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双方误解促进家园合作
2010-12-27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李晓菲
■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李晓菲
消除双方误解促进家园合作
■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李晓菲
家长们说:现在的老师缺乏爱心,对孩子动辄训斥、罚站、罚写字。孩子要是犯了错,家长都得被劈头盖脸地训斥、羞辱一顿。“无论你在外头多么有头脸,在老师面前,你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挨训。”还要给老师陪小心、陪笑脸,生怕惹了老师累及孩子。
老师们说:现在的幼儿园要求老师懂技能,又要做科研课题写论文,还要提高自身,进行继续教育。可现在的孩子难管多了,家长比以前要求高多了。以前老师说什么,家长也没那么有意见。现在谁都可以推门进来,告诉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谁都比你更“老师”。
——节选自一篇网络文章
教育原本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行为。受教育者只有在充分信任甚至热爱教育者的前提下,才能配合教育者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教育者只有对受教育者对象怀有极大的责任心和爱心才能够像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样耐心地教育好受教育者。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重要环境,家园和谐合作目标一致,才能更好促进幼儿的发展。尽管我们现在已经逐步重视和加强了家园合作,但从上面这篇文章来看,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不少矛盾,我们的家园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意性强,计划性差。
有些幼儿园缺乏家园合作的整体计划,难以形成时间上的连续和强化。即使是开展过的活动也往往缺少活动记录、总结和专题研究。在时间上许多家园活动也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段进行,如学期初、学期末与节假日等,其他时间则没有充分利用。
2.单向灌输多,双方交流少。
在家园活动中,有的教师只是采用简单灌输的方法,如仅仅是让家长看园中的黑板、襁褓、宣传栏,这就算开展了家园活动。这样对家长来说,其针对性和实用性难免不强,很难被家长真正接受并内化为教育子女的正确思想和自觉行动。
3.相互挑剔多,彼此合作少。
有的老师说,家长是专门“找茬儿”的,同时还把孩子的缺点归罪到家长身上,认为是家教不好。只讲孩子的问题和不足,却很少与家长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家长认为来幼儿园就是监督老师工作的,有的甚至将孩子出现的一切问题归咎于幼儿园。这样一来,家园双方关系紧张,根本无法进行交流和合作。
造成家园双方的不和谐合作甚至是不配合以及误解,双方都有责任,其中教师要负主要责任。作为教师应该反省是否做到了以下职责:
1.懂得换位思考,对家长真诚相待。
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换位思考,积极听取家长的需求和抱怨,消除传统的“我高你低”的不平等思想。要表现得主动、热情、真诚,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赢得家长的信赖,从而激发家长教育好孩子的责任感和信心,在双方心理上架起信任的桥梁。对孩子要多用肯定的评价,多报喜少报忧。
2.教导家长怎样做一个好父母。
幼儿园可以经常开办亲子教育研讨会,针对孩子们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借此向父母提供一些亲子教育的知识,教导他们如何抚育各个年龄发展阶段的孩子。此外可以设立父母资料中心,提供父母有关的儿童发展、医疗保健、处理教育问题的资料等。
3.设置多种沟通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比如设置电话专线,让父母可以随时向幼儿园咨询。如果孩子有任何问题时,要及时通知家长。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网站,将该园的日程安排、教师名单、各项活动等资料输入网站,方便家长查询。
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做到以下职责:
1.配合幼儿园,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
除了日常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身心健康外,父母应帮助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坚强、努力、有进取心的精神,以及能与他人相处、合作、分享的品质。许多研究发现,这些都是优良学生的特质。具有这些特质的孩子以后上学后,都较能“学得多,学得快”。所以父母宜以此为家教重点。
2.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家园活动。
参与幼儿园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课堂、节目展演等,这是家长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可增加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一方面也表示对幼儿园的支持和关注。另外也给孩子做好榜样,关心他们的幼儿园,关心他们的教育和成长。有研究表明,热心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家长,其孩子以后发展比其他孩子要好。
3.理解教师,积极与教师沟通合作。
家长平时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如孩子有特别情况,应立即与老师沟通,寻求解决方法。另外合作的重点应防患重于治疗,关心与照顾重于责罚。家长也可以向教师和幼儿园提意见以求改进,并以此监督教师和幼儿园的工作。
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这个关键期不容错过。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主要生活环境,教师和父母是影响幼儿发展的左膀右臂。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要互相理解,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合作。教师和家长通过沟通和合作,达成了教育目标的一致,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