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话语现象的反思与探析
2010-12-09孙淑惠
孙淑惠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话语现象的反思与探析
孙淑惠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剧烈的转型期,这一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话语呈现出了多元多变的特征,体现为:充塞着强烈的“改革”意识、挥之难去的“政治化”话语惯习、“生活世界”话语的缺失、理论话语与实践日益疏离等,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暴露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困顿与迷失。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学校体育;话语现象;反思
Reflection on and D iscussion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Chinese School SportsD iscourse Since theM iddle 1980s
正如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说:话语是一扇窗户,只要你愿意,就能通过这些窗户理解事物、“看见”事物。话语的更迭流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折射着人们对事物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化。一门学科的发展同样如此,正如恩格斯所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1]。西方自福柯以来,话语(discourse)分析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科学的各领域。20世纪 60年代以来,每一学术领域都有话语范式研究的成功范例,比如历史学中的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等。国内社会科学领域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借鉴话语分析方法,在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及教育学领域均出现了不少优秀成果,启发了笔者从“话语”视角探讨我国学校体育问题。之所以截取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作为研究对象,在于:众所周知 1984—1985年,我国由政府主导掀起了一股体制改革的热潮,中央制订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改革的方针、政策,全国的各行各业都在对旧有体制进行程度不一的改造与完善,整个社会由此进入到了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对学校体育发展而言,影响较大的还有国家体委于 1986年 4月 15日颁布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为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拉开了序幕。在这种强烈的“变革”主题影响下的学校体育话语与以往时期相比,显得更为多变与多元,也更值得我们反思。
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以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公布的我国13家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于 1985—2007年间所刊载的有关学校体育的学术论文为代表,来勾勒这 20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话语的发展脉络,并尝试对这一时期学校体育的话语特征进行概括、反思与解读。需说明的是,考虑到“增刊”的临时性,本文在统计时未考虑各刊增刊的相关论文。
总体上来看,与建国初及至改革开放初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的话语显得更为纷繁复杂,仍未定型,打开此时期各类与学校体育教育相关的刊物时,可发现“陌生”而“新鲜”话语叠出,以“学校体育”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 1985—2007年期间《体育科学》等 13家 G8中文核心期刊 (2004年版)所刊载的论文进行了检索,共检索到 1 782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有关于学校体育自身的课程建设、实施、评价及师资等问题,有探讨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及社会发展、学生个体发展中作用与地位等学校体育发展外部问题;有回溯、整理、挖掘我国传统学校体育资源的;有引介国外学校体育的;而且从层次来讲,涉及到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体育问题,等等可以说有关学校体育的各个层面的问题均有所涉及,但我们仍可以通过简约的方式剥离出这一时期学校体育话语的一些特征,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1 充塞着强烈的“改革”意识
根据检索,1985年至 2007年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 2004版的 G8期刊中所刊载的 1 780余篇论文中讨论学校体育改革的论文数达到 343篇,占到 19%的比例。正如署名为“司云”的作者在《学校体育》(1989年 2期)发表的题为“改革的困惑”一文所指“今在有关学校体育的报刊上、会议上、文件上、讲坛上,‘深化改革’之声,一浪高过一浪”,而且改革的话题不断翻新:从时间顺序来看,20世纪 80年代中期至 90年代之前的四五年内,学校体育改革的声音总是关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问题;20世纪 90年代初的四、五年间学校体育改革的话题大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相关,1995年后的转换与变化的频率更快,甚至一两年就有翻新,主题有“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成功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快乐体育与学校体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与学校体育改革”、“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与学校体育”、“21世纪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入世贸组织与学校体育”、“新课标与学校体育改革”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国门洞开,域外经验与理念进入的必然,我们不能排除一些声音“顺时而动”的对学校体育发展的理性思考与实践,但值的我们思考的是这些看似“丰富”的话语“究竟言说了什么”,诸多的名词与概念似乎只是“过眼烟云”,热闹一番后,便沉寂,如卢元镇先生所说“这些年来形成了一种不好的风气,一些人专做‘倒卖’外国口号的营生,以新为荣、以洋为美,一阵日本的、一阵美国的,一阵德国的,一阵北欧的,口号满天飞,忽左忽右”[2]。