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广州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研究

2010-12-08黄德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广州

黄德敏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50)

提升广州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研究

黄德敏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50)

国内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经验具有公益性、特殊性、多样化等启示,在分析广州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广州公共体育场馆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进一步面向市场,通过集约化、专业化管理,运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和手段,以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国内外先进经验,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公共体育设施,具有公益事业性质,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属于“准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场馆又具有市场功能和体育商品特性,是体育服务无形产品进行交换的主体市场。为了举办好2010年第16届亚运会,近年来广州市政府投入巨资新建12个场馆、改扩建70个场馆,为赛事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大型体育场馆具有建设规格高、投资额度大、设备较为先进、赛后管理复杂、维修费用高等特点,如果运营管理不善,其高额的运营维护成本将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广州“后亚运时代”很快到来,必须及早筹划,在大型赛事结束后,将眼光从赛前的“为赛事服务”转向赛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上来。

1 国内外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经验对广州的启示

发达国家成熟而又系统的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经验,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借鉴作用,而国内若干大城市先行一步、进行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1 坚持公益性原则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政府投资的公益性设施,应坚持公共服务优先的原则,将提供公共服务放在首位。政府建设公共体育场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服务大众是公共体育场馆的主要特征。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必须始终面向大众,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毕竟次数、时间有限,经营管理的重心在于日常面向社会开放,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正规的健身场所,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体育健身、体闲娱乐需要。尽管在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上存在着不同的方式,但不论是采取事业管理、企业管理还是其他管理方式,其根本目的仍然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素质服务。因此,追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是目标,而不同的运营管理方式只是手段。

1.2 充分考虑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特殊性

国外政府对体育场馆运营进行补贴的做法显示,即使在发达国家,公共体育场馆也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扶持的,其正常运行离不开政府的补贴。公共体育场馆靠自身微弱的赢利难以维持寸土必争运营,应该从公共体育场馆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能盲目确定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和经济指标,更不能在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问题上采取一甩了之的做法。相反,必须依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大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对非营利的体育公共服务单位给以税收、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1.3 从实际出发推动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多样化

政府对承担公益体育事业功能为主的非经营性体育场馆和满足各类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为主的公共体育场馆,必须确保对其有效管理和日常维护,并承担其全部费用;对部分承担公益职能、面向社会服务为主的经营性体育场馆,可选择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造,对具备条件的个别经营能力强的公共体育场馆可进行改制,完善其生产、经营、服务的企业化和市场化职能。就目前广东省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观察,事业单位编制、企业管理的经营管理格局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可能存续较长时间。公共体育场馆的市场需求还是有限,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生存,还需要以事业管理和政府财政补贴方式为主。

1.4 强化体育行政部门在公共体育场馆改革过程中的指导和主导

3.2 推进土地产权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向家庭农场流转 农地制度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石,家庭农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经济和制度环境。家庭农场长久存续的最根本因素,在于农地制度是否能够平衡公平与效率。

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国家关于体育事业和公共体育场馆的相关规定,依据业务规律和管理条例,对体育场馆落实公共服务的项目、内容和质量以及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市场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在体育事业单位承担全民健身等重要任务的现实状况下,将公共体育场馆脱离体育行政部门而交由政府其他部门——如国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或脱离体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而委托企业独立经营,都难以保障公共体育场馆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假如对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尤需体育行政部门积极介入,积极扶持、引导和规制公共体育场馆改革,以确保公共体育场馆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

2 广州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政府对公共体育设施投入力度逐渐加大。近年来,为筹备举办亚运会,广州花巨资新建和维修了一批体育场馆,设施先进、布局渐趋合理,为第16届亚运会成功举办打下良好基础。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的加大,改善了广州体育事业的发展条件,提升了竞技体育水平,也改善了城市形象,一批气势恢弘、造型美观的体育场馆,成为了城市景观新亮点,构成了城市综合实力。公共体育场馆平时主要用于开展公共体育活动,在发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功能的同时,积极开展经营活动、发展体育产业,达到了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竞技体育争光计划和发展体育产业的目标,对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在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升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市由市体育局管理的公共体育场馆有17个,均是由市编办批准成立、由财政核补经费的事业单位。

广州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内容大都体现了“以体为本、多种经营并存”的特点,经营结构逐步完善,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本体服务蓬勃发展,文化娱乐、餐馆服务等配套服务项目不断增加,广告宣传、连锁经营等无形资产开发形式日益丰富,经营手段多样化,初步形成了体育服务产业链,有的场馆如天河体育中心还形成了以体为主的集运动、娱乐为一体的健身休闲圈。广州公共体育场馆基本上采用事业单位体制、企业化管理,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运作上采用企业化模式、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考核激励、优胜劣汰”的用人办法,实施绩效管理。广州市体育局下属的体育场馆每年总收入达1.1个亿,仅天河体育中心每年就有7000万元的收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是国内大城市体育场馆进行“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成功范例。但是目前广州体育场馆的经营发展还比较艰难,通过财政拨款和积极经营仅能保持收支平衡,少数场馆略有节余。

虽然《体育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国家法规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质已经有明确规定,但在公共体育场馆的实际运营管理中,还存在着对公益性定位不清晰的问题,给场馆运营管理造成较大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体育场馆维修费用不足。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目的往往出于满足承办某一单一的大型比赛,场馆功能设计单一,建设资金由政府投入,但建成后的场馆维修保养资金需要多少、如何保障,没有通过专业机构核准并报财政部门落实预算,正常维护经费多数是通过场馆进行经营获得的资金补充,但是一些体育场馆设备老化,损耗大,需要投入的维修费用高,靠场馆本身的积累无能应付,依然需要财政资金大量投入。

