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制度变迁的NK模型

2010-12-29李康杜漪

会计之友 2010年34期

  【摘要】 Kauffman的生物演化NK模型来源于生物进化理论,是从生物进化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数值模型,然而它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领域也具有相应的启发性。由于其在组织系统演化研究上具有普适性,生物演化NK模型近年来被许多管理学者应用到微观组织的变革和策略选择领域中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将其运用于会计制度变迁中进而发展出会计制度变迁的NK模型,仍属鲜见。这在理论上是一次创新,在实践中也具有其实际运用价值。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生物演化NK模型; 会计制度变迁NK模型
  
  一、引言
  
  1992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从此拉开了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完善,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它是我国会计制度国际化变迁的又一里程碑。本次全新的,具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颁布若能有效实施,将全面的改善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即使是在会计制度高度完善的美国,进行会计制度变迁也并非易事,近几年来相继爆出了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更不用说会计准则质量并不完善的我国。因此,如何高效的进行会计制度变迁是值得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制度变迁方式理论和我国会计制度变迁方式
  
  (一)制度变迁方式理论
  1.哈耶克的演进主义理论和诺斯的构建主义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在制度变迁方式方面有以下两种理论:哈耶克的演进主义理论和诺斯的构建主义理论。前者认为:由于人类的知识和信息的有限性,人类实际上不可能设计出任何有效的制度。制度的形成应是自然演进的,只有自然演进的制度,才能形成好的制度。他强调制度是客观自然发展的。后者则与其截然不同。诺斯认为:国家作为一个具有合法暴力和自然垄断性质的机构,处于确立和保护制度的优势地位。合理的制度是国家设计的结果。
  2.林毅夫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
  林毅夫在结合以上理论的基础上,将制度变迁方式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既包含哈耶克的思想,又包含诺斯的思想。所谓诱发性制度变迁是指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得机会时,所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它的最大特点是自发性,因而对其实施是一种自发行为,能够得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遵守。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通过国家干预,由政府合法引致的制度变迁。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制性,因而对其实施也是一种被迫行为。
  (二)我国会计制度变迁方式
  1.发达国家的诱致性变迁方式
  发达国家采用的是会计制度诱致性变迁方式。在发达国家,会计准则是对实践的总结,是建立在成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以及发达的证券市场的基础上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利益相关体都能在准则的制定博弈中积极参与并贯彻其经济意图,与会计准则利益相关的各个主体互相协调利益,在多次的博弈之后最终形成一种均衡的状态。因此,每一类参与主体都能比较明确地知道该规则下参与者们会采取何种行为,会计准则在多次博弈后就逐渐成为一套能够使人们在相互打交道时较为确切地知道他人行为方式的社会契约。
  2.我国的强制性变迁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也迫切需要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实现会计制度的国际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制度变迁基本上采取的是“强制性移植”的方式来进行的,即采用的是强制性变迁方式。这种变迁方式是在政府主导下,采取移植域外成熟市场的会计制度或规则的方式来实现的。那么,移植什么,如何移植,移植多少,以使我国会计制度国际化变迁能够最优的被变迁环境所稳定接受和吸收是值得探讨的。
  