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两点,其一是“改革意识形态化”对人们话语模式内容的控制在学校体育领域中的体现。“‘改革意识形态’是在 2003年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问题的学术讨论中提出的一个新词汇,指一种‘改革即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以‘改革的傲慢’姿态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表现为把改革等同于发展和进步,而且认为改革就是破旧立新,新的总比老的好,越新越好”[3]。这种思维模式投射到学校体育话语体系,为避落后之嫌,人们纷纷言说“改革”,又由于认为改革便是立新,越新越好,于是就把越来越多的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兴奋点,纳入到论及学校体育改革的话语体系当中;其二是学校体育思想本身尚未定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话语的贫困昭示着思想的贫困。仔细分析上述有关学校体育改革的话语内容,不难发现其中许多名词是直接套用或移植教育与体育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当中的一些术语的,教育范畴中“流行什么”,学校体育话语体系当中就有什么。客观讲通过话语移植即借用其他学科的话语单位来命名和解释新的事物或现象,是一门学科形成新概念或范畴的方式,而且学校体育本身就是教育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借鉴与移植教育领域的术语本无可厚非,但学校体育有自身独立的风格与规律是确定无疑的,简单地用大概念套小概念就会使“言说”不得要领。因而对学校体育教育实践难有大的促动。
2 挥之难去的“政治化”话语惯习
话语是由历史决定的,不同的文化和历史的背景制约着人们该说什么,怎样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头27年,特别是十年“文革”期间,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我们营造了一套完整的阶级斗争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投射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学术话语为政治话语所笼罩,学校体育领域未能幸免,建国后的头 27年间,学校体育领域中话语大都指向的是“非学术化、“非专业化”的思维和视角。1977年开始,在拨乱反正的大背景下,和其他领域一样,在对建国初期和“文革”期间充分认识和反省的基础上,学校体育开始“努力谋求自主和独立”,话语体系中逐渐呈现出了学术、专业的思维视角,也发生了诸多历史性变化,但“政治化”话语模式似乎形成了一种话语习惯。翻开这一时期的相关学术论文,我们可以看到从 20世纪 80年代末到 90年代初的“学校体育与三个面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学校体育”、“四项基本原则是学校体育的灵魂”到后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学校体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学校体育”以及当前的“学校体育与和谐社会”、“学校体育与新农村建设”等等,可看得出,学校体育的学术话语中,基于国家主体立场指点江山、进行宏大规划的致用情结挥之难去,许多有关学校体育的论述和话语热点与当时的政策息息相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同样有二:第一,在于教育与政治之间难以割舍的复杂关系。福柯曾说过:“每一种教育体系都是一种政治手段,它以其伴随话语而来的知识和权力来保持或修改对话语的占用。”[4]道破了学校教育与政治话语之间复杂关系,从根本上说,教育、教育研究都不可能回避意识形态问题,也不可能与之脱掉干系,政策的出台需要教育界的呼应与研究,学校体育当然难能例外,但如果完全一味跟随政策而漠视学校体育实践,会导致学术话语失去理论的应有之意。如威廉 F·派纳的警示,“学校教育制度变得越来越囿于政治、商业和政府之间利益冲突的枷锁,该领域也会变得不再重要”[5]。这对于学校体育话语体系的建构而言同样适用,我们应保持应有的警觉,不断地去‘意识形态’之遮蔽,还‘理性主体’之清醒[6],推进学校体育学科的自立,并最终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笔者认为,学校体育学术话语体系当中政治主导宏大叙事化倾向的另一原因还在于学校体育研究人员急于摆脱“学校体育”不公正定位的心态。当前,学校体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是不争的事实,身处其中的学校体育学人员自然会有一种焦灼感,为提升其地位,而竭力将学校体育的调子拔高,似乎不将学校体育与基于国家主体立场相联系,就不足以说明学校体育的价值与作用。缺少了平静而理性的心态和学术的眼光,相关“言说”也就缺少了其本应具有的思想性,限制了其对实际的指导意义。
3 “生活世界”话语的缺失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在 2000年以后,在中国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话语方式,这种新的话语方式是以“生活世界”这一术语为其核心概念的;在体育领域同样如此,2000年以来,有关“回归生活世界”、“体育生活化”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前文所述,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体育话语中有一种跟随教育与体育时尚话语的倾向,但在“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点上,却是个例外。在笔者统计的 1 780余篇论文中,仅有为数很少的几篇论文与“生活世界”这一主题相关,而这一点在笔者看来是该“说”却“未言及”,或者说是“说的不够与不透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话语实质上主张是沟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融合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主张教育要回归意义世界(即人文学意义上的文化世界),回归个体化的生活和生命世界[7]。体育回归生活世界,则强调使体育的发展具有普遍的生活化意义,倡导使经常性的体育行为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形成注重过程体验的、有较强生活情趣的“生存——享受——发展”模式[8]。在笔者看来,在教育整体中去思考的话,强烈的个体化过程体验和生活化正是学校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质,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种种困惑的原因正在于弃自身的特质于不顾,而一味地追求与其他学科的“平等”。笔者只是试图去“理解”当下我国学校体育当中的话语现象,但如果试着去建构一种话语体系的话,笔者主张学校体育的话语方式以“生活世界”为核心来进行建构。
4 理论话语与实践日益疏离