二是体制机制不灵活。公共体育场馆基本上是事业单位,既要兼顾公益性,又要依靠经营创收分担财政经费的不足。长期以来集社会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于一身,存在职责不清、管办不分的现象。对经营者也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在广州市津贴补贴改革方案出台之后,事业单位工资统发,奖励无法体现,对干部职工激励不够,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了部分场馆经营者现代服务意识薄弱、经营手段落后的问题,未能积极开拓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三是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公共体育场馆较为缺乏具备策划、组织、管理等综合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和场馆设施施工、维护技术工人。加以人员进出渠道多为体育系统内部流动,人员知识结构失衡,素质偏低,与当前公共体育场馆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服务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影响到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是税费负担过重。体育场馆在运营过程中对竞赛、训练、健身和开展多种经营活动时产生收费行为,税务部门则将公共体育场馆收费完全等同于商业企业而采用同样的税收政策,有营业税、房产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十多种。场馆每年缴纳的税金占经营性收入比例相当高。而水、电企业单位对场馆产生水电费不按公益事业而按商业性收费,标准过高,使场馆的税费负担较重,无法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活动,满足不了全民健身的需求。

3 提升广州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在满足承办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需要、保证比赛项目顺利进行,完成亚运会这一重大任务之后,广州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必须走整合资源、集约经营,专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革体制机制、增强活力和效益的路子,更好地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满足城市体育发展需要,促进以体育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积极筹划公共体育场馆在亚运赛后为市民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竞技表演、健身休闲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文化生活需要,使之成为广州市民运动休闲的主要基地。

3.1 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服务

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体育场馆必须牢牢把握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目标,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体育服务。按照广州市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不可能对政府体育场馆运营实行全额拨款。由此,现阶段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应以公益性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突出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确保社会效益,积极实施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2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管理运营

广州公共体育场馆要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要求的运营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的高效率组织管理制度,减少冗员,降低运营成本,确保体育场馆规范运营,效率效益得到提高。必须考虑场馆的多功能、多元化发展,给予场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并举,实现经营项目多元化,提高使用率,打造品牌效应,大力提高自身养护能力,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3.3 强化人性化服务,实施精细化管理

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拓展服务项目、服务时间和空间,推行精细化管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体育服务。施行人性化管理,采取各项便民措施注意服务细节,提高管理绩效。更新设备,采取科学方式手段进行管理。加强对互联网的利用与技术开发,实行相关部门和场馆间联网经营。加强科学管理和成本控制,增收节支、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建立健全科学考核、绩效评估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管理层和员工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战斗力。

3.4 加强宣传推介,积极开拓市场

广州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彩票、体育培训市场还有发展空间,大有可为,应提升其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大力开发无形资产,尤其要在公共体育场馆冠名权上进行大胆尝试,与国内知名品牌“联姻”,通过招标方式、由大企业冠名,达到双赢效果。完善机制、拓展市场,整合资源、集聚能力,形成规模、提升能力,通过挖掘场馆的开发、经营和管理潜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集约经营能力。

3.5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引进,努力造就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把人才培养与开发使用纳入场馆发展规划,建立人才培养培训基金,确保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与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等联合培养培训,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形成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打造新型体育场馆经理阶层。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在职培训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提高队伍素质。注意引进并大胆提拔使用运营管理人才,逐步建设一支既懂体育规律又懂经营管理、知识面广、结构合理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进而提高整体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

3.6 积极稳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集团化管理

结合即将开展的事业单位改革,采取统一部署、配套改革、逐步完善的原则,在核清资产、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对广州市属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进行分步改革,再逐步推广。第一步,成立广州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进行集约化管理,保留市属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性质不变。广州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整合市属公共体育场馆,各公共体育场馆改制为非独立法人单位,人、财、物全部由场馆管理中心接收,优化整合现有的人、财、物资源,对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进行一体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第二步,在条件成熟后,市属公共体育场馆及场馆管理中心转制为企业单位—广州市体育产业集团,采用集团化管理。其资产主要由原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所辖市属公共体育场馆及其附属设施构成,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形成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育培训、大型赛事承办与推广、大型活动承办与推广、体育无形资源开发等内容的多元化格局。第三步,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社会资本参股,将广州体育产业集团转制为广州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引入社会资金、管理技术、管理人才和先进理念,有效弥补场馆自身不足,给体育产业集团运营输入新鲜血液,最终上市,走兼并扩张之路,促进广州体育产业加速发展。

[1]赵钢,雷厉.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伯尼.帕克豪斯(美).体育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谭建湘.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企业化改革的基本特征和制度设想[J].天津体院学报,2007(12):480—482

[4]叶家宝,徐本力.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3):42—43

[5]于洋.关于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探讨[J].产业观察,2008(29):88—90

[6]张大超,彭金洲.中外现代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比较[J].体育学刊,2004(5):120—123

[7]李梁华.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企业经济,2006(4):109—110

[8]余惠清,张宏.浅析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3):27—31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perational and Managerial Level of Guangzhou Public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HUANG De-min

(Guangzhou Sports Training and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China)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tadiums and gymnasiums,this essay elicited the features of public welfare,specialty and diversification.This essay analyzed the condition and problems in operating and managing public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in Guangzhou.This essay put forward that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must be oriented to public welfare principle and market.Introducing intensive management,professional management and market operation mechanism can improv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sports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ies.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public stadiums and gymnasiums,operational and managerial level

G818.2

A

1007-323X(2010)05-0001-04

2010-07-20

黄德敏(1960-),本科,广东南海人

研究方向:体育经济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广州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