  三、会计制度变迁的NK模型
  
  (一)Wright的适应度景观概念和Kauffman的生物演化NK模型
  1932年,Wright提出了适应度景观的概念,并用它作为研究生物有机体进化的基本框架。适应度景观是通过将基因型(genotype)的适应值分配给基因型空间中对应的点而得到的,由于各基因型的适应值是有差异的,因而就形成了类似“山峰状”的崎岖景观(如图1所示)。适应度景观的谷(valley)对应着基因型的低适应度,而适应度景观的峰(peak)则对应着基因型的高适应度。
  1993年,Kauffman等人提出一个能简练地生成适应度景观的生物演化NK模型。在这个模型中N指的是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总数,K表示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每个基因受到另外K个基因的影响;A表示每个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数量(例如A=2表示等位基因只有两种取值,Xi=1或Xi=0)。生物适应性W与K值的关系为:
  W=1/N{Σwi(Xi,Xi1,Xi2,……,Xik)}(1)
  其中,(Xi1,Xi2,……,Xik)是与第i个基因突变相关联的另外K个基因。生物适应性W为所有各个基因突变对整体生物适应性的贡献wi之和的平均;第i个基因突变对整体生物适应性的贡献wi不仅与第i个基因突变有关,还跟与第i个基因突变相关联的另外K个基因有关。与第i个基因突变相关联的基因对第i个基因突变的影响程度为P。生物演化NK模型的实质就是寻找合适的N、K、P值,使W最大。
  (二)会计制度变迁对生物演化NK模型的借鉴
  虽然生物演化NK模型是从生物进化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数值模型,来源于生物进化理论。但只要其适用的条件相同,其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领域中也具有相应的启发性。将生物演化NK模型应用到会计制度变迁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在会计制度变迁中,由于各项会计准则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复杂性导致会计制度变迁的实际变迁过程具有不确定的自发演化特征。
  2.生物演化NK模型的核心是探讨N、K、P值为何值时,生物组织的目标函数即适应性最大,这与会计制度变迁中寻求变迁绩效函数最大化的分析方法是一致的。
  3.生物演化NK模型近年来被管理学者应用到微观组织的变革和策略选择领域较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将生物演化NK模型应用于会计制度变迁中,仍属鲜见,但此应用有着极强的适应性。(见表1)
  由此可见,合理设计会计制度变迁的方式和变迁路径,使其具有最优的N、K、P值,会计制度的变迁绩效即可达到最大化。
  
  四、基于适应度景观的会计制度变迁NK模型
  
  运用适应度景观概念和生物演化NK模型,同时考虑其与会计制度变迁的相似性,提出会计制度变迁的NK模型,其主要表述如下:
  会计制度变迁NK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假设与每一项准则相关联的准则的数量近似都是一样的;假设与每项准则相关联的准则对其变迁的影响程度也是近似都一样。
  会计制度变迁NK模型的基本内容是:借鉴生物演化NK模型,会计制度变迁的绩效定义为所有准则变迁绩效贡献度的平均值。此时,会计制度变迁绩效AW表示为:
  AW=1/N{Σawi(Xi,Xi1,Xi2,……,Xik)}(2)
  其中,AW是会计制度变迁绩效,即所有各项会计准则变迁对整体会计制度变迁绩效的贡献awi之和的平均;N是会计制度变迁中会计准则的数量;(Xi1,Xi2,……,Xik)是与第i项会计准则变迁相关联的另外K项会计准则;K是与第i项会计准则变迁相关联的另外的会计准则的数量;P是与第i项会计准则相关联的准则对第i项会计准则变迁的影响程度;A表示每一项会计准则存在的可选择方案的数量。
  一个会计制度变迁方案由N项会计准则构成。本文假设A=2,它表示第i项会计准则可以处于两种制度状态,当Xi=1时表示第i项会计准则处于国际化制度状态,当Xi=0时表示第i项会计准则处于原制度状态。这样,绩效适应度空间中则包涵了2N 种可能的准则变迁配置形式。在一个特定的会计制度变迁中,每一项会计准则不是独立的。因此,单一会计准则对会计制度变迁的绩效贡献度不仅取决于该准则本身,同时也取决于K项与其相关的其他会计准则,K的取值范围为:0≤K≤(N-1)。K =0,表示不存在互动,那么每项准则对制度变迁的绩效适应度贡献值是独立于所有其他会计准则的;而如果环境处于极端复杂的情况,则此时K=N-1,那么每项会计准则对制度变迁的绩效贡献度不仅取决于这项准则,同时还取决于制度中的所有其他准则。因此,一个会计准则的绩效贡献度就取决于K+1个会计准则(自身与K个其他的准则)的变迁结果。
  
  由此可知,会计制度变迁的绩效取决于各项准则之间的平均关联度。各项准则之间的平均关联度主要由以下三个参数共同决定:N、K、P。因此,会计制度变迁NK模型的实质就是寻找合适的N、K、P值,使W最大,依照此解,合理的设计变迁制度中的准则以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进行高效的会计制度变迁。
  合理设计变迁方式和路径,使之有适当的N、K、P值,从而使其在绩效景观图上不断攀爬,直到适应景观图的峰。
  
