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大曾经的蹉跎

2010-12-29

中国周刊 2010年1期

  风光无限的陈天桥背后,并不乏失败的案例。这些失败或归于战术,或归于战略,B5E有外因,亦有内因。
  
  直到2009年,陈天桥才能做到在公开场合谈论当初的“盒子计划”。
  5年前,他的手下谁反对这一计划,就必须马上辞职;现在,他不得不公开承认自己的失败。
  像“盒子计划”这样的尴尬,陈天桥不止遇到一起。产权纠纷、错失“魔兽”、鲸吞新浪受阻,都是他在迪斯尼梦想的征途中经历的挫折。这正印证了那句老话——鲜花时常伴生着荆棘。
  
  知识产权的纠缠
  
  中国“世界加工厂”的尴尬,不仅仅出在制造领域。
  缺少核心知识产权,仅仅是赚取“加工费”再向外销售,这就是盛大创业初期的尴尬。这种尴尬一直持续到它成名之后,甚至几乎要了它的命。
  按照最保守的估计,2002年,盛大从代理韩国网络游戏《传奇》中捞的钱至少在6亿人民币以上,纯利润超过l亿元。但2003年1月,《传奇》的母公司韩国Actoz公司与盛大产生服务纠纷,并单方面对外宣布:终止与盛大就《传奇》网络游戏的授权协议。之后,盛大和Actoz陷入了口水战中。因为这场知识产权纠纷,盛大几乎面临灭顶之灾,险些错过软银公司对其的4000万美元风险投资。
  “代理模式再成功,真正赚钱的还是别人,其命运永远摆脱不了别人的控制。”《盛大传奇——陈天桥和他的“蓝海”之路》作者张路这样写到。
  2004年,陈天桥掏出9170万美元收购了Actoz公司28.96%的股份,结束了这场知识产权纠纷。
  《传奇》为盛大上了一堂知识产权课,接下来的操作便谨慎起来。《魔兽世界》即是一个例证。
  这一年的4月,美国著名游戏公司暴雪公司的《魔兽世界》最终确定,由中国游戏公司九城取得代理权。而此前,业界普遍看好的赢家应当是盛大。
  陈天桥对此的解释是代理费太高,“一个游戏几百万美元的代理费是物有所值的,但是炒到1000万美元就不对了。”而事实上,九城允诺暴雪公司的代理费用为5130万美元。
  一名业界资深人士的感悟,也许更能贴切地解释陈天桥放弃的原因:国际网游公司的游戏未必适合中国市场。拿到代理权之后如果经营惨淡,则损失过大;如果经营成功,代理权只有三四年,之后国际公司一个抬价,之前的几年就等于给人白白打工。否则就只有放弃代理权。
  遗憾的是,这一次,陈天桥错失了机会。
  《魔兽世界》于2005年6月7日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到2006年,九城的净营收为9.858亿元,其中来自《魔兽世界》的收入达到9.776亿元,占整个净营收的99.17%。其老板朱骏买下了上海申花足球队并口出豪言:“从没想过拿足球赚钱,每年5000万就是来玩的。”
  2009年6月7日,九城拥有的《魔兽世界》代理权到期,其收入随即下跌了94%。但是,过去的三年,它至少从《魔兽世界》身上赚到了lO亿元人民币的纯利。
  
  鲸吞新浪失手
  
  版权纠纷、痛失魔兽,不过是盛大在网游领域的战术失败。真正令其在帝国征途上遭受迎头一击的,是一次资本市场上的惨重失败。
  这次失败——鲸吞新浪受阻,甚至让卸任盛大总裁之后的唐骏直言,是他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
  2005年2月lO日,盛大动用2,3亿美元,从公开市场收购了新浪19,5%的984万股股票,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同时,它明确表示,它将“寻求获得或者影响新浪的控制权,可能手段包括派驻董事会代表”。
  作为中国最大的网游公司,盛大若有作为最大门户网站的新浪平台,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写中国互联网的历史,没有人可以断言。这两家加起来市价超过30亿美元的网络公司,合并的前景一度为多方看好,业界称之为“天作之合”。
  其实,早在2001年和2003年,新浪就曾两次有意主动收购盛大。但均因价格未谈拢而作罢。
  这一次,轮到陈天桥主动发出信号了,但他的突袭式行为被业界贴上了恶意收购的标签,遭新浪反击。
  2月22日深夜10点,新浪董事会抛出“毒丸计划”,全力抗击盛大的收购。新浪的“毒丸”是:在某个人或团体获得20%或以上的新浪普通股,或是达成对新浪的收购协议时,每位股东均将按其所持的每股普通股而获得一份等量的购股权,行使额度为150美元。
  这样一来,盛大只能再购买不超过0.5%的新浪股票。否则,其他股东将有权以半价购买新浪公司的股票。盛大手中的股份将迅速贬值。
  据当年《财经》报道,得知“毒丸”当晚的陈天桥“深感震惊和愤怒”。
  世人周知的后果是,“毒丸”令盛大鲸吞新浪的梦想流产,它付出的2.03亿美元,最终从失败的控股变成了一次成功的投资。
  唐骏事后总结:“我们在收购新浪的过程当中。实现了8000万美金的盈利,但是没有最终实现我们的目的,这让我们非常遗憾,不然的话,有可能让中国的互联网有所改变,但是我们没有改变过来。”
  今天,盛大在网游界面临的最大对手之——网易,靠的正是门户网站的强力推介。而缺少自主推介手段的盛大,依然在艰难地寻找下—个出口。
  
