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2010-12-13阮陆宁杨尚波

统计与决策 2010年21期
关键词:数据模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阮陆宁,杨尚波

(南昌大学,a.中国中部经济研究与发展中心;b.经济与管理学院,南昌 330031)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分析
——以江西省为例

阮陆宁a,杨尚波b

(南昌大学,a.中国中部经济研究与发展中心;b.经济与管理学院,南昌 330031)

第三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以江西省11个地区1999~2008年10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江西省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同时,选取第三产业内部部分行业,运用OLS方法估计其就业弹性。得出结论: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吸收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缓解就业压力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第三产业;面板数据模型;就业弹性

0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江西省的就业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自1978年开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连续下降,从1978年的77.2%下降到2008年的37.4%,尽管有些年份上升,但总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却表现出先升后降的特征。这表明在经历了粗放型的工业化阶段后,随着江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已经出现了下降趋势。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江西第三产业在这期间呈现出发展迅猛且潜力巨大的特点。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122.2万人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829.4万人,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9.8%一直上升到2008年的34.5%,就业人数增加的幅度要大于就业比重增加的幅度,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吸纳劳动力能力在不断增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 1978年的 77.2:13.0:9.8转变为 2008年的37.4:28.1:34.5。因此,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就业压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第三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是关键。

1 理论与文献综述

经济学界对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英国经济学家A·费希尔及其著作《安全与进步的冲突》。A·费希尔通过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的考察研究,将整个产业划分为农业和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类,即人类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大量的劳动力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卫生保健、教育和科研等活动中。A·费希尔指出,这一阶段的产业就是第三产业。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出版了《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继承和发展了A·费希尔的研究成果。科林·克拉克搜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各部门劳动力投入和总产出数据,进行了有效的统计和研究,提出了就业在三次产业之间分布的结构变化理论。科林·克拉克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由于科林·克拉克的这一观点源于17世纪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因此,这一观点在经济学界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到了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科林·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历史经济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十分显著,同时也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理”的有效性。前世界银行行长、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进行了更大范围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库兹涅茨的结论,并指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将不断上升。霍利斯·钱纳里认为这是世界各国就业结构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普遍趋势。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我国国内学术界同样非常重视对第三产业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大多数人的一致意见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赵农华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上海第三产业发展中劳动就业的贡献率以及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予以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推进上海就业制度的市场化进程、吸纳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中起了重要作用。魏作磊通过计算广东省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说明,第三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并成为吸收劳动力最强的行业。他通过计算第三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的就业吸纳弹性说明了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中,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就业效应比较大,应该大力发展以促进广东地区的就业。张江雪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978~2003年的经济总体就业弹性和非农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论证了东部地区就业弹性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朱玥莹、蒋乃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的第三产业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虽存在总体下降趋势,但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并得出结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曾国平、李燕清、陈朋真以重庆市为例,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就业水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就业增长显著受到服务业发展程度的影响。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工资水平是促进西部地区就业增长的有效途径。

2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

本文以江西省11个地区(南昌、景德镇、萍乡、九江、新余、鹰潭、赣州、吉安、宜春、抚州和上饶)1999~2008年 10 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西省各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进行估计分析。与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相比,面板数据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面板数据使研究者拥有更多数据,增加了样本自由度,减弱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影响,从而使得估计值更加可靠;第二,面板数据可以解决一些复杂问题,而这些问题用一般的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是无法完成的。

2.1 就业弹性计量模型的建立

面板数据模型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解决经济问题的,由于它综合了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两方面的信息,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同时在这些截面上选取样本观测值构成样本数据,因此它可以识别和度量纯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所不能发现的影响因素,是近些年来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重要发展之一,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面板数据模型的详细介绍可参阅文献[2]和[5])。本文建立以下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Lit、Yit分别表示江西省第i个地区在第年的就业人员数量和以1999年为基年计算的可比价格的GDP,βi即为我们要估计和分析的就业弹性。在估计过程中,我们采用广义差分法,即在解释变量中加入自回归项,以减少自相关因素的影响。根据协方差分析结果,本文应采用变截距模型,即模型:

