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前海口市城市人口的变化研究

2010-12-26张兴吉

新东方 2010年2期
关键词:户数海口市海南岛

张兴吉

建国前海口市城市人口的变化研究

张兴吉

一个地区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城市化的进程,就表象而言,就是城市规模和居民人口扩大的过程。海南城市的发展历史是海南学术界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目前还没有更多的研究成果,造成此种局面的主要的原因是民国时期乃至于今日海南各城市的市政建设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城市建设也未达到其自觉的程度,因而相应的城建资料没有保存下来。鉴于资料的局限,我们对于民国时期乃至于今日海口的规模的资料了解不多,而相对城市发展规模的资料,城市人口的资料相对多一些。比如海口城市的发展从城市人口的增加上,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海口市的人口不足10万人,在广东省还是中等水平的城市;一直到80年代前期,海口市人口才突破20万人;到建省前后,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因而我们将人口数字作为了解城市发展的主要指标研究海口城市化的过程。

海口是近代之后才兴起的城市,也是今日海南岛最大的城市,可以说它百年演变的历史集中地反映了海南岛都市化的过程,也揭示了一个边疆城市向区域城市中心,乃至全国知名城市迈进的过程。因而我们首先将这个城市作为实例,作一个初步的分析。鉴于本文是针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因而文中的海口市人口并不是指海口市辖区内的总人口,而是仅指其城区部分的人口(包括原琼山县的府城地区)。

解放之前海口的人口数字,在各种资料中的记载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历来地方政府没有详细的统计人口数字的原因。因而关于早期海口市的人口数字大多是推测之词。如《中国省别全志》第一卷《广东》中认为,1918年前海口的人口在1万人左右[1]。1922年来海南岛旅行的日本人后藤元宏说:“海口人口有三万,是海南岛唯一的贸易港。”[2]这个数字的可信度不高,因为我们无从知道他的数据来源,估计是来自已经在海口居住了20多年的日本人胜间田家族的介绍。海口市的准确人口数字据《海南岛志》中的记载:“统计人口,约四万五千有奇;居留之外国人,男女共四十余名。”在该书中,1928年海南户口统计表,海口有4502户,45454人[3]。1931年,广东省建设厅组织海南岛实业考察团来琼考察,据次年出版的《海南岛渔盐调查报告书》中在介绍海南的港湾情况时指出:海口港“为海南岛现在唯一之贸易港,人口约有六万”。这里的人口似乎是指海口城区的人口,因为据同书有对“盐灶村”的介绍,说:“盐灶村,系有七小村组合而成,居民约五百余人”[4]。我们知道,盐灶村是海口附近的村落,或者说是海口郊区的村落。由此,可以推知,“六万”是海口市区的人口数字。该书对于海南岛各地的渔盐生产记载比较详细,而对人口数字未必是非常准确的,也只能看作是一般的推测,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资料来源。据《琼崖实业调查团工商调查报告》的记载:“海口市区面积约三英方里,居民四万余人,商店约七百余。”[5]这些数字都是大概的估计,只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

比较准确的统计是1935年许廷杰的统计,海口有4334户,人口51658人,平均每户11.92人。是时海口所辖二镇、六乡,其人口和户数如下[6]:

永安镇(户数1585户,人口20204名)

福安镇(户数635户,人口8584名)

盐博乡(户数179户,人口1967名)

海甸乡(户数387户,人口3983名)

白沙乡(户数437户,人口4662名)

新埠乡(户数387户,人口3983名)

龙英乡(户数97户,人口1175名)

关厂乡(户数627户,人口7100名)

以上述的数字与1928年海口市人口数字作比较,海口的户口数减少,而人口数增多,或许是外来人口增加所至。此外,上述数字中,除永安镇、福安镇的人口数字属城区人口外,其他则是郊区的居民。六乡中海甸乡与海口一河之隔,盐博乡、关厂乡与海口城区也很近,故而二镇和此三乡的人口,似乎可以看成是海口城区的人口。当时海口城区的人口大约在4万人以下。