笔者在检索到的 1 782篇论文中以“高校体育”、“大学体育”为题的论文有 497篇,约占 1/3的比例;而以中小学体育为题的论文仅有 129篇,只占 7%的比例。显然这并不是因为“高校体育”比“中小学体育”更值得关注,这一现象背后其实揭示的学校体育话语是“谁”在言说。从 1 782篇论文的作者来看,高校教师显然是学校体育话语当中绝对的主要言说者,他们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对学校体育理论本无兴趣,但为了职称评审而“被动”的言说者,他们所能触及的也只能是自身身处的“高校”体育问题;另一类则是对学校体育理论感兴趣者,这些群体显然和“中小学体育”实践是有一定距离的,这就使得“如何言说的问题”变得十分重要。有意义的言说总是表达者与接受者这两个主体的双向交流行为,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同样如此,如果表达者和接受者不能进行对话交流和沟通的话,所谓的“学校体育思想”也只能是“废纸一堆”。但从现实来看,学校体育的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之间却存有距离,“现在的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给学生教什么?必须掌握什么?逐步提高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体育课似乎可上可不上,都改成课外活动、体育俱乐部形式,让学生每天下午练一个小时,好象也可以。体育课究竟怎样上,怎样充分利用 14年的体育课,希望专家学者下到中、小学去看看,研究一些实际问题。希望研究时能够兼容并蓄,辩证地研究,实际操作就容易些”[9],这段话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广大一线教师对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不满。而这一点与诸多理论研究者“自说自话”、“生搬其他学科的概念与语词”等言说方式不无关系,由于逻辑性与理性化程度高,而具体化程度不高,他们所提出的所谓“改进思路”与“改革主张”难以被实践工作所理解,这在“体育与健康”标准推进以来,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教育而言,身处其中的人,都可成为言说者,学校体育同样如此。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甘于“失语”(在笔者检索到 1 782篇论文当中,中小学教师的比例极小)。他们或站在“理论的门槛”外倾听;或根本不听,持一种“否定性”的“理论意识”,表示“不喜欢理论”,对理论敬而远之,任由理论研究者“自说自话”。这一点深为理论研究者指责,如“一线教师理论素养不足是影响新课标推行与实施的重要原因”[10]。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兼有“不能”与“不为”的成分,如果要追究学校体育理论话语与实践疏离的“责任者”的话,笔者认为双方均有责任,要使两者间融通,双方都需有所改变:理论工作者而言,不仅要注重自身的言说方式,努力做到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故作高深,清新明快,通俗可读,而且要积极主动地拓宽自己的实践背景,关注、体验“实践者”关心的话题。实践工作者也当自觉寻求科学的学校体育理论的指导,把自己的教育实践纳入科学理论的指导范畴,发出自己的“声音”。
话语是思想的载体。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体育话语多元多变的现象背后,即呈现出这一时期以来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繁荣,透露出学校体育思想的贫乏、困顿。我国的学校体育尚未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色和本土特色的自身的话语体系,这和学校体育应具的价值不相匹配,远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这些,有待学校体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一起共同摒弃浮躁致用之风,克服对时尚政治话语的追逐,拒斥对普通教育及体育话语的简单移植,共同探寻与建构学校体育的正确话语体系。
[1]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4-35.
[2]段健芝等.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路向思考——卢元镇教授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8).
[3]王本陆.基础教育改革哲学刍议[J].中国教师,2004(5).
[4]转引自项贤明.比较教育:话语与权力 [J]高等教育研究, 2002(3).
[5][美]威廉 F·派纳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86.
[6]巴战龙.我心目中的教育学 [EB/OL].教育学在线,2007 (12).http://epc.swu.edu.cn/
[7]于述胜.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与教育变革[J].教育学报,2008(5).
[8]王广虎.“生活世界”与社会体育生活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
[9]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有差距吗?——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研讨会发言纪要[J].中国学校体育,1998(5).
[10]转引自易凌云.论教师的教育理论意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7(4).
Sun Shu-hui
(Research Center of Sports History,Chengdu SportUniversity,Chengdu 610041)
Since the middle 1980s,China has entered an era of rapid transformation.Against this backdrop,the school sports discourse becomes pluralistic and changeable,which ismainlymanifested by strong refor m consciousness, hard-to-get-rid-of political discourses,lack of"living world"discourses and ever greater distance between theoretical discourses and real practice.These manifestations,too some extent,expose the dilemma and confusion of present Chinese school sports philosophy.
the middle 1980s,school sports,discourse phenomenon,reflection
G80-05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 D:1001—9154(2010)02—0043—04
G80-05
A
1001—9154(2010)02—0043—04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07SB088。
孙淑惠 (1970—),女,山西灵石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史、社会体育。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