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间武术传播发展的影响*——以闽西客家地区为例
2010-12-08张赐东李志军
张赐东,李志军,张 媛
(龙岩学院 体育系,福建 龙岩 364012)
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间武术传播发展的影响*
——以闽西客家地区为例
张赐东,李志军,张 媛
(龙岩学院 体育系,福建 龙岩 364012)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武术又是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阐述了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间武术的产生、传播、发展的影响,为闽西客家地区民间武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客家文化;客家武术;武术传播
闽西客家地区是客家人最早的迁徙地,被称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客家祖地”,长汀被誉为“客家首府”等。客家文化中的瑰宝——客家武术,大多就发源于闽西地区。如在粤东地区的兴宁、永和、四望嶂、泥陂、坜陂等地流行的“钟家教(拳)”,是在清嘉庆年间由上杭县的吴宗均先生传授的。然而,外界对闽西客家地区的客家民间武术拳械却知之甚少。
客家文化与客家武术
在上下一千多年的迁徙历史中,客家先民与迁徙途经地、定居地人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吸收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有许多种解释,大多数人认为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客家人既继承了中原古文化的精华,又在新的环境里创造丰富了它,从而使它嬗变成了一种内有自己特色的新文化——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客家人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客家武术是指在客家地区流传、流行的民间传统武术。客家武术是客家先民的遗产和智慧结晶,是客家先民经过长期的劳动斗争以及与当地其他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交融而不断发展的成果,是客家民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作为一种长期发展而逐渐完善的文化活动,在成长过程中受客家文化渊源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术文化内涵和特点。
闽西客家地区的民间武术种类和特点
据龙岩市志和相关县(市、区)志记载,闽西地区客家武术主要种类主要有连城拳(“南田黄家拳”“洋地巫家拳”)、“五梅拳”、“朱家拳”、“石家棍(石家拳)”、“五兽拳”、“钟家教(拳)”、“少林十八步”、“少林八步”、“罗家枪”、“盘龙棍”、“子午棍”等。这些拳种在闽、粤、赣客家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
客家武术各拳种虽然在功法和技法上各有不同,但它们也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特点,如动作灵活多变,发劲快速有力,击打精准,善攻要害,擅长于发短劲、含胸蓄气,防守严密,以防为主,以静制动,发劲雄厚。短打的特点颇似南派,而步法的快速,身法的灵巧,手脚的并用又兼有北派之长。攻防中跌打滚翻动作多,讲究手脚配合,实用性强。在器械方面则以棍为主,相关器械主要有:棍、双刀、铁尺、勾连枪、锏、双剑、凳、盾牌、大刀、戈、矛、戟、叉、鞭、锤、弓箭、流星等各种长短器械,以及较为常见的农用器具如山字耙、七星耙、镰等。客家人的根在中原,绝大部分客家人都是从中原迁徙而来,客家武术多数流派的源也可以追溯到长江以北的河南、山东等地,故客家武术具有明显的北派痕迹,又有南派的特点。
客家民间武术的产生
客家先民在西晋永嘉(317年)从中原第一次南迁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主要集中在唐、宋年代。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的客家先民,为了保护家族及其成员,他们崇文重武,耕读传家,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客家先民常以习武求自保。闽西客家地区地域都是属于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山区,群山连绵,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兵匪山寇,时有横行聚啸,烽烟不绝。闽西客家先民的生存还面临着与当地土著居民竞争生存资源的压力,同时受山林野兽的威胁,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恶劣,以及客家不同姓氏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如山林、水源等,经常发生械斗。特别是一些小姓弱房如果单纯依靠群体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巨姓大族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下,某一个或某一小群人的高超武术往往成为一个姓氏、一个房派的重要支柱。像连城县的“南田黄家拳”、“洋地巫家拳”、“石家棍(石家拳)”都是以姓氏来命名的。其次是客家人经过历代长期艰苦奋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验和磨炼,使客家人自始至终带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民族节操,他们崇尚忠义,反抗压迫,具有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以及宗族观念,这是由于客家民系是在迁徙流移中形成。客家先民饱受战乱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翻开数百年之中国历史,没有一次政治变动是与客家人无关的。像连城“洋地巫家拳”、武平“朱家拳”等,在清朝统治时期由于满清贵族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度限制练武。当时存在许多反清复明组织,人民群众习武练功以图推翻满清统治之风反而使各种流派的武术更加纷呈于世。连城“洋地巫家拳”就是以少林拳为基础,结合不同拳种的长处,去粗取精,将少林拳多种攻防刚劲手法与内家拳的藏精、蓄气、培神之固本强骨法紧密结合,创编出“洋地巫家拳”;还有像“朱家拳”,相传太平天国失败后,由反清志士所传授,取名朱家拳,寓有怀念朱洪武之意。
