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升值无法解决美国问题

2010-12-29

中国周刊 2010年1期

  已经在6.82上下徘徊了一年多的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新一年中国和欧美等国的争论焦点。事实上,从2003年人民币汇率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来,国内外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论战就没有停息过,时至今日,人民币更多地扮演了政治筹码的角色,大大超出了金融规律本身的问题。
  从数量上看,中国经济虽然增长迅猛,在2007年中国GDP占全球份额还只有6%,2008年由于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GDP占全球份额上升为7.3%,与美国23%的份额相比,仍然较小,因此,不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另外,中国的对外贸易额虽然在迅速扩大,但也只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左右。在美元指数中,人民币占比小于10%,即使人民币升值10%,对美元的影响也只有1%,美国对中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只占其全部经常账户赤字的1/3,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可能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及所谓的全球经济失衡产生太大影响。
  事实上,美国前财长萨默斯与两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伯南克等也都在不同场合指出,美国的贸易赤字主要是由于本国的国民净储蓄率(13%)下降引起的,美国政府的巨额赤字也应对贸易赤字负有重要责任。
  经常有国外政客和学者指责中国长期实行低汇率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换取外汇储备的增加,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中国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决定中国生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也能解决现实的就业问题,这从中国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初级产品或劳动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就能看出。
  作为经济中心的美国在高科技产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但对这些产品的出口有严格限制。而外围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在加工制造业方面有比较优势,在将这些产品出口到美国后却换不回美国的高科技产品,也是造成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个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占我国出口的比重达到40%,中国也吸收了亚洲地区1/3的贸易盈余。这说明在中国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且供应链不断延长。中国吸收了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加工的半成品,在中国进行再加工后,出口到美国等市场,结果是中国得到了就业和贸易顺差,美国获得了利润和贸易逆差。
  对于中国的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并没有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有管理浮动而结束,而是有逐渐深化的趋势。由单纯的汇率升降之争到汇率机制之争,再到实体经济领域失衡之争,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逐步深化过程。
  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美元本位已被正式废止,但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居于中心地位。因此,当今的全球经济依然是围绕美国为中心而组织的——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赤字得以长期延续,就是这一事实的最好说明。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之所以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能够积累如此大的规模,与美国对外负债的收益支出小于美国对外资产的收益密不可分,因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本身就预示着美元资产的预期收益大于美元负债的支出。而净国际债务与经常账户赤字的积累不—样,净国际债务主要受收益率的影响,一国资产价格的变化和汇率波动都会对该国的外部负债产生或正或负的效果。
  实际上,美元贬值是有利于美国的对外资产状况的。在其他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美元贬值会使美元资产升值、美元负债贬值,从而使净对外资产收益增加。到2004年底,美国对外资产为lO万亿美元,占GDP的85%;负债为12.5万亿美元,占GDP的107%。如果美元贬值10%,则将会有相当于美国GDP5.9%的经济总量从别的国家转移到美国,而美国的经常项目账户赤字也只占GDP的5.3%。因此美国的资本效益还是相当可砚的。
  历史上真正成就美元地位的是1930年代英镑大危机时期英镑的大规模贬值,这次贬值引起了其他国家央行的大规模货币替代。而美元汇率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大幅波动,也同样催生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其后欧元的诞生。在经历了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尽管维持强势美元仍然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核心价值。但是,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进程已经启动,人民币国际化也已悄然进行,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石油人民币概念、人民币纳入SDR篮子中的提议等都在不断推进。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在金融危机的时艰还未完全度过之前,维持汇率稳定显然是最好的选择。我们与其讨论人民币到底该不该升值,该升值多少,还不如讨论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来得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