据田曙岚《海南岛旅行记》的记载:作者1932年来海南岛时,“海口市住民约占四万五千四百余人”[7]6。但他没有说明资料的来源,以及这个数字中是否包括郊区的人口。1934年,琼山县属下划分为11个区,海口所属为第11区。据《海南岛旅行记》记载:第11区辖二镇、六乡,4640户,人口47912人[7]52。虽然各种数字并不一致,但这时的所谓海口人口的统计,包括了所属乡村的人口。可以说,海口市城区的实际居民人口比上述的统计数字要少。据1937年2月海口市公安分局的调查,海口市区人口合计30541人(海甸、白沙、新埠、大英、龙昆、盐灶、八灶等海口市外区域人口未计算在内)[6]51。由此可见,海口市区的人口在抗战前仅3万左右。而城区人口和郊区人口的比例大致为3:2,如果把郊区人口看作是农业人口,而把城区人口看作非农业人口的话,那么上面反映了海口的人口比例中,农业人口的比例过高,也就是说,海口的都市化水平比较低。

有相当多的回忆文章说,日军侵入海南岛之前,海南及海口市的居民大量逃走。因日军的侵入,海口市的许多居民被迫逃亡,其中以商人的逃亡数量最多,他们大多流亡到广州湾,乃至于香港、上海。但同时,岛内各县的人口也流入海口,因而从一些数字上,海口市的人口没有多大的变化。《海南岛建设论》说:在1941年4月前,海口市的人口51462人,又有日本人1785人[8]。《海南岛新志》也引用同样的数字[9]。《海南岛指南》载:海口“全市面积约26平方华里,在日军登陆后,治安得以确定,人口逐步增加,居民已经突破六万人,日本人约三千人,还有若干外国人”[10]。此书出版于1941年11月,所反映的资料数字自然是此时间之前的。《琼海关十年报告》1932—1941年的报告中则说:1941年前“根据最近的人口调查,本岛首府海口拥有人口58177人”[11]。但这些数字都不是准确的数字,大致是抗战时期,流亡人口进入海口,故而人口有所增加。

抗战胜利后,海口市的人口存在恢复性增长,流亡人口逐渐回归是其主因。但海口市经济受战争的影响极大,经济衰退,因而人口的增长并不快。

据1947年的统计[12]:

永安镇(户数4922户,人口27765名)

福安镇(户数2674户,人口14300名)

关龙乡(户数2386户,人口12081名)

秀英乡(户数1011户,人口5855名)

白沙乡(户数1108户,人口5305名)

甸埠乡(户数1156户,人口8575名)

以上合计户数13257户,人口73881人,平均每户5.58人。如以永安镇、福安镇两个镇的人口为海口市的市区人口,其为42065人。此外,琼城镇户数1238户,人口10310人。

据解放前夕当时人的回忆:“现在全市人口,据有关方面统计已从胜利时的5万多人增至7万多人。此外,还有草房多(穷人来海口没地方住就在红坎坡、竹林村、盐灶、八灶一带的空地或填水塘盖草房)、行人多、兵多、找钱桌多、摊贩多、茶楼酒馆多、女招待多、妓女也多。当今的海口可说是在畸形发展。”[13]此时是1950年2月。可以认为,这一时期海口地区人口的增长只是在国民党政权瓦解之前的一种特殊情况而已。

《南海明珠——海南岛》载:在海南岛解放之初,“当时的全市人口8万多,建成区仅2平方公里。”[14]有文史资料说:“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6月1日,成立海口市人民政府。市长符思之,副市长林诗跃。当时海口市人口近十万人。”[15]海南解放之初,在海口、府城地区清查户口,当时的海口人口大约有11万。不过这时的人口数字有些不符合正常的比例。当时对海口市民进行了防疫注射,“以海府为主,进行防疫注射,由6月12日开始,至7月3日止,共注射85765人(男53797人,女31968人),占全市总人数百分之七十七点九(全市十一万左右)”[16]。上述数字中的男女比例为168∶100,男性比例过大,可能是解放军进城及新政权组建,男性军人与干部的数量过多造成的结果。

当然,在解放初这种人口的迅速增长是不正常的,它实际上是社会动荡下的一种反映,即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在海府地区设立敌特机构142个,党政军警特(保)3.1万人,其中将级军官129名”[17]。据有关资料:解放后新政权接受了大量的旧人员,“海口接管了87个单位,完整的41个,不完整的46个,人员6197”[18]。

