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访手记:竞争渠道不能均衡用力

2010-12-27

中国记者 2010年11期
关键词:平面媒体报业产业链

近年来,报业发展新媒体的速度超乎寻常,所发展出来的新媒体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报业成了最具创新精神的媒介种类,都在积极尝试,哪个都要试一试。很多报人认为,报业集团在新媒体领域必须大力投入,投入越早效果越显著,越有可能成功。投入越迟成本越高,成功机会越小。鼓励探索、允许失败。但是,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报业集团在传统报业上赚得的利润被大把地投入到新媒体的不断尝试中,甚至有可能削弱主营业务的发展前景。

因此,报业对于新媒体的渠道竞争不能均衡用力,应有所侧重,根据本报业集团在区域报业的竞争角色和在媒体竞争中的方位,根据报业集团的实力及现存体制机制,根据报业集团的资源优势,发展适合本集团实际的新媒体渠道。杨兴锋说,建设全媒体并不意味着不花精力去经营平面媒体。目前,还是要深耕平面媒体。发展新媒体不是简单地把平面媒体的影响力延伸到新媒体,而是探索一种对传统媒体运营模式的革命、超越和创新。也不是不顾一切,一哄而上,而是根据自身实力,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在于在平面媒体发展到达顶点之前,寻找一种新的替代品,实现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中缺乏话语权的愤怒使很多报社渴望建立自己的新媒体渠道,不再受制于人,甚至希望建立自己的完整价值链条,什么都不求人。因此,在报业运作实践中积极延伸报业产业链条,而不顾自身情况。这种思路也是错误的。

我们首先需要肯定,报业拓展新媒体业务是必须的,在新媒体竞争时代,任何媒体都可以利用新技术、新平台产生新的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延伸媒介产业价值链也是应该,但不能由于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居于弱势,就试图囊括整个传媒产业链,这不符合现代社会大规模生产规律的要求。现代社会,分工越细,效率越高;即使报业集团获得了从内容生产到渠道运营及接收终端等产业链条的所有节点,其导致的效率低下和传递损耗也将严重影响报业集团产品竞争力。更何况,有些时候,即使报业集团使出浑身解数,有些重要渠道依然无法获得,比如手机报的渠道运营节点。

其实,我国报业集团内容供应商的弱势地位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门户网站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是由于现存不够完善的版权制度;移动、联通等渠道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强势是由于寡头垄断的地位;这些都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实现变革。

门户网站仅仅是占据了产业链的某一节点,移动、联通也只占据了产业链条上的渠道环节,并没有占据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没有陷入被动局面。对于报业发展渠道来说,这一点颇具启发意义,关键在于某一个节点上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话语权。报纸新闻网站、电子商务、手机报、iPhone、iPad客户端、WAP手机广告、数字家庭服务平台、社区网站、可视化搜索、电子阅读器、LED项目……所有的新渠道,要想成为报业未来的支柱,关键也在于此。

猜你喜欢

平面媒体报业产业链
探究平面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让平面媒体报道体育赛事“活”起来——以2016年世界单板滑雪锦标赛为例
浅析新媒体时代平面媒体新闻视觉化呈现的现状与趋势
简论基于微博环境的平面媒体新闻采写的若干思考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