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义礼智信为现代社会所急需

2010-12-29阎海东

世界博览 2010年2期

  孔子的思想不只为春秋战国时期服务。礼崩乐坏的时期,社会发展会停滞。
  《世界博览》:据您近几年参与的有关孔子的民间活动,您是否感到了普通民众对孔子思想的兴趣有什么新的变化?
  孔庆东:普通民众确实越来越多地对孔子产生了兴趣,但是基本上属于“朦胧”的兴趣,也没有什么“变化”可言。因为孔子在民众心里的形象始终是一个“圣人”,即使在几十年前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广大人民心里也对孔子没有什么愤恨,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孔子,只知道他是“最最了不起的人”。上边批判,人民就跟着批判;上边弘扬,人民就跟着弘扬。老百姓没有切身感受到孔子有什么坏处,但能够切身感受到孔子的好处,所以总的倾向是拥护孔子的,这种兴趣是长期不会变化的。
  《世界博览》:经历20世纪的巨大变革,您认为当今中国民间还存在儒家思想成长的土壤吗?
  面对西方植入的当代价值逻辑在中国已形成事实,孔子思想是否与当代人已有的生存方式、处境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孔庆东:20世纪的巨大变革,对于中国来说,恰恰可以理解为儒家文化的现代性回归。晚清的衰败,核心的问题是儒家文化的衰败,仁义不存,礼崩乐坏,只剩下了吃人的封建礼教,那不是孔孟之道。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恰恰是要恢复仁义道德。但是这个过程中西方的价值体系侵入进来,有些因素儒家文化可以包容之、消化之,有些因素可以对儒家文化起到补充纠偏的作用,还有一些可能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因素,可能要经过斗争之后被清除。当代人要抛弃那种浅薄的社会进化论,不要总认为社会越来越好,要勇于承认道路是曲折的,有时候社会状况是退步的,有时候甚至是满地野兽。如果孔子的思想跟当代人的处境发生了冲突,首先要想想,是孔子不对还是我们不对。想想之后,可能冲突就自然解决了。圣贤与凡人,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世界博览》:在城市化加速的中国社会。流动、陌生人群中,孔子处理“人与社会”的思想能否普遍践行?
  孔庆东:孔子的思想不只是为春秋战国时期服务的,孔子是总结了他之前的三千年文明史,要照亮后三千年文明史的。今天的种种所谓“巨变”,不过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未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仁义礼智停恰恰是现代社会所必需和急需的。好比一群人到远处去做生意,最急需的恰恰是温良恭俭让。
  《世界博览》:孔子主张的“重义而轻利”,与今天资本时代的价值追求相去甚远。在经济学家看来,效率和利益,永远是资本首要的正当追求,个人生存靠激烈竞争。接受儒家思想,会造成个人发展的倒退和生存上的被动吗?
  孔庆东:资本的首要追求,不能冠以“正当”二字。让资本来主宰人类的活动,开始好像发展很快,但必会由于人的异化和奴化而享受不到发展的成果,人被当成了物的手段。这一点西方的哲学家从康德到马克思到萨特都讲得再清楚不过了。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文化核心,你看影响个人发展了吗?讲仁义、施仁政的时候,都是社会发展最好的时候。礼崩乐坏的时期,发展才会停滞。你所说的那些“经济学家”,其实是不懂经济的“经济学家”,或者叫“畜生经济学家”,他们文史哲不懂、政经法不会,就知道见利忘义、干得出杀父娶母,这样的“学问”还用上大学去学吗?
  《世界博览》:就您的观察,各阶层对孔子思想的兴趣点是否有区别?
  孔庆东:当然有别。统治者总想利用孔子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他们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要老百姓规规矩矩听话。而老百姓则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知识分子总想在统治者与人民中间搞调和——我本人也经常这样,因为我不希望经常发生革命。孔子的思想是个复杂的庞大的体系,容易学习,也容易误读、容易利用。一切伟大的思想体系,可能都是如此吧,不要说孔子了,就是俺孔庆东的思想,当今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明白呢?
  《世界博览》:您认为人性本善吗?承认人性本善,与承认人性本恶,是不是当代东西方世界认识和行为分歧的逻辑起点?
  孔庆东:这是个阐释学的问题。不是先有了一个善和恶的抽象概念,然后我们用来套人性。而是我们如何看待已经存在的人性,就是萨特讲的“存在先于本质”。人性已经存在了,你看一岁的孩子可以抢别的孩子的饼干,也可以把饼干给别的孩子。儒家认为只要是自然的,就是善的,孩子没有害人杀人之心,但是有畏惧怜悯之心。沿着这个发展培养,就是善人。西方也不是确定人就是恶人,但是基督教确认人都有“原罪”,人都是罪人。人活着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向上帝赎罪,所以人的高尚精神追求就被压抑了,所以一面对上帝忏悔,另一面则可以对他人无恶不作。即使最虔诚的基督徒,他一心想的是为自己赎罪,那么他必然是个自私的人,而自私的人是永远不可能被上帝宽恕的,所以基督教的思想是个循环无理数,永远也没有正解,基督教文明就永远在地狱的烈火中相互厮杀。
  《世界博览》:您如何评价电影《孔子》中塑造的孔子?
  孔庆东:我给该片打70分。基本上把握到了孔子的主要精神侧面,把孔子塑造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伟大的失败者。威而不猛,具有全面的人生修养,追求恰到好处的人生境界。不戏说,也不图解,避免了两个极端倾向。有些细节上的问题,是水平不够造成的,不是戏说造成的。我想孔子假如活着,看了此片的话,可能微微一笑说:“还不错吧,孩子们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