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绘晚霞
——内蒙古武警总队离休干部乌嫩齐的创作之
2010-12-26吴建光
文 吴建光
激情燃烧绘晚霞
——内蒙古武警总队离休干部乌嫩齐的创作之
文 吴建光
1989年,乌嫩齐从武警呼和浩特指挥学院政委的岗位上离休后,以顽强的精神战胜困难,以惊人的毅力走创作之路。在10多年的时间内,他笔耕不辍,努力攀登,先后编著、创作了以反映内蒙古革命武装斗争历史和武警部队生活为内容的电影剧本1部;电视剧本5部;文献片3部;多种题材的书籍20部,达400余万字。除电影剧本外,这些作品均已录制播放和出版。其中电视剧《青山不寂寞》荣获1992年华北地区第五届电视艺术“东华杯”优秀单本剧一等奖和内蒙古第四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蒙古族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纪实》一书获全国优秀图书奖。《草原铁骑》荣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专题记录片二等奖。他本人在1993年出席了武警部队老干部工作“三先”表彰会,1995年被评为武警部队“老有所为十佳”,受到通报表彰。2001年又被评为先进离休干部,受到武警总部表彰。2009年被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离休干部。他还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联委员,内蒙古中共党史学会和内蒙古电视协会会员。现为内蒙古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乌兰夫研究会理事。
人总是得有点事做,才觉得充实。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有所作为,有所追求,无所事事的日子不好过。乌嫩齐走上创作之路是经过思想上的反复考虑之后选择的。离休后,一来自己年岁大了,身体又有病,二来在文学修养上也不是很深,还需继续学习提高。在写作上要有所成就,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与汗水。而他考虑更多的是自己受党培养教育多年,在部队生活战斗了大半辈子,现在离开了火热的部队生活和朝夕相处的战友,要忘却他们很难,心里总感觉失去了什么,很不踏实。特别是他在部队时兼做了多年的党史、军史和革命史的收集整理工作,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接触了许多革命老前辈,他们多数是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养育和成长起来的一代蒙古族优秀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他们的历史功勋和献身精神久久地萦绕在他的脑海,深深地激励着他,使他难以忘怀。他自觉地拿起笔来,想把这段历史写出来,奉献给更多的人,让后人记住他们,学习他们。为此,乌嫩齐走上了艰辛漫长的创作之路。
乌嫩齐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多年来他凭着那股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日积月累,不断丰富知识面,扩展视野。离休前,他只在鲁迅文学院函授学习过一年,是一个没经过专门培训、“半路出家”的业余作者。虽然以前他曾写过,也发表过一些作品,但像写这样一些有分量、有影响的文学作品还不曾有过。因此,摆在他面前的重大课题是要学习新鲜事物,努力提高写作技巧和水平。他甘当小学生,坚持边学习、边创作、边提高。他是个爱书的人,工作期间就购置了大量的书籍,那时只因没有时间读,长年积压在书柜。现在有时间了,他除了写作,就采取博览群书的方法,多读多看,坐着看累了就躺着看……他还订阅了许多报刊、杂志,以了解国内外大事,从中吸取营养,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只有搞过创作的人,才能体会到写作的艰辛与甘苦,特别是对一个年逾古稀、身体有病的人来说更是不易。乌嫩齐离休前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积劳成疾,加上“文革”时受到迫害,患了颈椎病,七节颈椎有六节增生,经常是脖颈、肩膀酸疼,手指发麻,有时头晕目眩。他每天除了早晨走步,上午打网球,晚上看看新闻,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爬格子”上,有时遇上时间赶得紧或思路开阔,总要加班到深夜才休息。1994年秋,正临创作进入紧张阶段,突然病情发作,颈椎增生压迫脑神经,导致左手失去活动功能。住医院治疗尚未痊愈,他就要求出了院,回到家中继续他的创作事业。有些老同志也劝他:这么大岁数了,身体又不好,每天看呀、写呀、跑呀,忙个不停,这样折腾自己划不来。可乌嫩齐认为:人生在世,多少还是要为社会做点贡献,给后人留点东西,生活方能充实,这样度过晚年时光心里感觉舒坦,苦点累点也值得。因此,他努力通过写作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有时为了构思某一情节,与家人都不愿多说一句话,生怕打乱思路。有时写的时间长了,颈椎疼痛难忍,头转动不自如,双手麻木。总队知道这一情况后,专门为干休所购置了一台治疗颈椎病的牵引机。写作中他实在难以忍受时就起来活动活动,吊一会儿脖子,调整一下继续写。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正像人们常说的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就需要一股韧劲,要有一种不做便罢,要做就非把事情做好的劲头。
乌嫩齐有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就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之奋斗。每年春节过后,他总是把自己的写作计划做一安排,即使到外地疗养,也要带上收集来的素材、资料,大部分时间用来完成计划中的作品。电视剧 《裂变》的初稿是他在北戴河疗养时完成的;电视剧 《警官摇篮》是他在杭州疗养时完成的。在完成 《警官摇篮》剧本的过程中,他又到上海、北京等4所指挥学校和总部院校部,与教员、学员等座谈,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经反复加工后终于使这个电视剧本搬上了荧屏。与离休后舒适的生活相比,虽然这样做确实很苦,但苦中有乐。每当他完成一部作品后,内心的喜悦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尤其是得到社会承认,更使他充满信心,增添了无尽的力量,写作时付出的艰辛也就忘却了。
