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直拍横打新技术应用的个案分析
2010-12-29谷颖
谷 颖
(沈阳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直拍横打新技术应用的个案分析
谷 颖
(沈阳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直拍一直是中国队传统打法,但现在却危机四伏、举步维艰。通过世界大赛实践证明,横打技术创新思路是正确的,王皓、马琳等选手采用该打法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对第47届世乒男团决赛中国对德国队比赛录象的分析,研究王皓、马琳在比赛中新技术应用情况及存在主要问题,旨在为直拍快攻打法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乒乓球;直拍横打;乒乓球技术
AbstractSport Science College,Shenyang Normal Univ.,Shenyang 110034,China
问题的提出
纵观世界乒坛的发展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多数的世界乒乓球冠军为横拍选手所获得,直拍打法面临重重危机。究其原因,乃是直拍单面攻对横拍双面攻,明显攻击力不足。基于此,中国乒坛经过十年艰苦研究,终于形成了符合国情的,中国式直拍“两面攻”技术,即直拍横打技术。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世界排名第一的马琳,第三的王皓,及国外部分优秀乒乓球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10多位有关教练专家。
2.2.2 比较分析法
对王皓、马琳新技术应用情况及直拍快攻与其它打法进行比较分析。
2.2.3 录象分析法
对王皓、马琳47届世乒男团决赛直拍横打新技术使用情况录象分析。
结果与分析(见表 、表 、表 、表 )
表1 王皓对波尔(3:0)主要运用技术得分情况
表2 马琳对索斯(3:1)主要使用技术得分及主要失分情况
表3 王皓、马琳主要实用技术得失分情况
表4 王皓、马琳横打新技术使用情况
3.1 王皓对波尔比赛时新技术与其它技术应用关系及占总技术使用比例情况分析
从表1看出:王皓第一局主要依靠发抢、横打、相持;第二局主要依靠反手横打与正手发抢、接抢;第三局主要依靠正手发抢、接抢、正手相持对冲、反手横打得分。
从表3看出王皓对波尔全部三局55min的比赛中,正手发抢、接抢、反手横打的发抢、接抢、正手相持与横打相持等技术使用分数总和为35,占全部使用率63.64%,成功率为71.43%(使用率是指35次的百分比),这就是王皓取胜波尔的主要原因。
从表4推导出:各技术使用总数 (等于比赛全部分数)为55次,新技术占各技术使用总数的百分率为 (11+8)/55× 100%=34.55%,新技术得分次数占总技术使用总数的百分率为8/55×100%=14.55%。新技术失分次数占总技术使用总数的百分率为8/55×100%=14。55%即:王皓在比赛中每3次击球就有一次使用横打新技术,而每使用3次横打新技术就有2次得分,即王皓每5次击球就有1次靠横打新技术得分。
3.2 马琳与索斯比赛时新技术与其它技术应用关系及占总技术使用比例情况分析
从表2看出:马琳第一局主要依靠发球、接抢、相持和索斯主动失分取胜;第二局索斯改变了战术,成功使用了“突正手、压反手”战术,全局马林正手被突破失6分,正手被牵制后又被压反手失2分,这是第二局失败的根本原因,整个第二局没有使用反手横打新技术也是失败的另一原因;第三局主要依靠发、横打、接抢、相持、索斯主动失分;第四局除依靠丰富大赛经验外,较佳运气及索斯主动“送”分也是取胜的另一原因。
从表3看出:马林对索斯全部四局72分比赛中的发球、发球后侧身抢攻、正手位抢攻、反手横打、接发球抢攻、相持正手对冲等技术的使用分数总和为37,占全部技术使用率为51.39%,成功率为64.87%。
从表3推导出:各技术使用总数为72次;新技术占各技术使用总数百分率为(3+5)/72×100%=11.11%;新技术得分次数占总技术使用百分率为3/72×100%=4.17%;新技术失分次数占总技术使用总数百分率为5/72×100%=6.94%。即马林在比赛中每10次击球中仅有1次是使用横打新技术,而使用8次横打新技术仅得3分,即马林每20次击球仅一次是横打新技术得分。