解放初海口郊区的人口情况,据1952年11月土改时期的统计如下[19]83:

上述记载应是可信的,据同上的资料记载,1953年4月,“完成了市郊18个乡(含办事处)56006人口的土改复查工作”[19]86。据统计,1951年海口市户数16494户,人口103071人,其中包括了郊区的农业人口[20]。两者相减,海口城区的人口应当为47065人,这和抗战前海口的人口数量没有很大的变化。

在1950年7月进行的海口市人口调查中,全市总人口为80130人[21]。因为其中包括了农业人口,市区人口的数字低于这个数字。据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字,海口市所属乡镇有11个,有25829户,人口135337人[22];而据同年8月海口市土地改革后的统计数字,反映在《海口市各阶层土地改革前后耕地占有情况》[23]中,可见全市农业户数7161户,人口54945人,总耕地面积4604.29公顷,约合69064亩。上述全市总人口减去此农业人口数,则全市市区人口是80392人。而此时府城镇的人口大约是8000人[24],则海口市区的人口在7.2万左右,大致与1951年的数字接近。

据《海口市粮食志》,1955年海口市吃供应粮的人数是89000人[25]。吃供应粮的人口数应该与城区人口数是基本一致的,但因为许多居住在城区之外,乃至郊区的企业、机关、学校及其他远离市中心区两个镇的人口也包含在其中,所以两者间还是有所不同,即上述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海口市区居民人口数要低于这个数字。

[1]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原名《支那省别全志》)[M].东京:东亚同文会,1918:2,83.

[2]后藤元宏.海南岛全貌(附录)[M].15.

[3]陈铭枢.海南岛志[M].神州国光社,1933:40,74.

[4]鲍应中.海南岛渔盐报告书[R].广东省建设厅,1932:49.

[5]琼崖实业调查团工商调查报告[M].油印本.

[6]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海南岛.(日文)[M].原文误将盐博乡、海甸乡列为“镇”,现改正。

[7]田曙岚.海南岛旅行记 [M].中华书局,1936.

[8]吉田兼光.海南岛建设论[M].东京大阪屋号书店,1942:44.

[9]陈植.海南岛新志[M].商务印书馆,1949:45.

[10]东亚地理调查会.实用海南岛指南[M].台湾日光堂商会,1941:16.

[11]琼海关十年报告[R].273.

[12]琼山县乡镇保甲户口统计表(3-1-47)[Z].广东省档案馆藏.1947(7).

[13]梁鸿志.海府地区黎明前的点点滴滴:一个中学生的周记和日记摘录[C]//海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海南文史资料:第八辑.南海出版公司,1993:82-83.

[14]余国扬.南海明珠——海南岛[M].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5:54.

[15]林书鉴.解放后海口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状况 [C]//海口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海口文史资料:第十三辑,1997(12):171.

[16]冯白驹.三个多月的工作今后何的任务[C]//广东省海南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冯白驹研究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216.

[17]杜昌圣.剿肃匪特,巩固人民政权[C]//海南文史资料:第八辑.南海出版公司,1993:127.

[18]广东省海南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冯白驹研究史料[C].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210.

[19]梁洪文.海口市郊土改运动大事记[C]//海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海南土改运动亲历记.南海出版公司,2003:83.

[20]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土地改革运动资料选编[C].本文之所以说这个数字是包括了郊区的人口,是因为在该书第763页“海南区人口土地统计表”中有海口市耕地面积“28573亩”一项,表明有郊区农业人口的存在。

[21]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新海南纪事.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11.

[22]中央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人口调查统计汇编[C]:70.

[23]海口市土地局,海口市地志办.海口市土地志[M].南海出版公司,1997:27.

[24]府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1980—1990)[Z].

[25]海口市地方志办公室,海口市粮食志编写组.海口市粮食志[M].南海出版公司,1994:73.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户数海口市海南岛
喜讯 我校古洁老师获海口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国游客的海岛旅游需求时空特征分析——以济州岛和海南岛为例
基于气候季节划分的海南岛气候康养特征探析
中秋之夜
机构、外资“合力”加仓追捧逾百家公司筹码显著集中
海南人为什么说福建话
“早春茶”开采
日本2017年木建住宅开工54.5万余户
安州农商银行
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海口市创办家长学校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