  “盒子”理想破灭
  
  “毒丸”并非2005这一年,陈天桥遭遇的唯一挫折。
  这一年。陈天桥抛出了另一个狂想——“盒子计划”,就是通过+机顶盒,让电视机能用遥控器上网。
  一个“盒子”插在电视上,将把中国的电信和广电两张大网连接起来。它能捆绑新浪的内容资讯、百度的搜索和音乐下载、易趣、淘宝和当当的电子商务、新东方的在线教育、证券之星的金融服务等各种互联网应用成果,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在中国每一个家庭面前。“盒子计划”如果实现,盛大将实现从网游公司到网络服务公司的成功转型。
  其实,在陈天桥“盒子”狂想之前,比尔·盖茨早在1999年便抛出“维纳斯计划”,想在中国做这件事,但没有成功;微软公司另一创始人保罗·艾伦试图在美国做这件事,也没有成功。
  这一思路被盛大几乎全部高管一边倒地否定,他们为此争论不休。“盒子计划”的支持者只有陈天桥自己。他曾手持遥控器对媒体说:“比尔·盖茨一直梦想用遥控器来操纵数字家庭,他失败了;与盖茨一起创建微软帝国的保罗·艾伦也这样想,他也失败了。今天,盛大继续这场遥控器的梦想!”
  针对团队中的异议,陈天桥说:“如果你们现在还有争议,或者内心认为这是一件没有价值的事情,那就马上离职;如果你脑子里想不明白,就不要加入这个队伍。”
  在用这样的“狠话”搞定了全部高层之后,盛大的电视战略正式上马。大半年时间里,陈天桥亲自拜访多家世界顶级公司:英特尔、微软、阿尔卡特、长虹……仅仅几个月之后的2005年春节,整合了多种技术的“盒子”,就作为盛大自己制造的硬件,呱呱坠地。
  经过谈判,淘宝、易趣、携程、当当、百度、证券之星、新浪、博客中国、新东方、阿里巴巴等几十家网络内容和服务供应商,都决定加入到盛大的内容平台中来,为此修改自己的网络战略。前景似乎光明一片,唾手可得。
  不过,与此同时,质疑声四起。在陈天桥看来,质疑的核心不过是两个问题:牌照和版权。
  陈天桥自己的解释是:第一,广电的网络电视是把电视内容搬到网络上,而盛大是要把网络搬到电视里,双方不会发生矛盾;第二,网络的内容已经由诸多部门审核过。如新浪的资讯为新闻管理部门和信产部审核,携程旅行网的内容和服务被旅游部门审核,等等。这样,版权问题岂不是也自行解决了吗?!
  想到了这一点之后,他兴奋得半夜逐个打电话给盛大公司所有的高层。
  事实上,这不过是陈天桥的一厢情愿。盛大想不费吹灰之力占据多年积累起来的l亿多有线电视客户,首先绕不过内容和服务的提供商——广电系统; “盒子”想无偿使用中国电信架设起来的宽带网络,也非易事。广电、电信两大巨头各有各的格局利益,二者自发的合作还遥遥无期,岂能让第三者白捡便宜?
  果然,“盒子”正式发售后不出几个月,2006年4月11日,中国电信就收到了一份来自广电总局的公函,这份公函和中国网通收到的内容是一样的: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电子装置,可以用来与电视机连接播放互联网内容,如‘盛大娱乐’等。……由于存在牌照、版权等问题,请中国电信(网通)及其下属关联公司配合广电,不给违规企业
  以网络支持。”
  牌照和版权两大障碍,并未像陈天桥想象的那样自行消除,对于特殊行业的特殊国情,陈天桥可能过于乐观。于是,这个或许能给盛大带来像网游一样强大驱动力的新产品,刚刚萌芽,便夭亡了。
  直到2009年6月,陈天桥才第一次开口谈“盒子”的失败,称之为“一次未尽人意的战略尝试”。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失败的经历,不会打倒智者,只会激励智者,并使智者更加清醒。
  在经历过几次挫败之后,陈天桥在架构布局上更为谨慎,思路也更为明晰:继续巩固网游主业,并以此为基础稳妥地推进他的迪斯尼梦想。
  这些失败的经历,也没有给陈天桥抹黑。至今,还没有人因为这些案例而公然否定陈天桥的盛大模式,在接受《中国周刊》记者的采访中,诸多业界人士及研究者,都为陈天桥的“帝国”打出了高分。
  这种评价,基于陈天桥的战略及他的激情。他在博客中曾经写道: “丧失创业激情的,不是和我志同道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