3.3 王皓、马琳横打新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
从表4看出:王皓使用横打新技术效果明显超过马林,原因有三点:第一,王皓反手不使用正面击球,而是100%使用背面横打,因此无论成败都别无选择,只有横打“一条路”可走;马林则不然,他有反手正面推等技术与背面相配合,认为时机成熟就横打,机会不佳就推挡,其反手“进可横打攻,退可推挡守”,无须冒险搏杀。第二,王皓反手横打技术攻击力很强,可与正手威力抗衡,故使用正手侧身攻的技术就大大减少,如表3所示,王皓的侧身攻拉使用次数较少。马林则相反,其反手相对较弱,则依赖侧身正手攻弥补,故侧身正手攻拉位次数大大增加。如表3侧身位拉次数高达9次,是王皓的3倍左右。王皓从小就进行正面打正手,反面打反手的严格训练,故基础牢靠,习惯成自然,且别无替代;而马林则不同,从小练就的技术是左推右攻,后随着直拍技术的改进,增加了横打,使反手攻击力得到加强。但由于该技术对其而言属“半路出家”,所以关键时下意识使出了自己看家本领——推挡。
3.4 王皓、马琳直拍横打新技术在比赛中应用前景分析
3.4.1 具备的优势
第一,技术优势:首先在前三板有优势。前三板多半是台内或出台不多的球,而直拍握法从生理、解剖学原理分析,其用力及球运行方向不受手腕关节结构、机能限制,持拍手始终处于自然放松体位状态,可以自由做内收、外展等发力动作,而横拍则恰恰相反。另外,直拍是用手指感觉来球,横拍是用手腕感觉来球,故两者敏感度差异显著。其次在步法上存在优势。直拍快攻特点是站位较近,移动范围小,出手速度快,基于这些特点决定它的步法移动轨迹基本平行于球台端线或有较小角度的线性移动为主线;而横拍步法移动的轨迹是左右,前后性移动加弧形移动,其整体移动范围是一个面,故对步法要求较高。
第二,体能优势:首先直拍相对击球动作幅度小,故节省体能。其次,以王皓为代表的直拍横打崛起,使全台3/4依赖正手的格局大大改变。从表3看王皓侧身攻次数并不多,故使直拍移动进一步缩小,较前更加节省体能,利于多回合比赛需要。
第三,心理优势:就直拍左推右攻而言,其击球节奏变化较横拍大,而改进后的直拍横打节奏变化较其它打法更大。由于击球节奏变化巨大,击球后多出现“冷”、“贼”、“变”等现象,让对方难于预测、无所适从,给其心理造成巨大压力,直接影响动作技术完成及回球质量。
第四,反手优势:首先,就直拍左推右攻加横打而言,其反手既能推、又能横打,故在进攻点、节奏变化、攻防转换等反面存在优势。其次,就直拍左横打右攻而言,其反手既能拉上旋、又能拉侧旋,故在旋转强度与性质、节奏变化等方面存在优势。
第五,战略优势:用兵打仗,要求速胜。故兵贵胜、不贵久、兵贯神速。在乒乓球比赛战略、战术上,速胜就能节省消耗,保存力量,以逸待劳。直拍快攻打法恰恰体现了这一战略指导思想。
3.4.2 存在的不足
王皓存在的不足:第一,横打用力存在不足。纵观王皓世界大赛横打使用情况,对欧洲选手较有利,对亚洲选手较不利。究其原因,其反手横打运用时借力成分较大,主动爆发用力成分较小,故当对方变换用力节奏,轻重结合打其反手时,其失误率骤增。第二,横打击球点存在不足。由于横打特殊性决定其既要采用直拍握法,又要象横拍一样打反手,因此在球拍背面的三个手指直接影响球触拍的击球点,稍微控制不好,球很容易打在手指上,增加了击球难度与精度。又由于横打击球时击球点只要较靠前就非常难以回击。其道理是靠前的击球点横打时,手腕必须做近乎极限弯曲内收动作,而这样“极限”的腕关节活动,其关节,肌肉敏感度、灵活性、用力都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回球质量会下降,同样给掌握该技术增加难度,这是王皓横打技术起伏较大的症结所在。第三,腕关节运动存在不足。其腕关节在击球时缺乏鞭打动作,即横打时手腕做背屈、外展动作很不明显、甚至没有。这样做的危害是不利于腕关节灵活协调用力,且极易造成腕关节及周围肌群疲劳。由于不能完成手腕从弯曲内收到背屈外展等动作,因此手腕就不能实现鞭打动作,这就是王皓反手横打借力多、发力少的症结所在。第四,正反手结合存在不足。由于直拍横打时需要大幅度屈曲、内收腕关节,且拇指、食指也随之有相应的内收、旋内动作,故跟正常直拍左推右攻打法选手五个手指握拍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在比赛中正手、反手进行击球转换时,势必要进行握拍手指的换握动作,这一切都是影响击球精确度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正反手击球的有机衔接是困扰王皓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五,侧身位正手攻存在不足。由表1、3看出,王皓对波尔的比赛,仅全场最后一分采用了侧身爆冲。可见王皓过分依赖反手横打。我们应清醒看到,即使反手进攻很好的欧洲选手在比赛中仍大部分依赖正手攻击,王皓虽然反手横打与欧洲选手的反手攻可以平分秋色,但绝不至于主要依赖反手横打得分的程度。
