只要通过STOP培训,就可以在工作区域内评估出所有不安全行为,理论上讲伤害率可以下降96%。STOP培训非常注重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和实践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除此以外,杜邦还非常重视对过程/危险物质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过程危险分析;过程安全和风险管理;HSE人员的资质培训等。
杜邦的国际安全管理资源中心,专门从事安全运营和培训业务,现已发展成集咨询、培训、解决方案于一体的专门服务机构。杜邦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建立了杜邦分部,2004年又在深圳成立了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的安全评价公司。该公司主要推广杜邦的安全理念和经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产品设计、生产、应用的全过程进行安全评估,提供解决方案,涉及到工作场所安全、应急响应、人机工程学、承包商安全等方面,帮助客户配备“安全阀门”。
独特的成本考虑
从杜邦的安全业绩看,成绩是惊人的。杜邦安全业绩号称有两个10倍,一个是杜邦的安全记录优于其他企业10倍;另一个是杜邦员工上班时比下班后还要安全10倍。杜邦深圳独资厂从1991年起,因无工伤事故而连续获得杜邦总部颁发的安全奖;1993年,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创下160万工时无意外,成为世界最佳安全记录之一:1996年,东莞杜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荣获美国总部的董事会安全奖。美国职业安全局2003年嘉奖的“最安全公司”中,有50%以上的公司接受了杜邦安全咨询服务。
对安全的投入在杜邦应该不少,那么怎样看待这样做所付出的成本问题呢?杜邦认为对安全和环保投入是不算成本的。公司一直强调:安全和环保做得好就是业务做得好。
杜邦的安全部门有一个冰山图。露在水面上的一角代表事故发生需要付出的伤亡补偿、新员工聘用培训的费用、合约不能按时完成带来的费用等,而在水面下的则是社区、客户、员工、员工家属、政府部门、媒体对企业声誉的怀疑,以及这些疑虑对公司市值的影响等等隐性成本。后者通常是前者的10倍1所以,如果我们通过前期投入和规范把露出来的冰山一角免除了,就等于免去11倍的成本投入。
2004年,出于商业目的,杜邦设立了安全咨询业务。希望通过为客户提供安全咨询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水平。如果这些客户需要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条件,就可能为杜邦的材料科技带来潜在业务。安全咨询部门最初的案例是在美国,帮助航空公司来改善安全运营情况,之后陆续扩展到其它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
2006年,杜邦安全评价(深圳)有限公司成立。这种安全评价首先向客户介绍杜邦的安全业绩,如果有合作意向,杜邦的团队将对客户进行实地评估,找到存在的问题,撰写评估报告,在得到客户认可后由杜邦帮客户实现改进。目前已经有一些中国客户接受了杜邦的安全评价服务。
早期的安全和环境考虑会带来更大的回报。比如,杜邦生产的氟利昂制冷剂,曾在上世纪畅销。但当科学证实它会影响大气臭氧层时,杜邦全面停止了该产品的生产与使用,并转而开发替代产品,结果杜邦率先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这就是杜邦所认为的安全环保是投资,而投资是一定会有回报的。安全是企业的命脉
邓英铠
对企业来说,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布局中,安全生产是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的基础,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的安全生产才是最大的经济效益。今年七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这是继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之后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
安全管理必须坚持日常化
笔者所在的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清河电厂),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安装的第一座超百万千瓦容量的大型火力发电企业。针对电力生产企业的特殊性,公司以“提供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加强安全生产战略管理,优化安全管理流程,细化安全管理环节,实施风险预控,确保公司安全生产长周期的良好局面。截至2010年9月,清河电厂已经连续五年实现安全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在清河电厂,安全思想已经浸入到制度里,安全意识体现到行为上,安全措施落实到实际中。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全员参与”原则,逐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项应急救援预案、处置方案,覆盖到公司全体员工,生产、基建和各管理环节中。安全工作也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机制。把安全工作与员工切身利益紧密结合,以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为切入点,赋予安全生产人性化内涵,提高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心和遵章守纪自觉性,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想安全的良好氛围。
每年年初,公司总经理都会与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与班长、班长与员工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层层负责的责任链条,明确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形成以各部门、各级主管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三级安全网的监督作用,细化安全责任,实行逐级分解、分级控制安全目标的办法。
公司领导班子、各部室负责人,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基层单位班组安全日活动,了解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宣传、介绍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重点,检查、指导班组的安全活动情况,并积极参与员工的安全生产讨论,广泛交流,查找隐患,处理和排除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将基层的困难、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尽快予以解决,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心,避免事故的发生。
针对不同季节发电机组运行维护的不同特点,公司适时开展季节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月、防汛渡夏、防寒防冻等专项安全检查,以及节日期间的安全管理等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年”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活动,周密部署,各项安全检查和活动都能做到有计划、跟踪和总结,突出特色与实效,突出监督与考核,突出整改和落实,使安全管理工作贯穿生产、基建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在全公司范围形成“以制度为准绳,以监督为责任”的良好氛围。
为保障发电机组的检修安全,在机组检修工作开工前,生产技术部门都会制定详细的检修项目计划,分级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监督部门编制《机组检修安全管理手册》,下发到各参修单位,要求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在检修过程中,定期召开全体参修单位负责人、安全员以及第三方监理参加的专题安全工作会议,对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部署、检查与考核。同时,加强检修质量管理,消除设备隐患,确保机组维修后缺陷为零。
为加强外包工程管理,公司制订了《生产工程招投标实施细则》、《发(承)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发(承)包工程审批程序和各方应承担的责任,规范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在发(承)包工程项目签订合同前,对承包方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查,通过签订安全协议具体规定发包方和承包方各自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在发包项目开工前,还建立了发(承)包安全管理备忘录,核查施工技术人员及特殊工种资质,检查施工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对施工队伍进行全员安全教育,进行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交代现场危险点及防范措施,要求施工单位配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过程中,开展安全检查、监督工作,对违章现象及时纠正及考核,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使遵章守纪逐步变为自觉行为,确保安全施工。
