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民族汽车知识产权
2010-12-29吴建业
中国市场 2010年12期
2009年中国车市风景独好,国内销量超过1300万辆,勇夺世界第一。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去年的出口却大幅下滑,全年不到37万辆,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汽车工业的短板是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模仿痕迹严重!
引子
2009年在遭遇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汽车业实现了新的突破。2010年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权威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6%。以产量多出300多万辆的优势,超越美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在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繁华表象的背后,潜藏着民族汽车企业不断遭受知识产权诉讼的现实。
新规则下的危机
自2001年加入WTO后,先后已经有众多世界著名品牌戴姆勒一奔驰、宝马公司、日本丰田公司、日本本田公司等针对我国民族汽车企业提起诉讼。
频频曝光的知识产权纠纷,以及中国汽车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在技术领域内的劣势状态,将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中最明显的软肋。中国汽车工业目前最大的弱点就是中国汽车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事实上,中国第一辆国产车也是从苏联引进的,中国汽车的技术主要靠引进,在引进方面,有技术转让、仿造,甚至直接抄袭。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1/EZBh7Cz4yGc8xLChAcEAKt.webp)
怎么判断汽车的外观设计包括汽车商标是否是侵权了
2005年开始,以外观设计包括汽车商标这类的纠纷开始宣判和浮出水面了。据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邵明艳介绍:
判别标准 商标是用来区别于产品的服务和来源的。标示这个东西是谁的,这是它的关键作用。你看这个商标近似不近似,侵权不侵权,关键是看消费者最后是否会说我把这一家的认成那一家的了,这就是从法律上判断是否侵权了的一个标准。但是外观跟它有差别。外观主要保护它对于工业产品美感的东西。为什么说消费者有时候除了他的技术、生产厂家各方面因素来考虑,这个车好看我才买它,我开着很拉风,这里面就有影响消费者的因素。这个东西就要保护,保护这种给消费者美感的享受。
最近七八年类似的案件主要是国外企业诉国内企业。在国内中方企业胜诉,在国外是外疗企业胜诉,这种情况很多。这种情况就是相似性很难界定,每个人看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国外外方胜诉,在国内中方胜诉。胜诉的最后结果就是中国的车到国外就不要卖了,因为你在那边败诉了,就不能卖了。外方企业想继续在中国做生意,你就不要追究了。
外观对汽车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很多汽车意向购买调查报告中显示,外观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第一位的。大家首先有好感,再看心灵美不美,如果对外观没有好感,就没有第二步了。就此,经济观察报汽车版主编张耀东也认为:外观是第一位的。汽车造型是第一位的。汽车造型不光取决于美感,还取决于很多结构性及技术性的东西。
由此,我们看到汽车的外观设计不是仅仅用“美观”两个字就可以来作判定的。也可以看得出来对于汽车外观知识产权的界定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中国的汽车设计真的那么难吗
谈到汽车设计的问题,大家都在说,怎么那么难呢?比如,中华和宝马纯粹一对双胞胎,海马汽车和马自达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长春类酷熊抄袭丰田,比亚迪S8抄袭奔驰的SL,比亚迪的后尾部和所有车灯都和丰田一模一样。有网友说,自主品牌为什么就不能设计出中国自己风格的产品?我们中国有那么多文化的积淀,有那么多艺术大家,怎么设计出来的车型就那么像日本车呢?
《经济观察报》汽车版主编张耀东解释说:现在所谓的模仿和抄袭,特别是七八年前是N多因素导致只有一个方法,奇瑞、吉利能够发展起来,这是他们必须要走的路,第一,他们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办法做正向的产品。第二,没有时间,它着急上市。第三,没有信心。花了很多钱,用了三年以上的时间开发一个,万一市场不好怎么办?但是我可以用一年开发十款抄袭的车。很多自主品牌一下子就是很多车。因为它频繁试错。因为开发成本很低,不好卖我就推掉,再开发一个很快。这就变成当时的一个生态链。如果是一个产业起步初期的时候,所谓野蛮增长的模式也还可以。但是十年以后还要这种模式,那就值得商榷了。
多年过去了,自主民族品牌在不断的壮大,希望能够有自己的设计和风格出来。长城汽车的副总经理商玉贵坦言:“实事求是地讲,我们自主品牌的设计走过模仿的路。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和前五六年的事。这种模仿是我们自主品牌初期的状况。日系、韩系的车当初也是走过这条道路。随着它技术力量壮大,他慢慢走自主开发的道路。我们自主品牌也是一样,现在模仿的痕迹已经是基本上消失,尤其是这几年,自主品牌加强了自己的设计团队,在创新研发上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都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每一款车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在长相上,和跨国公司的不一样,和国内其他自主品牌的也不一样。”
随着我们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汽车的份额越来越大,它的竞争力又很强,因为价格方面很有优势。这直接影响了一些跨国公司的销售。因此一些跨国公司状告中国汽车专利技术的案件在前几年比较多。这不足为奇!对待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的专家也好,消费者也好,看待这个问题不要总是戴着有色眼镜,一有纠纷他就先入为主,我们自主品牌又被人家告了,我们谁谁又被人家告了。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人家对我们自主品牌的设计现状和成绩不够了解。我想随着自主品牌的迅猛发展,这种情况将会越来越少。今后有纠纷也会是我们当原告,跨国公司当被告的现象,肯定会有这一天的。
结束语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宣部、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版权局、法制办等24家部委联合举办的“2010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中唯一的中外企业活动“2010中外企业知识产权高层大会”,将于2010年4月25-2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这是中国政府出于保护国产工业和努力自我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持续多年来现以傲人自信姿态向全世界人民交出的答卷。
以各个企业的技术成本和法律保护的成本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来看,我们的民族企业一方面在成长,另一方面法律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能够促进他们的成长。我们衷心地希望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车开遍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中国人都以自己造的车为荣、为傲。我们希望这一天早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