马琳存在的不足:第一,王皓存在的不足与马琳均存在的问题相同(除去第五个);第二,压力下使用横打技术存在不足。马琳练横打要稍晚,因此在关键球时使用反手横打率还较低,如表2、3、4所示;第三,反手技术协调使用存在不足。马琳最初是左推右攻,改进后融入了横打技术。由于横打对其而言既具有威胁的攻击力,又具有一定的失误率,这常使其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就表现为出手不果断,回球较“软”。
3.4.3 改进的方法
第一,从小练习正、反面:从本次决赛王皓、马琳横打使用情况看,王皓明显好于马琳。究其原因即王皓从小练习正、反面,而马琳属于“半路出家”,横打技术动力定型远不如推挡技术动力定型建立的深刻、牢固。
第二,改进球拍长度:如果我们将球拍按科学的比例增长5cm左右,将大大提高背面击球的有效区域,且使背面三个手指的位置远离球拍的中心及重心,对横打技术的使用极为有利。
第三,改进拍柄握法:困扰横打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腕关节屈曲内收幅度太大,影响关节灵活性及发力。如果我们将球拍柄按拇指、食指自然解剖位进行科学设计,使其向执拍手拇指方向倾斜,这将解决横打时腕关节大幅度屈曲内收动作,保证横打时手腕、手指灵活性、敏感性及动力性,且利于背面拍对正来球,增加有效击球面积。
结论
(1)从王皓、马琳近年来,尤其是本届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及当前的世界排名、横打使用等情况证明横打新技术是成功的、领先的、可持续发展的。
(2)从横打新技术在技术、心理、体能、战略的功能方面,以及使用情况来看,该新技术完成了探索阶段到应用阶段的过度,日趋完善、成熟。
(3)横打新技术在训练方式、球拍器材及击球原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1]张博,詹丽来.乒乓球旋转的技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张博.乒乓球步法的技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3]张博.乒乓球技术原理新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Skill of pen-hold backhand attack with reverse surface of excellent Chinese table tennis players
GU Yi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video of China vs Germany in the final of men’s table tennis group competition in the 47th World Table Tennis Competition and researches the new skill of pen-hold backhand attack with reverse surface used by WANG Hao and Ma Lin.The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the skill.
table tennis;pen-hold backhand attack with reverse surface;table tennis skill
G846
A
1672-268X(2010)05-0039-03
(2010-06-13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