2.2 就业弹性估计

表1 江西省1999~2008三次产业就业弹性估计结果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反应就业弹性的变化过程,本文将1999~2008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1999~2003和 2004~2008.每一阶段的样本容量为55.文中数据均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2000~2009。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1)近10年来,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1999~2003年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为负,但是不显著。2004~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仍然为负,但是顺利通过检验,原因可能是农村优惠政策的实施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如插秧机以及收割机在农村的普及,使得农民能够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但由于第一产业在吸纳劳动力过程中的 “蓄水池作用”,即第一产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若不能被第二、三产业吸收的话,则会自动地被第一产业吸收,因此,上述结果很难反映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效应。

(2)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为正,并且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江西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尤其在1999~2003年期间,就业弹性达到0.421413,这主要得益于企业改制和内部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江西工业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与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向对应,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1999~2008期间,江西省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平均值为0.247,即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能使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加0.247个百分点。尤其在2004~2008这一阶段,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达到0.318164。充分证明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但是与一些发达省份相比,江西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广东省在1990~2001期间,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就已经达到0.342(参考文献 [3]),而江苏省在2000~2004期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为0.423(参考文献[5])。

3 江西省第三产业部分行业的就业弹性分析

第三产业既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业等等。本文选取江西省第三产业内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由于其他行业相关数据无法获得,本文只选取了以上三个行业),以江西1987~2008年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OLS分析方法来估计以上三个行业的就业弹性,模型为:lnLi=β0+β1lnYt+μt。以上三个行业产值都是以1987年为基期进行过折算,数据均来源于1988~2009年江西统计年鉴。结果显示,所有参数在95%的水平上均表现为显著,如表2所示:

表2 江西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就业弹性估计结果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传统上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业人数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但是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越来越来的劳动力被机器所替代,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就业弹性仅为0.275408;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的就业弹性高达0.572199,是列举的三个行业重最高的,说明该行业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加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该行业仍然是未来江西省解决就业问题主要途径之一;金融保险业是一些发达省份的支柱行业,其就业比重占全社会就业比重一般达到4%左右,而江西省金融业的就业比重到2008年仍然仅为1%,其就业弹性也是三个行业中最低的,仅为0.256140,因此,发展金融业,向发达省份靠拢,是江西省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挖掘江西潜在的劳动力吸纳渠道之一。

4 政策建议

(1)充分发挥江西的区位优势

在中部6省中,江西周围都是我国经济贸易的支柱大省,是唯一连接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的中部省份,是沿海的腹地,在接受沿海地区经济辐射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与周边发达省份相比,江西有着很好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这种互补作用为双方提供了双赢的机会和可能。

(2)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江西三次产业发展波动较大。2001年以前,江西第三产业产值一度超越了第一、第二产业产值。进入21世纪之后,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一路下降,从2001年的40.6%一直下降到2008年的30.9%,相对应的是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36.1%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52.7%。只有三次产业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这是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就难以得到实现。因此,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把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其高附加值、高就业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避免“产业空心化”和“泡沫经济”现象。

(3)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金融业

江西省第三产业比值占GDP比重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仍然是以传统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就业弹性达到0.572199,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很低。要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从文中的分析结果看,江西应加快金融业发展力度。一方面,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金融就没有现代经济。另一方面,切实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因为中小企业是江西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的主要载体。发展金融业不仅可以直接吸纳劳动力,同时也可以间接缓解就业压力。因此,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是扩大就业渠道的首要选择。

(4)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与第一、第二产业不同,第三产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具有不可储存性以及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国内外大量的事实也证明,城市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取决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同时,第三产业中的许多行业只有在人口集中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到目前为止,江西省第三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不仅能够吸纳较多的劳动者就业,还将有利于全省经济的运行。因此,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改革与创新就业制度

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不利于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因此,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力度,努力形成全省甚至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削弱甚至排除农民非农就业的“进入障碍”,加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建立城乡之间、南北之间长期稳定的劳动力供求协作关系,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1]赵农华.上海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2,(2).

[2]张江雪.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弹性的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0).

[3]魏作磊.第三产业发展对广东就业促进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文萃,2003,(5).

[4]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5]朱玥莹,蒋乃华.江苏省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6,(7).

[6]王春枝,吴静.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5).

[7]曾国平,李燕清,陈朋真.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就业促进效应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2).

[8][美]威廉-格林.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Cheng Hsiao.面板数据分析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F224.9

A

1002-6487(2010)21-0092-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BJL039)

(责任编辑/浩 天)

猜你喜欢

数据模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面板数据模型截面相关检验方法综述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财政支出效率与产业结构:要素积累与流动——基于DEA 和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电力负荷特性预测面板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