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市地震应急工作讨论以应对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为例*

2010-12-18

地震科学进展 2010年12期
关键词:花莲厦门市厦门

卓 群

(厦门市地震遥测中心,厦门 361003)

引言

2009年12月19日21时02分,台湾花莲海域发生了6.7级地震。这是台湾地区2009年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福建全省普遍有震感,福州、莆田、泉州、厦门等沿海地区震感强烈。厦门市地震局按照《厦门市地震应急预案》相关工作程序,及时开展了应急处理工作,确保了社会的安定稳定。

文章总结此次地震应急工作的经验,也对厦门市地震应急系统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讨论。

1 2009年12月19日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的基本情况

2009年12月19日21时02分,台湾花莲海域(23.8°N,121.7°E)发生了 6.7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 km(图1)。据台湾地震部门监测,截至12月20日共监测到余震155次,最大的一次为20日上午10时12分的4.9级地震。

地震位于台湾东部地震带上,该地震带是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直接碰撞的地带,也是我国地震活动性最高的板间地震带,历史地震多为主余震型或双震型。

2 厦门市应对台湾花莲6.7级地震的应急处理过程

2.1 地震定位

厦门市地震遥测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台湾花莲海域发生6.7级地震后,值班人员迅速定位,在10分钟内将定位结果以手机短信方式传达到本单位其他人员及厦门市其他相关部门。

2.2 快速集结

接到定位短信后,厦门市地震局全体工作人员快速集结。随即,厦门市地震局启动有感地震应急预案,召开应急工作部署会,按照预案的分工和要求开展应急工作。

2.3 震情研判

各前兆手段及测震资料相关负责人员利用数字化遥测台网及水位、水氡、电磁波资料进行震情会商,并与福建省地震局取得联系,协同在厦地震部门(包括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福建省地震局厦门地震台)进行资料汇总、分析,认为:地震发生主因是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所致,由于震中位置就在板块交界,本来就是地震相当频繁的地区,本次地震是地球运动释放能量正常现象,未来不排除发生较大余震的可能,但此次地震距离福建省较远,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图1 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2.4 发布信息

精确定位和震情信息发送至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后,市政府领导批示:在厦门电视台及时滚动播出地震信息。厦门市地震局网站也及时公布震情信息。

2.5 处理谣言

震后一个小时,手机短信及互联网上出现谣传。

主要的谣言内容和应答大致有以下两类:

(1)针对“根据国家地理学家刚刚发布的最新消息,地震带将会在今晚分裂,估计将在凌晨1—5时发生强震”谣言,应答内容为: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应力集中超过岩石抵抗力破裂而产生的,地球上的地震带是一个应力挤压带,地震带分裂发生地震是不科学的说法。

(2)针对“此次地震的震级达8级,福建将发生5级地震”谣言,应答内容为:根据中国地震局发布的信息,此次地震震级为6.7级。大地震过后余震的发生都是在大地震附近地区,不会在相距几百公里外的福建发生5级余震。按照防震减灾法,只有政府才能发布地震信息。

2.6 科普宣传

地震发生后,《厦门日报》、《厦门晚报》记者及时赶到厦门市地震局,就此次地震的详细信息和情况进行采访,对市民进行科普宣传。厦门电视台也制作了一期“面对面”直播,解除群众的担忧,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3 讨论

厦门市历史上并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记录,目前,厦门市有感地震主要是受周边地区地震的影响,其中大部分为台湾地区地震影响。总结此次有感地震处理全过程,在掌握震情、判断趋势、科学决策、信息发布方面做了较为妥善的处理,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1 如何保障与政府相关部门通信畅通

政府在地震应急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通过媒体建立起整个社会的沟通渠道,以保障应急和救助工作顺利进行,切实提高减灾实效[1-2]。厦门市地震局采用发传真和专门架设与市委、市政府值班室以及110指挥中心的直通电话的方式,确保了震情第一时间传达到相关部门。以上通信方式对公众通信网络的依赖性太强,在真正破坏性地震来临、公众通信系统瘫痪的情况下,如何确保通信畅通有待商榷。卫星通信方式具有不受陆地灾害影响的特点,是否应该考虑配备卫星电话作为应急之用?

3.2 如何保障网络信息发布渠道畅通

此次有感地震发生后,由于访问量过大,民众反映无法登录地震局网站,广大市民无法及时获得地震信息,不利于稳定社会秩序。针对这样的情况,是否应考虑自建服务器,同时与云服务提供商签订云服务协议,在突发情况下启动云服务,以应对突发的访问流量,并为此付费。此外,还可通过短信平台及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快速、权威的地震信息。

3.3 如何完善现场通信方案

如何将地震现场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到指挥中心是地震应急工作的关键。几次有感地震发生后,针对市民反映的灾情及宏观异常,厦门市地震局均派出人员赴现场查看拍照,然后将照片带回。这样就存在以下问题,即技术人员在现场无法判断的情况必须回来后通过会商才能给出结论。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地震应急现场工作的快速信息传递提供了新的可选平台[3-5]。是否应考虑组建以无线宽带和有线宽带相结合的连接方式,由 GPS卫星定位系统、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视频终端等设备组成的现场通信系统。此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现有公众通信网络存在瘫痪的可能,可以考虑构建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作为备份方案。

3.4 社区应急准备和社区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

社区应急准备主要包括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地震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厦门市已组织过多次联动单位的地震现场救援演练,但社区应急避难及自救互救演练组织较少。国内外多次地震救灾实践证明,大规模地震救援在1~2天以后才能开展,而救人的最有效时间在72小时以内,因此进行社区自救互救演练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减轻人员伤亡最重要的手段。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全市人口的分布情况,厦门坚持因地制宜、平灾结合,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在全市共设置了30个地震避难场所,容纳人数大概在百万人左右,并拟再设立80多个应急避难所。但是,市民对避难场所知之甚少,大部分避难场所仅停留在树立一块牌子的阶段。是否应考虑制作《防震减灾手册》,用图示的形式,标出避难场所的具体地点及逃生路线。同时对避难场所的物资储备,根据厦门实际情况,是否应考虑联系相关企业以及连锁超市作为地震应急物资供应的志愿者?

4 结语

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是其中极具技术含量的一件特殊的工作,是非常时期如何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一环[6]。厦门是我国5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瞬间发生的地震灾害的易损性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需要一个更加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居安思危,作为地震工作者,我们应该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和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地震应急制度,运用各种先进地震应急技术,为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1]王希波.浅谈大众媒体在地震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华北地震科学.2004,22(4):59-61

[2]张玲,王希波,李永红,等.城市应急管理中的组织与过程分析.华北地震科学,2007,25(3):53-57

[3]吴楠楠,马莹,王启东,等.2007年度华东区地震应急协作联动演练现场通信环境的组建.华南地震,2008,28(1):53-57

[4]哈斯高娃,兰陵.无线局域网在地震应急现场中的应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28(4):80-84

[5]许云廷,肖建华,熊志强.无线局域网在地震应急现场中的应用.华南地震,2002,22(4):60-65

[6]叶振民,蔡欣欣.台湾恒春海外强震影响和厦门市地震应急工作的思考.国际地震动态,2007(6):38-42

猜你喜欢

花莲厦门市厦门
厦门正新
我校入选2021年度厦门市“金砖示范单位”
花莲的那朵莲花
花莲的山风海涛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偶”遇厦门
“总统瓜”
花莲强震!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