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间武术传播、发展的影响
客家先民从第一次迁徙开始,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武术以她不朽的生命力,不断地传播、发展、丰富壮大,深深地植根于广袤的客家民间沃土之中。在不同的年代、区域、人群中,涌现出了各具神功妙招绝技的门派。客家武术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其文化本身存在的特性,它的传播和发展具有客家文化所固有的方式和特征。
4.1 客家武术传播的迁移性
客家人经历6次大规模的迁徙,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移,决定了客家武术的迁移性传播。闽西客家地区是客家人最早的迁徙地,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客家祖地”等。客家人的不断迁徙也将客家武术带到不同的地域,如在粤东地区的兴宁、永和、四望嶂、泥陂、坜陂等地流行的“钟家教(拳)”,是在清嘉庆年间由上杭县的吴宗均先生传授的;在湖南省的湘潭、长沙、株洲、岳阳等地广泛流传的“连城巫家拳”,是在乾隆末年由连城县的巫必达先生传至湖南而得到推广。“连城拳”还在闽西周边、赣南及东南亚等地区流传。“五枚拳”则主要流传于闽、粤、赣三省的客家地区。而在近代至解放初期,在城镇的街头巷尾的武术表演(俗称“耍百戏”“耍把戏”),表演的武艺有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枪、舞剑等,由于这些武术艺人居所的流动性,使得客家武术随着这些武术艺人的流动而传播,对客家武术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4.2 家族式(宗族式)传播是客家武术的主要传播、发展途径
客家先民在迁徙流移中饱受战乱、兵匪山寇、小姓弱房与巨姓大族的抗衡压迫、山林野兽的威胁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恶劣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有着强烈的渴望,为了保护家族及其成员,他们崇文重武,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客家先民常以习武求自保。客家人传统的宗族观念体现在客家民系强化宗族制度,实行宗族管理,客家人喜好聚族而居,客家先民对武术传授戒律也是遵从所谓的“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五枚拳”除外)”、“外姓人不传”“传拳不传谱”“拳不妄传”等的传播理念。以及受到文化素养和保守意识的局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家族式的口传身授,耳提面命式,手把手的教授,使得客家武术传承下来的拳谱和要诀,大多只能由活着的人携带,只能随着继承人的存在而存在,随着继承人的逝去而消失。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像“钟家教(拳)”在闽西客家地区已经失传;而“石家棍(石家拳)”的传承人也只剩下三个人,没有拳谱。由于这种传承方式与保守意识,使闽西客家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使客家武术的传播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着客家武术的发扬光大。
4.3 闽西客家节日民俗活动对客家武术的传播、发展影响
闽西客家地区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中,有很大部分是客家体育民俗活动。客家体育民俗活动是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和原始宗教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很多传统体育活动都与客家地区保留的宗教活动、民俗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交融关系。自古以来,闽西客家民间就有习武之风,许多村庄都有家族舞龙、舞狮武术队。每年正月前后,舞龙、舞狮武术队便走家串户进行舞龙、舞狮和武术表演。根据客家地区的风俗,这种表演意在为家人驱赶邪魔歪气。如正月期间,在闽西各县举行的舞龙、舞狮活动结合武术的表演,如连城县庙前的舞龙“红龙缠柱”,以武术“六九拳”为龙头的舞步,武术棍棒的“四勾拨”为龙珠的舞步,刚柔相济,形成珠逗龙、龙抱珠,戏珠藏珠,觅珠缠柱等优美舞姿。舞狮是闽西客家地区最为普遍而重要的一种习武形式。舞狮看似一种在乡村举行重大仪式时所演绎的节日民俗艺术,其实也是一种武艺表演和杂技表演,一个狮班就是一个民间武术组织。在客家地区,舞狮这种民间风俗活动从入年关(春节前)开始,至农历二月结束。如长汀县的青狮表演,在春节期间,各村的家族舞狮武术队走村串巷,一路锣鼓喧天。他们先进行舞狮,待舞狮结束后,便开始进行武术表演。先进行单人拳术和单人器械,棍、叉、钩、双刀、长柄大刀、双钧、短戟、铁尺悉数表演,然后进行双人或三人拳术及器械对打表演。随着锣鼓声的节奏加快,对打也更加激烈,这是最激动人心和最精彩的表演。还有如连城县隔川乡的隔田村,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定为各村舞狮武术队聚会竞技的节日,叫“天川狮会”。这天,十乡人寨的舞狮队会从四面八方涌向隔田村相聚比武。各色狮队在十番乐队的伴奏下在黄氏宗前的大坪上各献技艺,煞是壮观。狮舞结束后,就表演拳械格斗,刀光剑影,闪展腾挪。观众很多,热闹非凡。上杭县的民间舞狮、舞龙活动普遍,在春节期间,往往是舞狮表演告一段落后,以拳术表演以及棍、耙头(三齿叉)、钩刀(钩镰枪)、半斩(双刀)、铁尺等五种武术器械表演收场。武平县舞龙舞狮,是县内流传久远、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每逢春节、元宵节,城乡各地都有狮班、龙班四出表演。狮戏毕,则表演拳技,有拳、棍、刀、耙和矛、盾牌,作单人表演或双人对打,还有飞身过桌等,扣人心弦。新罗区的舞狮表演结束后,有拳术和刀、枪、剑、棍、戟等器械武术表演,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漳平市的舞狮表演是簸箕狮。另有跳狮、杀狮、翻狮等武艺表演。舞狮表演结束后有矛、盾、铁尺、双刀、九节鞭、棍棒、钩镰、钯头等武术表演。永定县舞狮有单狮、双狮之分,舞狮结束后还有拳术和刀、枪、剑、棍、耙头、钩刀等器械表演。明溪县舞狮有青狮、黄狮两种。舞青狮者在舞狮表演结束后,必须表演拳术或刀、枪、棍术。如两青狮相遇则须较量武艺,分出高低。清流县舞狮后表演套路、徒手对打、长短兵器(铁尺、短刀、耙头、钩刀)对打等武术。