  五、会计制度变迁NK模型的应用
  
  以下暂以N=3,K=1为例建立模型,介绍模型的应用过程:
  K=1,每项会计准则影响其自身及另外一个准则对会计制度变迁的绩效贡献值。N=3,此时制度变迁方案包括1-3这三项准则。A=2,每项准则有两种选择:0或1。准则1的状态变化同时影响准则1、2的制度变迁绩效贡献值,依次类推。因此,可能性空间(设为Ω)就总共包含了8种准则变迁选择状态,用8个3位编码所组成的集合表示如下:
  Ω={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从形式上讲,一个NK适应度景观模型包括了两个部分:
  i.一个映射f:ω∈Ω→AW;
  ii.绩效景观集合AW:在Ω集上的一个绩效度量标准,此处以准则变迁的适应度值作为绩效指标。
  其中Ω是制度的准则变迁空间,ω是准则变迁的一个解,AW对应着制度在某种准则变迁配置下的绩效,其计算方法为AW=1/N{Σawi(Xi,Xi1,Xi2,……,Xik)}。更一般的说法是,NK适应度景观包含了从方案的任何准则变迁配置ω到AW上的度量标准映射。度量标准所起的作用是利用搜寻配置空间的元素之间具有一个有意义的概念“适应度距离”。由此构建出整个适应度景观如表2。
  方案在进行准则变迁配置时,每次只变迁某一项准则的状态,保持其他N-1项准则状态不变。如:假定某时刻方案的准则变迁配置为ωt,制度变迁的整体绩效为AWt,此时搜索动作将随机改变某一项准则的状态,使得方案的准则变迁配置变为ωt+1,并在对应的适应度景观中找寻到改变准则后制度变迁的整体绩效AWt+1,如果AWt+1>AWt,则方案将选取ωt+1为新的准则变迁配置起点并继续下一步搜索,而若AWt+1  如仍以N=3,K=1为例,当方案的搜索起点选在ω=(000) 时,其准则变迁状态的搜索域为{001,010,011},即为2,3,4点状态(如图2)。同时相对应的绩效景观由表2可知为{0.43,0.67,0.60},准则变迁状态由000变至001时,即由1点变2点时,会计制度变迁总绩效降低,方案将退回000的1状态点,转而搜索010点,此时会计制度变迁总绩效提升,方案将以010即点3作为下一步的起始准则变迁配置进行搜索工作。
  依此类推,搜索完所有准则变迁状态后,得到当N=3,K=1时的会计制度变迁总绩效最高的7点(如图2)。同样的方法和流程,通过改变N、K、P的值,搜索出别的状态下的变迁总绩效最高点,所有最高点取其优,那点对应的解,即为模型的解。根据该点的N、K、P值,设计变迁制度中的准则以及其之间的关系,将会使会计制度变迁走向准确和高效。
  
  六、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会计制度变迁是一个对其中的会计准则不断进行调试和动态演进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其绩效通过在绩效适应度景观上的不断搜索而获得全局最优,从而实现高效的会计制度变迁。因此,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合理的会计制度变迁“道路”,引领制度变迁绩效往上“游走”,直到发现其满意解。本文为了说明原理,仅以N=3,K=1为例,建立模型求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会计制度变迁的NK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找出进行会计制度变迁最优点的N、K、P值,即可以找出进行高效会计制度变迁的各项会计准则变迁的状态配置解,根据此解进行会计准则及其相互关系的设计,即可为我国进行会计制度变迁起到一定预测、指导与参照的作用。Kauffman的生物演化NK模型在引入组织系统演化的同时,还引入了两个变量:Nc和Na,分别表示制度变迁者识别制度中准则数量的宽度与精度。其中,0≤Nc≤N;Na={0.1,0.2,…,0.8,0.9,1.0}。其识别的宽度越大,则绩效的搜索起点可能越高,而识别的精度则主要提供了认知的可靠及正确程度,即认知的精度越高,则变迁者的预测能力越强。然而,本文在建立会计制度变迁的NK模型时为了简化,并未考虑以上两个变量,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是今后继续研究和讨论深入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5-468.
  [2] 明茨伯格. 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马骏,席酉民,曾宪聚. 战略的选择:管理认知与经验搜索[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114-119.
  [4] WrightS. The Roles of Mutation,Inbreeding,Cross Breeding and Selection in Evolution. ProceedingⅪ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Genetics[C]. 1932. 356-366.
  [5] Kauffman S A.The Origins of Order:Self-organ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Evolu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6] LevinHalD A. Adaptation on Rugged Landscapes [J]. Manage-mentScience,1997,43:9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