基建工程的安全管理始终是困扰电力生产企业的难题。由于工程场地狭小,施工单位多,作业人员多,人员素质及安全意识和能力不一,高空作业、起重作业、交叉作业,危险源多且分散,这些都使基建工程的安全管理难上加难。针对基建工程的特点,清河电厂与工程公司、监理公司、各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文明施工责任书》,划分责任区,落实施工单位、监理公司、工程公司、发电公司安全责任人。为突出风险管理,基建安全委员会每月组织人员进行危险源评审并公布“施工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评审发布清单”,防止机械伤害事故、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防止土方坍塌事故、防止脚手架垮(坍)塌事故、防止火灾事故等是基建工程重点工作,每周均有安全监控重点。发电公司、工程公司、监理公司安全监督人员坚持日巡查,周联合检查,月考核评比活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安全评价为企业上好保险栓
为全面系统地识别在安全管理、生产设备以及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清河电厂运用安全评价手段,查明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有效遏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公司每年开展安全自评工作,编制年度安全评价自评报告。对在评价中查出的问题,各责任部门及时完成整改,对技术性复杂、施工难度大、设备无法停运等原因,暂时无法整改的项目,制定出监控措施,落实专人定期检查监控措施执行情况。
如在2010年4月19日,公司安全评价工作期间发现,9号炉炉水循环泵电机温度偏高。炉水循环泵是直流锅炉汽水循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在机组停运期间,对过滤器、电机腔室和冷却器进行多次冲洗,但电机温度偏高现象没有消除,最后采用强制补充冷却水的方式维持运行。公司各级领导、各专业技术人员对9号炉炉水循环泵存在的隐患高度重视,数次进入现场实地考察,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最终将电机温度偏高原因锁定在机械部件磨损上,最后决定送往生产厂家检修,避免了自行盲目维修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通过开展安全评价自评工作,公司能够全面评价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现状和设备健康水平,查出问题,及时整改或制定整改计划,实现超前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不放过”的闭环管理
清河电厂坚持“四不放过”,形成安全事件的闭环管理。将企业内、外部典型事故案例编成教材,用事故教训推动整改工作,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不断改进和创新事故调查处理方法,加强安全事件预控分析,明确各级事件启动程序,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对每一起事件都进行认真分析原因,查找不符合项、制定预控措施,落实责任并跟踪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2004年发生过的一项安全事故的处理分析过程,来了解清河电厂的闭环管理。
事故经过:2004年9月16日9时许,燃运部3段输煤栈桥头部东数第4扇钢窗西侧半扇因合页焊口发生断裂被大风刮落,砸到途经这里的一名检修工颈部及肩部,造成其颈椎外伤。
分析事故原因:燃运部运行值班人员在交接班和巡回检查中,没有认真检查钢窗,检修公司燃运分公司对所属钢窗没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致使该钢窗合页开焊的缺陷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在大风吹摆的作用下掉落。而深入分析发现,该钢窗是2000年由木窗更换为实腹钢窗,而外观检查见该钢窗合页连接未按制作工艺进行铆接,却采用焊接方式,而且焊接质量差,焊点接触面小,留下了事故隐患。
暴露问题:一是发电公司燃运部输煤段值班人员,没有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及巡回检查制度中有关规定,对所属区域钢窗存在的缺陷和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并汇报:运行班长没有结合当班天气情况布置检查门窗,也没有进行督促检查,暴露出燃运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的问题。二是检修公司工程部、燃运分公司负责人对生产建筑物所属的钢窗分工不明确,责任没落实,没有定期检查、维护。三是原工程发包部门、施工管理单位、施工承包单位,对产品的质量监督、过程控制、工程验收存在漏洞。四是有关设备管理责任人员对生产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特别是对门窗安全检查重视不够、管理不善。五是安全监督人员对生产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存在的危险因素辨识不够,事故预防措施不到位,监督不力。
完善防范措施:首先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检修公司、实业公司相关人员,在事故发生当日各单位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对生产厂房、安全设施、护栏、沟道、盖板、门窗、生产建筑物、漂浮物等进行专项排查,对检查出的92项缺陷和隐患按照责任分工,逐项落实整改,避免人身伤害事件的再次发生。二是认真修订、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有关制度,明确分工。严格执行设备、设施的检查与维护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使类似事故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消除,切实做好事故的超前预防工作。三是增强各级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感、使命感。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使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四是发电公司与各生产部门、生产部门与员工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并实行考核。同时采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方式,促进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提高。
创建良好的安全文化
安全是靠人创造的,大多数事故也是人为造成的。从安全工作的主体看,人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和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事故责任的承担者、事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构建企业文化,创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推动力和强有力的保证。公司充分利用网站、广播、闭路电视、厂报等宣传载体,采取提出合理化建议、张贴宣传标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评比、演讲、事故案例展览、建立光荣榜、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等多种形式,向员工灌输和渗透企业安全观。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好人好事以及上级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紧急救护、消防等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员工安全知识、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
公司在生产和作业现场设置醒目而规范的安全警语、警示标志,特别是通往汽机厂房的天桥内设置安全漫画,对提醒员工遵规守纪保安全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开展“四不伤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受伤害)活动,广泛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在公司范围内形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保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逐步养成“事事、时时、处处、人人讲安全”的良好风气,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的目的,从员工内心深处有效消除事故发生的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