所以闽西客家地区的民俗活动也对客家武术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4 历代武举科考是闽西客家武术的又一传播、发展形式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我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自此以后,武举考试为大多数封建王朝所承袭,成为封建王朝网罗武备人村的重要制度。武举的兴盛于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明代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清代武官虽然仍以行伍出身为“正途”,科举次之,但科举出身者数量不断增大,在军中占有很大比例,武术被用于军事。由于封建统治政府的大力提倡,因此,客家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武举科考制度,使得闽西客家民间尚武风气更浓,不仅把武术视为防身之用,还作为家族成员步入仕途的手段,许多平民百姓通过武举科考的阶梯而入仕登上历史政治舞台。据闽西客家地区的各县县志记载,仅在明、清年代闽西客家地区共有武进士92名、武举人1108名。武进士、武举人在不同的地方或军队供职,也使得客家武术在不同区域得以传播,也促进了客家民间武术的传播、发展。
4.5 闽西客家民间武术的传播、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客家武术作为客家文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作为一种长期发展而逐渐完善的文化活动,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客家文化渊源的影响。武术的戒律,家族式的口传身授,耳提面命式的传承,都导致了客家武术的传播、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如“石家棍”只在武平县的个别乡镇流传;上杭县的“五梅拳”主要在上杭的蓝溪、黄潭、太拔、中都等乡镇,以及和闽西交界处的粤东的个别乡村流传;连城县“南田黄家拳”主要在闽西的连城县隔田附近村庄流传;新罗区“五兽拳”、“少林十八步、少林八步”“罗家枪”“盘龙棍”“子午棍”等则多在新罗区的部分乡镇、村流传。虽然也有像连城县“洋地巫家拳”在湖南的一些地区得到发展的,但大部分客家武术也只是在客家地区流传,区域还是相对集中。客家武术的这种区域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家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闽西客家民间武术的传播、发展。
结论
(1)客家武术在成长过程中受客家文化的影响,是客家先民的遗产和智慧结晶,是客家民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
(2)闽西客家地区民间武术种类流派较多,而且客家民间武术特点大体相同,即具有明显的北派痕迹,又有南派的特点,富有南北武术所长。
(3)闽西客家民间武术的产生和客家文化有关,客家先民饱受战乱、灾荒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客家先民为了保护家族及其成员,他们崇文重武,耕读传家,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客家先民常以习武求自保。
(4)客家文化对闽西客家民间武术的传播、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客家武术的迁移性、家族式(宗族式)传播,闽西客家节日民俗活动,历代武举科考,区域性传播等方面。
结束语
闽西客家地区的民间传统武术,要延续、要发展,必须摒弃一切禁锢闽西客家武术发展的封建保守的东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保持客家民间武术风格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更多的现代信息和科学技术。加强客家民间武术艺人的保护和各武术馆之间的交流切磋,充分发挥其多功能作用,走多元化的路。并以全民健身的形式,让客家民间武术通过不同形式进课堂、进社区,为民所用。同时通过不同方式传播、传承闽西客家民间武术,举办每年一次或多次的闽西客家民间传统武术比赛,推动闽西客家民间传统武术的不断发展。
[1]陈金芳,李风贵,江东.连城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2]刘增晶,郑摹岳,陈志霞.永定县志[M].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2005.
[3]陈汉孝.漳平县志[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5.
[4]丘永源,廖春生.长汀县志[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3.
[5]吴锦通.上杭县志[M].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1993.
[6]蓝国华.武平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7]李占领,何明才,林浩,等.清流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94.
[8]陈秉怡,张长河.明溪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9]刘善群,余兆庭,吴世光.宁化县志[M].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1992.
[10]李中坚,杨彪,邓永光,等.龙岩市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Influence of H akka culture on spreading of H akka folk Wushu
ZHANG Ci-dong,LI Zhi-jun,ZHANG Yuan
The Hakka culture is a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The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Hakka 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ing of the Hakka folk Wushu.
Hakka culture;Hakka Wushu;spreading of Wushu
’s addressSport Dept.,Longyan Inst.,Longyan 364012,China
G80-05
A
1672-268X(2010)05-0003-02
2010年度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WSH2010D003)。
(2010-03-27 收稿)