创作是艰辛的,而查阅资料,收集素材,体验生活更是不易,需付出更多的汗水。1991年,为完成电视剧 《青山不寂寞》的创作,趁总队四级军事主官集训的机会,他抽集训时的课余时间多次与基层干部座谈。为使作品贴近生活,更为准确地刻画人物性格,他又来到数千公里外的大兴安岭,深入到一个守护隧道的中队体验生活。这个中队是总队有名的艰苦中队,四周荒无人烟,只有隆隆的火车声给他们单调的警营生活增添了一个难得的音符。官兵们在这生活艰苦、环境恶劣的条件下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这种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乌嫩齐,常常使他彻夜难眠,创作灵感油然而生,作品也一气呵成。这部作品之所以取得圆满成功,是他知兵、爱兵,真切地反映了官兵内心深处的情感所致。1992年5月,受总队首长的重托,他收集编写总队组建十年来的历史长卷 《守护神》,长途颠簸于沙漠戈壁,穿越于雪域高原,深入到大青山北麓,走访了9个支队部分艰苦中队和指挥学校、医院及警犬基地,行程万里路,采写了大量资料稿件。他还查阅了总队组建以来的档案资料,翻阅了报纸刊登的有关文章。书稿完成后,他亲自到武警总部,请武警部队司令员、政委写了书名,题了词。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努力,这部30余万字的历史长卷问世了。
1995年下半年,受中国蒙古学文库编委会的委托,他受领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骑兵史》一书的编纂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他一边拟编纂方案,一边收集素材,在短时间内,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了许多参加过这支部队的老同志、老领导。有些老同志知道他要写这支部队的战斗历程,都非常高兴,主动把各自珍藏多年的资料、照片拿出来供他参考,说他做了一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在编写这本书的同时,他还完成了 《蒙古神骑兵》一书,在自治区50周年大庆前夕,这两本共计70余万字的作品分别被辽宁民族出版社和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为自治区50周年大庆和建军70周年献了礼。
乌嫩齐在职时就养成了严谨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而今从事创作也保持了这一作风。就连每本书成书时的打印、校对他也要亲自过目,这样心里才踏实。出版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骑兵史》一书时,因时间赶得紧,为防止出现差错,他专程来到沈阳协助出版社排版、校对。这本书出版后,受到中国蒙古学文库编委会的高度称赞。同时,这部作品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部填补了一项空白,并受到军史部领导的充分肯定。1996年出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人民解放军人物分册,在编纂乌兰夫上将生平事迹过程中,他改写了14稿才完成。
他离岗休息了,但感到仍能为社会、为后代做些力所能及的有益的事情,是他最大的欣慰。
乌嫩齐的作品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化处理写成的。他主要是创作革命历史题材和部队生活的作品,都是讴歌时代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以兵和蒙古族为主。作品内涵丰富,色彩浓厚,可读性、感染力十分强烈。4集电视剧《贝勒庙枪声》是他离休后完成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这部作品描述了第一支蒙古族抗日武装——蒙骑独立旅的建立和战斗历程。这支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终于走上了抗日道路,并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不朽功勋。内蒙古电视台和7个地方电视台播放后,1990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播放,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电影《二月暴动》、电视剧 《裂变》以及 《蒙古族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纪实》、《傲霜枝》、《虎斯乐的故事》、《蒙古神骑兵》、《一代英豪》等书籍,以翔实的史料,质朴的感情,真实地再现了蒙古族一代有志之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不惜流血牺牲的光辉业绩。
苦中求乐,自得其乐。乌嫩齐把对部队那份特殊的感情深深埋在了心底。因而他离休后不忘用自己的重笔来描绘警营那五彩缤纷的世界,抒发对军人依恋的情感,颂扬官兵在艰苦环境中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安宁,不惜流血流汗、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他先后创作了反映武警院校生活和基层部队生活的两部电视剧 《青春地平线》、《青山不寂寞》,均在内蒙古和中央电视台播放。播放后,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官兵生活上的清苦与甘甜,工作中的艰辛与欢乐,价值上的奉献与富有。特别是反映基层干部默默奉献在深山老林的电视剧《青山不寂寞》,中央电视台一、二套节目连续4次播放,收到了理想的社会效果,受到观众和评论家的好评,对广大青少年和部队官兵教育颇深。他整理编写的《守护神》一书,真实地再现了武警内蒙古总队组建十年来部队建设的艰辛与辉煌。这部长卷依据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流淌,记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场面。读着昨天的历史,那艰辛让你流泪;看着今天的现实,那辉煌让你激动不已。如今,它重现于读者面前,为那段历史存照,这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乌嫩齐有晚年无闲年,他充分利用晚年的时光,惜时如金,紧握弘扬共产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彩笔,为党的事业树碑立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辛勤耕耘,为他永无止境的追求努力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